医院图书馆馆员知识储备和能力建设

2017-02-26 09:56吴颖娜赵梅周艳丽刘建智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医院

吴颖娜 赵梅 周艳丽 刘建智

(天津市天津医院 图书馆 天津 300211)

医院图书馆馆员知识储备和能力建设

吴颖娜 赵梅 周艳丽 刘建智

(天津市天津医院 图书馆 天津 300211)

在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医院图书馆也面临着崭新的任务和发展的要求。本文论证了医院图书馆馆员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天津市天津医院图书馆馆员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馆员的继续教育方式。

图书馆馆员;知识储备;能力建设

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是最生动的信息载体和整理依据,是图书馆信息库的创建者和维护者,是维系信息资源与借阅者之间交流关系的桥梁。今后图书馆领域的发展,主要依赖馆内人力资源综合力量的提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一个信息库的砝码,信息化社会中层出不穷的产品技术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外语水平、信息获取能力、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形成了更大的挑战。医院图书馆馆员将主要通过接受继续教育和跟随医院安排实行内部改革等方式积极应对医院发展新趋势[1]。

目前天津市天津医院图书馆正式工作人员共4人,中专学历1人,初级职称,修读幼儿师范专业;大专学历1人,中级职称,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历2人,分别为信息专业、初级职称和临床医学专业、中级职称。可见图书馆馆员专业知识结构分散,与从事工作所需技能极不相称。虽然部分工作人员曾在工作中涉及到部分医学知识,但缺乏系统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功底。馆内除1人具备信息技术专业基础外,其他人都未系统地学习过信息管理相关理论,而此人又未接受过临床医学方面教育,具备医学基础的馆员对于资源管理配置又较为生疏,外语、软件工程方面更是无从提及,缺乏精通外语的人员,对于收集整理外文文献资料就造成了很大困难;馆员对新兴计算机技术无法做到得心应手地使用,就会限制图书馆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因此,除了迫切需要引进复合型人才,改善馆内工作结构外,现有馆员接受继续教育,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也是刻不容缓。

1 图书馆员接受继续教育重点学科

1.1 计算机网络学习使用 随着医院信息技术的进步,医院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资源传输迅速,数据庞大,无需空间贮藏,快捷、便利的特性使其逐渐成为了现代化阅读的主流手段,大有超越纸质书刊的趋势。然而网络信息服务也给图书馆工作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需要馆员与信息科合作处理大量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工作,如图书馆内电子阅览室的局域网走线,计算机IP地址的配置,网络邻居的建立和共享,微博、微信、官方网站等公众平台的建立和维护,新发软件的安装与调试等。这些新兴的科学技术都需要馆员自学掌握,紧跟时代潮流。

1.2 外语水平 医院图书馆馆员应有熟练识别医学专业英语的能力。作为图书馆内人员,接触外籍人士的机会较少,因此外文口语能力暂可忽略。但国外医学文献的整理归纳就必不可免地对馆员的英文甚至其他语种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当下前沿的医学文献几乎都是以英文形式发表在国际主流杂志期刊上,馆员若未能掌握相当的医学专业英语,就无法收集、阅读和理解外文资料,从而滞后于国际生命科学、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成了信息传导的断口,导致课题研究仅限于对中文资料的理解,过程和结论很容易不客观、不全面。因此医院图书馆馆员应利用各种手段学习英语,无需过分要求书写能力,但至少应积累大量的业内词汇,更有效率地为借阅者提供服务。

1.3 信息统计学基础知识 图书馆馆员作为情报的采集者与分析者,应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简单运用概率论和统计的方法敏锐地识别数据信息,对有用信息进行识别、收集、整理、归纳。协助医务人员做好科研课题的初期工作,运用统计学理论提出假设进行检验,帮助其迅速锁定所需参考资料类别。图书馆馆员还应有能力追踪国内外前沿医学发展动态,引进大量最新医学信息的时候需要运用统计学基础对信息进行归类汇总,并预测下一步发展方向。

1.4 文献归类与检索 读者进入图书馆阅读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需求、检索相应资料、办理借阅手续、阅读、归还。这其中最有可能产生变量就是检索环节。图书馆一套完整的快捷的检索系统可以保证整个借阅环节的通畅有效,而迟顿繁琐的检索系统则会拖累读者的借阅效率,拉低阅读体验。因此从根源上确保检索系统的科学性、合理性便显得尤为重要。原始信息库的设计分类需要馆员掌握一定程度的文献综述分类能力,根据借阅者所提需求快速检索出相关文献则需要馆员拥有较高的信息搜集利用能力。

1.5 服务理念与能力 由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可以看出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因此,要加强馆员“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一切以读者的便利为优先,明确读者需求,主动创新服务模式,扩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内容,巩固馆员对医院的认同感、归属感、忠诚度,提高馆员服务积极性,为全面提高图书馆服务层次打好思想基础。

2 医院图书馆员进行继续教育的方式

继续教育是由于知识老化而产生的知识更新需求。医院图书馆员接受继续教育的途径可不拘泥于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形式多样的非学历教育也是适合图书馆馆员的方式。

2.1 组织馆员主动学习 图书馆拥有无尽的资源,除了医学类书刊以外,管理、语言、科技等文献也数不胜数。馆员应充分利用这个知识的宝库,自主学习各学科知识。管理者可以组织学习小组交流活动,设定专题自学并撰写读书笔记,每周期请1位馆员将学习所得制成幻灯片在科内演讲交流,互相答疑解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

2.2 通过外界公共资源学习 包括专题讲座、培训进修、学术研讨会议等。科室可主动在网络上搜索近期开放讲座,派遣馆员前往学习。或通过医院内部网络掌握学术会议档期,及时报名参加,包括院内每周的学术交流讲座等都是自主学习的潜在手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向医院申请,邀请专家莅临图书馆开展讲学活动,专家是深刻掌握着相关学科领域知识和前沿观点的权威人士,是活动的典籍,与他们交流是快速获取该专业最新动向的重要手段。

2.3 网络教育也成为了自主学习的一大主流手段 网络远程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有着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优势。如今多处省市医院已开发了网络课程考试等资源,馆员应自觉完整观看课程视频,完成课程反馈和等级考试。馆员一旦掌握了利用计算机、平板等先进通信设备进行在线学习的能力,便可以自主搜索感兴趣专业的网络课程,如网易公开课、TED演讲、学堂在线、Coursera等在线课程互动平台。其中的英文课堂不仅可以让参与者掌握业内国际学者的观点,也可以间接地提高馆员的外语水平。

2.4 与周边医院图书馆合作 与周边医院图书馆交流,互相学习借鉴,除共享学习资源课件外还可以共享服务手段,携手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可以派遣馆员到其他医院图书馆进行短期体验,反省自身图书馆在服务方面的不足,了解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习惯,借鉴其优秀的管理服务模式并因地制宜地运用到图书馆工作中。除正式、制度化的交流途径之外,医院要鼓励各种自发、非正式的交流通道。定期聚餐、头脑风暴式的讨论都将促进馆际间的交流,形成一种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扩充信息库资源,还可以彼此共同进步,更好地为医院发展提供服务,成为医院科研的坚实后盾[3]。

3 总结

知识是发展的必需品,也是发展的前提。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综合医院的服务,一次教育已远远不够,医院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需要医院建立长期、科学的考核制度,使全体馆员充分意识到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馆员也要在主观意识上重视继续教育,反思自身专业度与工作不匹配之处,必须不断补充、纵深、扩展知识面多元化的结构和层次,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馆员的同时,为医院图书馆发展增添一份推动力。

[1] 黄岩.泛在知识环境下医院图书馆嵌人式学科服务[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5):25-27.

[2] 罗亚泓.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实践和启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7):85-86.

[3] 潘静.试谈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健康天地,2010,9(4):135.

R 19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23

2016-08-12)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医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