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视野下经济效益审计课程模拟实训建设研究

2017-02-26 02:38陈彩虹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实训

陈彩虹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工商系,福州350202)

应用型本科视野下经济效益审计课程模拟实训建设研究

陈彩虹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工商系,福州350202)

经济效益审计包括绩效审计,是现代内部审计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被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潜力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以促进被审单位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不论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还是实体企业都需要讲究经济、效率和效果,而三方面的衡量则属于经济效益审计的范畴。鉴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经济效益审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文提出在审计学专业开设经济效益审计课程,通过开展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这基础上继而探讨开展实践教学需要准备的条件和具体环节。

经济效益审计;实训条件;实训设计

1 引言

经济效益审计是现代内部审计的组成部分。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是处在不断规范化、法制化和标准化的过程中[1]。而在这演变的进程中,国际上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和理论,这些对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推动作用。比较国内外研究成果,我国起步晚,目前对政府绩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经济效益审计重要性、经济效益审计方法、指标体系的建设等方面,但在具体教学方面研究偏少,尤其是对经济效益审计人才的培养这一块尤为欠缺。经济效益审计学科虽不属于会计范畴,却与财务管理学科存在紧密的联系,即经济效益审计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很多与财务管理的方法相同或相似[2],但又具备了审计所特有的职能之一——监督,能够为政府、事业单位、企业所有者监督相关部门的责任履行。因此,不论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实体,都要设有专属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的经济效益的内部审计,特别是政府部门,其绩效审计尤为重要。然而,专门培养经济效益审计人才的专业不多,而培养会计人才的相关课程并不深入涉及经济效益审计,可见人才的缺失与社会的需求不匹配,另外还存在偏向理论教学的问题。因此,急需要培养经济效益审计人才,不仅需要开设经济效益审计课程还应重在实践。

2 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经济效益审计源自政府审计。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审计署建立,随后国务院、审计署等行政机关陆续颁布与审计工作相关的条例、规章制度等[3]。但此时审计的重点仍然是以防护性为主,辅助审查经济效益,这一时期应是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究的萌芽阶段;90年代初至入世前经济效益审计理论方面进一步得到深化,步入试点工作阶段;入世后我国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着重于实践探讨,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各部门、国有企业等的资金利用效率、效果方面进行评价,期间颁布有关经济效益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应用于实务当中[4]。政府、国有企业等经济效益审计取得一定的成果,同时在其他企业内部也陆续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所以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有其必要性。但与国外经济效益审计相比,我国企业实施经济效益审计发展程度显得单薄,实施范围、力度、认识度等不够。2013年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第22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中提到了所审计的总则、一般原则、审计的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等,内容不少但过于笼统。特别是针对什么项目该选用何种审计方法、评价标准没有规定,甚至连审计报告格式等没有统一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是依靠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工作经验,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可信度。尽管我国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发展不够完善,但在慢慢地探索过程中,相信经济效益审计在审计体系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3 经济效益审计课程增加实践环节必要性

审计署在2003~2007年及2006~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多次强调:要全面推进我国的绩效审计工作,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效益审计方法体系[5]。应社会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设置符合审计学专业,涉及主要学科围绕审计而展开,其中经济效益审计课程就是其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更好地诠释经济效益审计的精髓,教材的选用至关重要。选取的教材不仅要能够全面阐述经济效益审计,最好能够跟企业实际情况挂钩。因为经济效益审计课程作用,一方面从理论角度来看,扩大了学生对审计范围的认知,了解经济效益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并能够与财务审计做出比较;另一方面从就业角度来看,所学的知识可能为学生以后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指明方向。但也仅仅只是起到指明作用,对于学生今后能否胜任所从事的审计工作无法确定。而且从进入就业单位的难易程度来看,去企业工作会比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容易得多,企业在用人方面看重的是职工的业务操作能力,最好能够立马上岗胜任业务,并不愿意花心思去培养。学生所学的内容若只停留在理论层次上,绝对无法满足企业对审计人员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实务操作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培养,同时也响应了高校转型的战略目标。通过实践初步让学生熟悉审计流程,并能够简单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结论。由此可见开展实践环节有其必要性。

4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模拟实训需要具备的条件

4.1 对学生具备的知识体系提出要求

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前,审计主体必须能够胜任,也就是要具有专业的审计能力和知识体系。要求能够根据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用合适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对审计对象进行客观评价,进而得出有价值的审计意见。其中,对知识体系的要求除了要具备传统的审计方法知识外,还要掌握有关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统计学、成本会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因为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非常广泛。举个例子,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采购、生产和销售三个环节,其中采购环节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降低或控制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需要寻求最佳的订货批量,设计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得总成本最小。对订货批量的审查采用的是经济批量订货模型,这一知识点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做了充分的解析,而在经济效益审计中不再去研究这一模型的原理,不仅要懂而且更要注重于如何将该模型运用于实务中,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又该与哪个评价标准作比较,进而给出结论。所以,这就对从事经济效益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模拟实训之前,务必要让学生掌握足够的与审计相关学科的知识,并懂得如何加以运用。

4.2 任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

任课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课的成效。从理论层次分析,应该说对任课教师知识体系的综合性要求更高,任课教师应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多参加社会职称考试,如中级会计师、中级审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等,但并不是这些职称一定要过才有资格上实训课,过不过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真正理解,学会如何运用,并且不断获得与当前新问题、新情况相关的知识点。对于实务方面,任课教师若具备企业工作经验最好不过,若无实践经验应紧紧抓住与校企合作的这一条件,不断地深入企业。积极参加与企业相关的培训,了解企业当前最新状况,从而更加熟悉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和业务流程,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很好地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做到有针对性。另外,为更好地配合实训环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就应慢慢地将如何选择审计项目、如何编制审计计划、如何制定审计程序和选用哪些审计方法等内容,有意识地结合实际情况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初步动手完成。

4.3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团队合作教学手段

在实训环节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模仿老师按照规定的流程去做一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常常会出现理论与实训相脱节的情况,在上实训课时想不起之前学过的理论知识,使得在上实训课时需要老师从头讲述,更不会去思考自己该如何去做。,如此进行效果甚微,流于形式。

因经济效益审计程序从审计项目的立项开始,选择对什么项目或活动进行审查评价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后续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标准。所以,在进入实训环节之前只告诉学生某个企业当前可能需要审查的项目有哪些,以及所有项目可能对应的审计方法和评价标准。对于选什么项目和应用什么方法应该交给学生自己去判断,采用分组形式,通过组员之间的探讨来选自己组能够胜任的项目并自主决定下个步骤以完成整个审计工作。在整个审查和评价过程中老师只是起辅助指导作用。让出主动权给学生,要求学生想方设法完成,对于结果是否正确那另当别论,重要的是学生有思考和体验。

4.4 选用合理贴切的实际案例作为分析对象

虚构出来的案例往往会带有编辑者的主观想法,缺乏论证。而找出既能满足实训需要,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的实际案例不容易。主要原因是若选用实际存在的企业为案例分析对象,而对方有可能担心你的涉入会泄露内部的商业机密,就会拒绝合作。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次交涉努力才行。退而求其次只能借助虚构的案例进行实训,实训效果可能有所欠缺。

5 实训环节的设计

5.1 教学方法的选用

实训环节至关重要,以何种教学方式进行实训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到底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还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应与本课程的实训目的密切挂钩。本课程的实训目的是意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够独立完成评价和分析相关项目经济效益的操作能力,即如何评价、得出结论、提出措施的一个过程。实训过程中比较注重过程,因此采用以启发式为主,灌输式为辅的教学方法。

5.2 实训项目流程的设计

因经济效益审计与传统的财务审计相比有着较大的区别,主要侧重于建设性,即重心放在评价上面。两者在审计目的、审计方法等方面多有不同,其共同之处在于在实施审计程序之前要制定审计计划,做好安排,以达到想要的审计效果,且同样要收集审计证据,并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最后比较评价标准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6]。在这个实训过程当中要求学生掌握经济效益审计的整个流程:(1)了解被审查项目的基本情况;(2)编制审计计划。这个步骤最好要分层次,根据审计范围的大小和重要性分层次编制审计计划,做到有的放矢;(3)实施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4)编制审计工作底稿;(5)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措施。

5.3 实训审查对象的确定

实训内容以经济效益审计课程中的经营性项目效益、资源利用效益、企业投资项目效益为审查对象,经营性项目具体包括供应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成本等多项;资源利用方面主要涉及劳动力的利用、设备的利用、原材料的利用及资金的利用等;企业投资项目方面主要涉及成本的大小,收益率的高低等;涉及的面较广,并且具有一定的计算难度。要完成这些项目的审查,就要求学生在具备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按照上述提到的审计流程,一步步完成任务,运用审计技术方法对有关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

5.4 实训方式的设计

实训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实训的第一阶段由学生主导,学生自主选择可以完成的项目,并完成一整套审计工作。而老师的作用是针对在完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等进行指导。等所有组员完成工作后,根据组员的课堂表现和态度、做出的审计结论是否科学等角度进行评分。第二阶段由老师主导,首先对第一阶段学生的表现情况和结论有针对性地进行剖析,指出问题所在及解决的方法,提醒未进行该项目的同学应注意类似问题,有所借鉴避免出错;其次,对某企业如何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进行全方面的解释。第三阶段又交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另一个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或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审计。

6 结语

本科高校定位从学术型转变为应用型,则应从符合社会需要的角度去培养人才。衡量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则是毕业生就业率,提高该评价指标对本科高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要落实贯彻该目标,就必须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拥有独立处理业务的岗位职业能力[7],才有能力去评价和分析政府部门或企业部门相关活动的绩效或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在相关课程中开设实训课显得很有必要,而不应只涉及理论教学。应社会市场经济的需要开设实训则是必然趋势,应做好准备基础工作去迎接未来。

[1]姜欣怡,李冰.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5):17-19.

[2]高岩芳,张禾.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11(1):61-65.

[3]杨肃昌.中国国家审计:问题与改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77.

[4]邢俊芳.最新国外效益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50.

[5]蒋慧敏.公共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中数据分析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6]王学龙.经济效益审计(第二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34-120.

[7]叶雯.建筑工程虚拟实训平台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责任编辑:吴艳玲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Construction of Econom ic Benefit Audit Courseon the Perspective of App lied Undergraduate

CHEN Caihong

(Fuzhou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and Trade,Fuzhou 350202)

Economic benefitaudit including performance audit,is partof themodern internalaudit,mainly doqualitative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the present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potentialofdevelopmentof the au⁃dited units financial position,operating results and other aspects,in order to promote to improvemanagement,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In actual economic activities,both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institutions and corporate entities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economy,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which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economic benefitsauditing.In view of themarket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the needsof the economic benefitaudit technology applied talents,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tudy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economic ben⁃efit audit in aud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use at the same time,on the basis of through practice teaching is to train the students'ability ofpracticalapplication.On the basisof this,in turn,to explore to carry out the condi⁃tion and the specific link ofpractice teaching need to prepare.

Economic BenefitAudit;training conditions;training design

F239.42-4

A

2017-02-28

陈彩虹(1983-),女,福建省莆田市人,讲师,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管理及财会。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实训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