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博士问答

2017-02-26 16:57
益寿宝典 2017年22期
关键词:面肌骨质增生口臭

寿博士问答

癌胚抗原逐年升高该怎么办?

问:我今年77岁,近3年来体检发现,癌胚抗原在逐年升高,但还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请问,癌胚抗原逐年升高是否提示患癌风险高?

答:顾名思义,癌胚抗原(CEA)与肿瘤相关,起初是科学家在人的结肠癌组织中发现,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其不仅仅存在于消化系统肿瘤中,在乳腺恶性肿瘤、甲状腺髓样癌、肺癌中亦有升高。

那么,CEA升高是否就意味着一定是肿瘤呢?其实不然。因为在非肿瘤人群中,如长期吸烟或慢性支气管炎人群、糖尿病患者、妊娠期妇女中CEA亦会轻度升高,因此当体检发现CEA升高时,首先需要冷静,并咨询专科医师;其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如果检查未提示明显异常,就需要随访观察CEA。一般而言,炎症性疾病或生理异常所造成的CEA升高是低水平的,一般小于10 微克/升,而且改善生活方式或控制慢性疾病后,其CEA数值会下降。但如果指标持续不降或出现新的症状,如体重下降、消化道出血、咯血、胸痛腹痛等,就需要去医院进一步咨询,定期进行防癌检查,一有发现,及时处理。你虽然体检发现癌胚抗原逐年升高,但是仍在正常范围之内,所以无须担心。

体外反搏真能预防心梗吗?

问:我今年69岁,前段时间听说医疗上有体外反搏技术,常做体外反搏能够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请问,这是真的吗?

答:体外反搏治疗是用外力促进血液循环的一种辅助治病方法,属于物理疗法的一种,即通过机械的方式,使主动脉内收缩期血压降低和舒张期血压增高,以达到辅助心脏做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脑、肾等器官的血流灌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体外反搏除了可以应用于疾病治疗,也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尤其适用于有冠心病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造成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和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体外反搏治疗通过提高血流切应力(即血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冲刷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内皮损伤的恢复,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另外,它还可以降低血液黏度和抗自由基的作用,这些都有利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恢复。

口干、口臭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吗?

问:我最近常感到口干,饮水后也不能缓解,而且家人还时常说我有口臭。去医院检查,发现血糖偏高。请问,口干、口臭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吗?

答:如果经常感到口干,饮水后口干不能缓解,同时伴有小便增多、饭量增大、体重减少和口臭的症状,就要警惕糖尿病了。因为,口臭也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信号。在持续高血糖的情况下,人体牙龈组织抵抗力降低,牙龈供氧不足,促进了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在牙周的感染。因此,糖尿病患者常因并发糖尿病性牙龈炎、牙周炎而出现口臭的症状。

另外,糖尿病患者内分泌紊乱,胰岛素分泌量减少,碳水化合物难以分解,引起脂肪代谢活跃,从而产生丙酮,丙酮由口和鼻腔排出,成为口臭的另一原因。内分泌专家建议,管好血糖,才有可能赶走口干、口臭。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缓解症状,如日常饮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量,平时喝一些绿茶,少吃甜食和大蒜,戒烟戒酒。同时对症治疗糖尿病牙周炎也很有必要。

三七粉可以长期服用吗?

问:我今年65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去年体检发现血液黏稠,医生建议我每天服一小勺三七粉。请问,三七粉可以长期服用吗?

答:三七是名贵中药材,味甘微苦,性微温,以三七主根制成的粉,具有活血化瘀、滋补强壮等多种保健功效。近些年,科研人员对三七的研究更加广泛,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用于跌打损伤、妇科疾病延伸至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炎症、免疫性疾患等。三七粉长期服用可以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健康、抗血栓,能有效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病,对于女性,三七粉还有活血养颜的功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建议,目前三七尚未实现药食同源,长期服用三七粉强身健体应对症选择。虽然适量服用三七具有以上功效,但是健康人群没有必要长期服用。

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有什么区别?

问:我今年68岁,最近手总是发抖,腿无法伸直。朋友说我是帕金森病,去医院被诊断为特发性震颤。请问,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有什么区别?

答:特发性震颤又被称为家族性或良性震颤,姿势性或运动性震颤是唯一表现,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震颤,常见双手震颤同时发病。本病缓慢进展或者长期不进展,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特发性震颤服用心得安、阿罗洛尔有效果。

帕金森病属于慢性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症状除了肢体震颤,还有肌肉僵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步态异常。症状发展通常是从一侧上肢远端(即手指)开始,逐渐累及同侧上肢、下肢以及对侧肢体。病情发展中后期较为复杂,除有运动症状外,还会出现精神症状、睡眠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顽固性便秘、尿频、尿急)等非运动症状,以及剂末现象(指每次用药的有效作用时间缩短,症状随血液药物浓度发生规律性波动)、开关现象、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帕金森病服用美多芭、息宁、森福罗、泰舒达、金刚烷胺、罗匹尼罗等有效果。

如何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症?

问:我今年81岁,患有颈椎骨质增生症,现已经压迫到血管,导致头晕的厉害。请问,颈椎骨质增生症该如何治疗?

答:颈椎骨质增生症是因颈椎增生的骨质压迫到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或因压迫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而出现颈部疼痛、头昏、眼花、上肢麻木、听力减退、睡眠不佳等症状。颈椎骨质增生症实际也是一种颈椎病,但颈椎病并不都起源于骨质增生。

目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目前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药,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等。

(2)按摩与牵引。按摩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作用;牵引可减轻骨刺对局部神经、组织的压迫而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效果。

(3)中医中药治疗。如内服汤药、丸药、散剂、酒剂等,外用膏贴、酒类外搽剂、熏洗、外敷等法。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是骨质增生的首选疗法,只有当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才可考虑手术治疗。

面肌痉挛是怎么回事?

问:我今年51岁,近来常出现眼皮跳、嘴角抽动的现象,医生说这是面肌痉挛的表现。请问,面肌痉挛是怎么一回事?

答: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一种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检查并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面肌痉挛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肌电图显示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本病多发生于一侧,双侧者较少见。一般认为女性多于男性,且好发于中年以后。

目前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药物治疗、封闭、面神经干梳理术、面神经根部微血管减压术、射频温控热凝术及中医治疗等。

甲状腺囊肿需要治疗吗?

问:我今年75岁,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实质有多个低回声,医生诊断是甲状腺囊肿,但甲功正常。请问,甲状腺囊肿需要治疗吗?

答:甲状腺囊肿是指在甲状腺中发现含有液体的囊状物,呈圆形、光滑,直径多在2~5厘米之间,一般不疼或轻微疼痛,随着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腺囊内压不高时,质地较为柔软,如果液体较多,质地就会比较坚韧。

甲状腺囊肿通常没有症状,除非囊肿很大或囊肿内有出血的现象,这时可能造成一些压迫的症状,如疼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沙哑等。甲状腺囊肿多为良性,可以随访观察(每6~12个月行甲状腺彩超检查1次),不需要特殊治疗。

鼻息肉要不要切除?

问:我今年46岁,在体检时发现患有鼻息肉。请问,我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息肉?

答:鼻息肉是鼻部常见疾病,是鼻腔内的赘生的良性组织,严重时可堵塞鼻腔。它是由于鼻黏膜长期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水肿的结果。鼻息肉多来源于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和筛窦,高度水肿的鼻黏膜由中鼻道、窦口向鼻腔膨出下垂而形成息肉。发病年龄以中年人居多,男性略高于女性。

早期单发性鼻息肉症状较轻者,药物治疗有时可获得控制。手术切除是鼻息肉的主要治疗手段,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功能性内镜鼻腔鼻窦手术,多发性或复发性息肉可行常规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面肌骨质增生口臭
骨质增生常见误区释疑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为什么人闻不到自己的口臭
年纪大了,如何避免骨质增生
面肌痉挛最常见的问题
去除口臭小窍门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