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观察

2017-02-26 17:38任朝伟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三门峡市骨关节优良率

任朝伟

(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 骨科 河南 三门峡 472143)

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观察

任朝伟

(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 骨科 河南 三门峡 472143)

目的 探究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患者均接受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切口、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6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4~2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45±3.27)个月,63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1例切口皮缘出现部分坏死,经对症治疗后结痂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56%(1/64),均未出现伤口深部感染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为5~13周,平均(8.96±2.34)周;末次随访显示,差2例,中8例,良17例,优37例,优良率为84.38%(54/64)。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应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复位骨折,且并发症发生较少。

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为足部体积最大的骨性结构,对人体行走及负重具有重要作用,跟骨骨折发生率占据全身骨折的2%左右,且其中60%~75%为关节内骨折,因其解剖形态欠规则且周围软组织的条件较为特殊,其处理方法一直为足踝外科的热点及难点[1]。有关研究报道,应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骨折,并以钢板与螺钉实施固定具有复位可靠、内固定较牢固等优点,应用前景良好[2]。本研究进一步观察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均为单侧根骨骨折,其中男43例,女21例,年龄21~53岁,平均(38.48±7.26)岁,受伤原因: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伤49例。

1.2 手术方法 64例患者术前均接受消肿、脱水、冷敷等治疗,并抬高患肢,待肿胀消退与患肢皮肤出现皱纹时实施手术,手术前后完善跟骨轴位片、侧位片与CT等检查,并测量Bohle’s角,评估术后功能恢复状况。患者均实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做根骨外侧“L”形切口,骨膜下实施锐性分离并将腓骨的长短肌腱与腓肠神经连同全层皮瓣翻起,皮瓣边缘以7号线进行全层缝合悬吊,注意保证筋膜层、皮下、皮肤完整;使跟骨外侧壁、跟骰关节、距下关节充分显露,用3枚克氏针钻入骰骨、距骨,牵开软组织,并将跟骨外侧壁翻开;于后下方轻轻牵引跟骨结节以纠正跟骨高度、长度与内外翻畸形,在直视下复位关节内骨折,如果跟骨距下关节面存在骨质缺损较严重,可应用同种异体骨施行植骨;以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在复位外侧壁后以手法挤压进而纠正宽度,置入跟骨解剖钢板,用全螺纹皮质骨螺钉加以固定;C型臂X线机透视轴位片、侧位片,确认满意后置引流管,缝合伤口。

1.3 观察指标 术后进行随访,观察切口、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手术治疗优良率。治疗优良率评定标准:差为骨折复位差,关节面存在塌陷,足部外形扁平,足跟较宽,在行走时存在明显疼痛感,踝关节僵硬,Bohle’s 角丢失较严重;中为骨折复位较差,关节面存在一定塌陷,足部外形与健侧较符合,行走时存在疼痛感,Bohle’s角丢失;良为骨折复位与愈合较好,关节面不存在明显塌陷,足部外形与健侧符合,行走时稍有不适感,踝关节功能良好,Bohle’s角部分丢失;优为骨折正常愈合,接近或实现解剖复位,足部外形与健侧符合,行走时无不适感,踝关节功能良好,Bohle’s角不存在丢失[3]。将优与良计入治疗优良率。

2 结果

6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4~2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45±3.27)个月,63例手术切口期愈合,1例切口皮缘出现部分坏死,经对症治疗后结痂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56%(1/64),均未出现伤口深部感染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为5~13周,平均(8.96±2.34)周;末次随访时显示:差2例,中8例,良17例,优37例,优良率84.38%(54/64)。

3 讨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为人体最严重骨折之一,多因车祸、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而造成,病理基础为跟骨高度丢失、宽度增加,跟骨交叉角、 跟骨结节关节角减小或丧失,距下关节面遭受破坏等[4]。目前临床多推荐进行手术治疗,经由切开复位内固定,以恢复跟骨解剖形态,减少足畸形、疼痛等发生情况。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一直为治疗跟骨骨折的常用方法,具有良好复位与固定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经(13.45±3.27)个月随访,63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1例切口皮缘出现部分坏死,并发症发生率1.56%(1/64),骨折愈合时间(8.96±2.34)周,且治疗优良率84.38%(54/64)。提示应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高,且手术并发症可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体会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中应注意下列几点:①手术时机的把握,跟骨骨折术后常易出现切口表浅感染与深部感染情况,因此当局部软组织存在肿胀并有张力性泡时,应避免手术,在局部皮肤存在皱褶时方可考虑进行手术;②注意术中及术后操作,术中切口应直达骨质,进行锐性分离,防止钳夹软组织,以克氏针将皮瓣全层掀开,进而保护皮瓣血运;由于电刀可造成软组织坏死、液化,若引流不畅,可引起切口感染、坏死及不愈合,因此术中不应使用电刀;做直角“L”形切口,以减少切口坏死发生情况;将接骨板进行适当塑形,以最大程度贴进骨面,利于骨折固定;当跟骨距下关节面存在骨质缺损时以同种异体骨施行植骨,以发挥支撑作用、加速骨折愈合,并避免由于骨质缺损而造成固定不牢固,产生骨外形改变;术后抬高患肢,以利于引流。

综上,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应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复位骨折,且并发症发生较少。

[1] 洪劲松,潘永雄,付小勇,等.微创内固定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8):664-668.

[2] 李永军,刘明勋,李伟彪.改良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4):4055-4056.

[3] 赵恺,王军伟,彭慧,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1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6):705-706.

[4] 于涛,杨云峰,李兵,等.内侧撑开技术辅助下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3):197-202.

R 68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0.053

2016-11-27)

猜你喜欢
三门峡市骨关节优良率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三门峡市
三门峡市印染厂唐墓陶器研究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三门峡市果树产业发展报告
三门峡市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