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黄连素别陷误区

2017-02-26 08:27郭洁茹杜光
益寿宝典 2017年34期
关键词:降血脂黄连素良药

文/郭洁茹 杜光

一拉肚子,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盐酸小檗碱,也就是俗称的黄连素。黄连素已成为老百姓居家必备的良药。虽然黄连素是良药,但是大家在使用时仍应避免以下误区。

误区一:黄连素属于中药

黄连素是从中药黄连、黄柏等小檗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由于黄连素的化学结构已经清楚,质量可受控制,因此,它属于化学药(即人们常说的西药),不能滥用。与大多数抗生素不同,黄连素是家庭可自备的非处方药。

误区二:黄连素治疗感染都有效

黄连素抗菌谱虽广,但口服吸收差,不易透过胃肠道黏膜,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急慢性腹泻。对于全身性感染疾病,不适宜选择黄连素。

误区三:腹泻就吃黄连素

虽然看起来都是腹泻,但原因可以有很多种。黄连素只适用于细菌感染的腹泻,对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原因导致的非感染性腹泻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误区四:提前吃黄连素可以预防腹泻

服用黄连素预防腹泻的做法可以说是一种对细菌的“挑逗”行为,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预防性用药的剂量通常不大,会使细菌的抵抗性由弱变强,可谓是有害无益。

误区五:黄连素可以长期吃

很多人认为黄连素可以降血脂,防治冠心病、糖尿病,故而长期服用。其实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做法。

第一,黄连素降血脂作用的临床有效率不高,个体差异大,长期服用黄连素会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障碍,从而引发周围神经炎。

第二,黄连素的降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服用大剂量黄连素会增加横纹肌溶解症及乳酸中毒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第三,经常服用黄连素易产生耐药性,不仅不能消除腹泻、腹痛,甚至还会加剧腹泻、腹痛,或诱发其他不良反应。

误区六:儿童使用黄连素安全

儿童经常使用黄连素,容易发生药疹、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此外,对于中医辨证为虚寒型的小儿腹泻也不主张使用黄连素,因其易伤脾胃,可损害胃肠功能,容易出现腹痛、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反而加重病情。所以,如果要长期服用黄连素,一定要接受医师、药师的正确指导。

猜你喜欢
降血脂黄连素良药
大爱有方,良药在心——2022年新年致辞
好习惯是良药
降血脂的六个误区,你知道多少?
葱蒜亦良药
(2E,4E)-N-(2-氨基乙基-5-(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戊-2,4-二烯酰胺的合成及其降血脂作用
耐住寂寞,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黄连素非中药 儿童应慎用
一药多用黄连素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