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将如何与世界对接

2017-02-27 02:24
新传奇 2017年47期
关键词:机遇期格局战略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现在的国际格局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那么,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如何与日新月异的世界对接融合呢?

创造新的历史机遇期

上海社科院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上海市美国学会会长黄仁伟表示,很多人认为,苏联解体、美国“9·11”后的反恐战争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事件,为中国提供了偶然性的战略机遇。未来30年,中国很难再遇到这样的机遇。但我认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将迎来新的更大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战略机遇期会比过去30年更为持久。

仅举其中几点:其一,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在为其他国家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为自身提供机遇,借此可大有作为;其二,美国和西方遇到空前挑战和不确定性。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潮流都源自西方大国内部,西方迄今几乎束手无策;其三,新的科技革命带来技术突变和超常发展,中国在这一轮超常发展中部分走在世界前沿;其四,中国与世界的人才双向流动,科研投入持续提高;第五,中国坚持和平崛起,在战略上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跟美国建立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说,战略机遇期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时间概念,而是对一种大势的宏观描述。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略机遇期的长短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曾经历了抓住机遇、利用机遇的阶段,今天我们正进入凭借自身愈益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去创造或塑造新战略机遇期的新时代。其中最大的挑战,对外是如何规避“修昔底德陷阱”,防止中美走向全面战略对抗,对内则是超越中等收入陷阱,防止崛而不起甚至出现不可预期的严重经济社会问题。当然,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局势的变动,总是我们必须始终关注的重大挑战。

专家表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将迎来新的更大的战略机遇期。其中最大的挑战,对外是如何规避“修昔底德陷阱”,防止中美走向全面战略对抗。图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

重塑国际格局的空间与契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种形势为我们重塑国际关系格局提供了巨大空间和有利契机,因为如果国际秩序或格局比较固定,那么变化空间反而会很小。而现在这时候抓住机遇进行塑造也不会显得突兀,因为各国都在参与其中。

同时,现在国际格局虽然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整个体系总体是和平的。大国之间不会爆发战争或严重冲突。这时的国际体系转变跟过去就有很大不同,过去基本都是依靠战争、尤其是大国间的战争。但自冷战以来,大国之间虽有竞争,但很少再有迎头相撞的可能。

现在世界越来越深入地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等阶段,在这些方面,中国不仅有抓手也有优势。在此过程中,“中国方案”的作用将会愈发凸显并发展壮大。

黄仁伟称,首先,中国认为全球化潮流还会继续,不会转化为逆全球化。这是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其次,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还会继续上升,最终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第三,在此基础上,旧的地缘政治格局将逐步让位于新的地缘经济格局。二战后尤其冷战结束以来的西方军事盟国体系以及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民主阵营”将逐渐松弛,世界力量将按照世界经济体系重新组合。这种从地缘政治向地缘经济的转变,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这样的新布局上。这也将是中国给新时代国际体系带来的改变。

袁鹏说,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陆海兼备的地理位置、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全新条件、坚持永不称霸的战略决心,使中国可以避免走过去殖民扩张攻城略地的霸权老路,防止走美式霸权依靠同盟体系搞离岸制衡的冷战套路,而完全通过经济互利、文明互鉴、政治互信、安全互助、人员互访等方式实现和平崛起,实现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国的和平崛起与构建命运共同体主张能否被理解、被接受,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我。在相互磨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引起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和重塑。

与世界互视的心态在变

黄仁伟表示,随着中国成为强国,世界看待中国的心态会继续变化。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成就得到外界公认,这证明中国的制度和道路是对的,否则怎么能发展到这一步?很多西方学者在批评中国的同时,也开始承认中国制度和思想的价值,对中国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话题并将成为主流。

中国在成为世界强国的过程中,也会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一是要摆脱受辱和雪耻的心态,不能以为外部都是敌人或都是要欺负我;二是不能想着回到朝贡体系,处处以我为中心。我们必须避免重复美国以及苏联等走过的霸权老路,以更具包容性的心态推动世界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予人越多,中国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

袁鹏则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就是中国同世界互动的历史。中国是在同现有世界秩序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过程中,通过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和平崛起的。中国早已适应世界对我们不断发展壮大的“羡慕嫉妒恨”,世界对中国崛起为全球性强国也早有预期,只是时间、节奏、程度、规模超出预期而已。

面对这种百年变局,中国必须愈发谦虚谨慎同时充满自信,世界则需以更加包容开阔的心胸接纳中国新时代的到来。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

阮宗泽称,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发展已给世界带来诸多好处,进入新时代后将延续这一势头。中国努力与世界分享并共同创造更多机会,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也想搭中国的车。中国愈发主动地推动与其他国家互联互通并贡献发展动力,“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很好的例子。

新时代的中国将给世界发展带来新机会,但我们还有一些挑战需要应对。就像一辆高速列车,中国发展得太快,很多时候还来不及向世界说明自己,就进入下一站了。而要更好惠及世界,跟世界沟通的课必须补上,必须把快速增长和发展中的中国更清晰地说给外界听。 (《环球时报》2017.10.19)

猜你喜欢
机遇期格局战略
论新时代的战略机遇期:源起、现状与未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迎来境外贷款业务机遇期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全球价值链重塑战略机遇期
小人物的大格局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