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组织文人“围剿”《沁园春·雪》

2017-02-27 02:41苏辛
党员文摘 2017年1期
关键词:柳亚子沁园春首词

苏辛

1945年,毛泽东来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时,应柳亚子索要诗句之请,把自己1936年2月写的《沁园春·雪》一词重新抄录后送给了柳亚子。柳展读之余,惊叹不已,称毛泽东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手,虽苏(东坡)、辛(弃疾)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得意之际,邀来亲朋好友一齐鉴赏,于是,这首词不胫而走,被人们竞相传抄诵读。

后来,重庆《新民晚报》干脆将这首词全文照登出来,编者还在词后写了段热情的赞语:“毛润之氏能诗词以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沁园春·雪》公开刊登后,轰动了山城,以致在重庆思想文化界引发了一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两大阵营、两派文人的笔墨斗争。

蒋介石看到这首词后,大为震怒,也大为不安。他问陈布雷:“你看毛泽东的词如何?”

“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陈布雷答道。

“我看他毛泽东野心勃勃,想当帝王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你要赶快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他。要全国人民都知道,毛泽东来重庆,不是为和谈而来,而是为称帝而来。”蒋介石说。

为了将《沁园春·雪》造成的影响压下去,国民党内部暗中搞了个与《沁园春·雪》比高低的活动。国民党中宣部秘密通知,要求会吟诗作词的国民党员,每人写一首或数首《沁园春》。并告知,中央将在写得好的《沁园春》中选出几首意境、气势和文笔超过毛泽东的,以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名义公开发表,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比下去。

通知下达后,虽然征得数量不少的《沁园春》词,可都只是些平庸之作,没有一首超过毛泽东的。这使国民党当局很伤脑筋。

1945年12月4日,《和平日报》抛出了一首易君左写的《沁园春·和毛泽东柳亚子》:

国命如丝,叶落花飞,梗断蓬飘。痛纷纷万象,徒呼负负;茫茫百感,对此滔滔。杀吏黄巢,坑兵白起,几见降魔道愈高?明神宵,忍支离破碎,葬送妖娆。

黄金难贮阿娇,任冶态妖容学细腰。看大漠孤烟,生擒颉利;美人香草,死剩离骚。一念参差,千秋功罪,青史无私细细雕。才天亮,又漫漫长夜,更待明朝。

为蒋介石举起“围剿”《沁园春·雪》大旗的易君左,1923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于1926年参加北伐,即开始其军旅文人生涯。发表这首词时,他身为国民党军委总政治部设计委员会少將设计委员。

与众多和词尤其是国民党反动文人墨客的词作相比,易君左和词的艺术性,称得上是鹤立鸡群了。然而,由于他政治思想上的错误与偏见,人生观的局限,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全国进步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的回击。正在重庆工作的郭沫若在和词中赞颂毛主席“气度雍容格调高”,反讽易词“传声鹦鹉翻桥,又款摆‘闲话扬州腰”“朽木之材未可雕”,结句断喝道:“纵漫天迷雾,无损晴朝。”同时,远在延安的黄齐生、山东解放区的陈毅和晋察冀解放区的邓拓等人士,也相继和词撰文颂扬《沁园春·雪》,驳斥易君左等国民党御用文人的和词及评论。

而包括国民党及其政府中开明人士在内的许多能吟诗作词的进步人士,也热情称赞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国民党税务机关工作的崔敬伯,了解蒋管区的情况,非常痛恨蒋介石的黑暗统治,厌恶国民党的所谓共产党挑起内战弄得民不聊生的诬蔑性宣传,所以借用毛泽东这首词的原韵,写了一首词:

一夕风横,八年抗战,万里萍飘。恨敌蹄到处,惟余榛莽;衣冠重睹,仍是滔滔。米共珠疏,薪同桂贵,欲与蟾宫试比高。抬眼望,盼山河收复,忍见妖娆!

名城依旧多娇,引多少“接收”竞折腰。惜蒿里鶉衣,无情点缀;泥犁沟壑,未解兵骚。天予良时,稍纵即逝,苦恨颓梁不可雕。沧桑改,念今朝如此,还看明朝。

当年这场诗词唱和表面上是文人的风雅之举,实际上却是一场政治论战。事后,蒋介石气急败坏地对其手下文人说:“你们的声音是从腐朽的棺材里发出来的”“比打一个大败仗还丢脸!”四十多年后,一位在台的政论家在谈到这件事时,还感叹道:“可惜,国民党党徒虽多,但多的只是会抓人、关人、杀人、捞钱的特务贪官,是只会写写党八股的腐儒酸丁级的奴才文官和奴才学者。结果,一直到逃离大陆时,‘毛泽东级的《沁园春》国民党连一首还没有写出来。”

易君左词及重庆一些反动报刊上攻击《沁园春·雪》的和词和文章,王若飞当时曾搜集起来寄回延安,毛泽东阅后一笑置之。他在1945年12月29日致黄齐生信中说:“其中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

(吕丽妮荐自《人民政协报》)

猜你喜欢
柳亚子沁园春首词
柳亚子书法
沁园春·赞中原
第四届“柳亚子杯”全国诗歌大赛启事
神回复
柳亚子故居
沁园春
沁园春 ·春朝送暖
柳亚子:面责蒋介石
宋高宗的眼力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