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子弟兵团:解放战争中的“特殊部队”

2017-02-27 02:41王贞勤
党员文摘 2017年1期
关键词:子弟兵俘虏华东

王贞勤

在我军历史上,曾有一支名叫“华东子弟兵团”的部队,它作为人民解放军的“第二梯队”,配合主力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完成了战区警备、打扫战场、押解俘虏、救护和护送伤员、运送物资、看守仓库等一个又一个战勤任务,成为中外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一支特殊部队。

随着华东支前司令部的诞生而成立

1948年10月,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形势喜人。为了全力支援和配合淮海战役以及不久就要进行的渡江作战,11月4日,中共华东局决定成立华东支前委员会和华东支前司令部,统一领导包括山东在内的华东地区的支前工作。中共鲁中南区党委第一副书记、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傅秋涛,被任命为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和华东支前司令部司令员。

傅秋涛走马上任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支援前线最有效,为此,他去征求华野各纵队首长的意见。他们答复说:“带手的民工我们已经够用了,现在缺的就是带枪的民工(民兵)!”原来,面对淮海战场上的强敌,各纵队都希望能集中优势兵力去战胜敌人,可是战场上许多事又不得不让他们从主力部队中分兵来做,例如:打扫战场、押送俘虏、看护仓库、打击小股敌人和土匪等,而这些,依靠民工是万万不可能的。

于是,傅秋涛就向山东各解放区的民兵组织发出了“带上武器,支援前线”的号召。武装民兵们无不热情高涨,纷纷报名要求参加支前。就这样,山东很快就调集到首批2.2万余名携带有各式武器的武装民兵。为便于指挥和管理,华东支前司令部将他们按部队编制编成了17个团,统称“华东子弟兵团”,然后分别配属给华东野战军各纵队,让他们执行运送伤员、押送俘虏、看管物资等战勤任务,以便主力部队腾出手来专心打仗。

“不愧是野战部队的好帮手”

以华东子弟兵团2支队6团为例。1948年11月上旬成立后,这支子弟兵团经过长途急行军,到达苏北一带的淮海战役最前线,此时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他们迅速投入到抢运伤员的战斗中。时间就是战士们的生命,大家抬起担架就是一溜风,累了就换人接着抬,人歇担架不停。抢救伤员最担心的是路上遇到敌机轰炸扫射。有一次遇到敌机突然扫射,一时来不及躲避,有个小组的同志们就一齐扑到伤员的身上。一阵弹雨呼啸而过,他们一动不动,保护了伤员的安全,受到了指挥机关的表扬。

1949年1月,陈官庄围歼战胜利结束,子弟兵团奉命打扫战场、押送俘虏。战场上,敌人扔下的坦克、火炮、各种车辆,东倒西歪的,数都数不清,被俘的国民党官兵乌压压的一片。子弟兵团既要负责看押俘虏,又要赶路,还要筹划供给,真是连口气儿也不能喘了。但是,大家看着大批的俘虏和堆积如山的胜利品,人人身上都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保卫弹药、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仓库的安全,是华东子弟兵团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次,一辆吉普车在古河仓库前着火,“嘭”的一声,车后汽油桶爆炸了。由于仓库都是租用老百姓的低矮草房,大火引燃了屋檐上的草,民兵们一看不妙,有的用水桶提水,有的跳上房顶往下扒草,有的打开仓库门抢搬弹药……历经一个小时,终于扑灭了大火。弹药箱虽然被烤得发黑,但一颗子弹也未受到损失。华东支前司令部特给他们颁发了“智勇救火”锦旗,并称赞他们“不愧是野战部队的好帮手”。

渡江战役勇当船手

渡江之前,2支队6团接受了一個新任务:征集民船,到巢湖练兵,要求人人学会划船和游泳。由于国民党军队退却前大搞反共宣传,给他们征集民船造成不少困难,他们不得不派人到处找船。很多船主人见他们不像国民党宣传的那样,不仅主动提出要给解放军过江当船工,还教民兵们学习撑船的本领。

1949年4月20日夜,终于要渡江了。上级交给6团的任务是:运送部队和弹药。

大约晚上10时许,江北我军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曳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惊天动地的雷鸣,无数道火光从炮兵阵地上飞向长江南岸,国民党部队的阵地顿时陷入一片火海。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映红了天空。这时候,6团迅速把船放入江中。等战士们坐好后,每只船上去两个民兵负责押船。就这样,从各港口同时涌出无数大小船只,散布于江面,似箭一般向南岸飞驰而去。

船过江心,敌人的子弹纷纷射来。这时候,民兵和船工们争着摇橹。有的船被子弹打穿了,民兵和战士抢着堵水。忽然,南岸升腾起登陆信号,传来一片枪声和喊杀声。北岸的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起来。民兵们押船从对岸放空回來时,在江心碰上第二梯队的船只蜂拥而来。他们在炮火声中互相鼓励:“加油啊!咱们的队伍打过去啦!”运完了部队,民兵们把弹药、器材、蔬菜等物资装上船去,随着大军运到江南。

勇猛剿匪保一方平安

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败退,很多散兵游勇和土匪乘共产党立足未稳,到处搞破坏和扰乱治安。不少地方的人民政权机关遭到土匪的袭击,有的干部遭到土匪的绑架和杀害。因此,剿灭土匪、帮助当地干部群众建设新解放区,就成为子弟兵团后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渡江任务完成后,6团配合部队接管杭州,到萧山县剿匪。经过摸底调查,他们很快摸清了萧山境内几股土匪的基本情况,其中人数最多、危害最烈的,当属石岩山上的那股土匪了。

石岩山土匪的匪首外号叫“老白毛”,手下有70多人,盘踞在山上一座俗称“老虎洞”的大庙里。庙后及两侧是茂密的竹林,庙体坚固,庙门紧闭。6团官兵悄悄接近“老虎洞”后,迅速实施包围。土匪们据险顽抗,子弹雨点般从大庙斗拱的缝隙间喷射而出。

一排排长高中英随即带领全排冲到离大庙二三十米处卧倒,连续投出了几十颗手榴弹,接着高声喊话,进行劝降。劝降不成后,高中英指挥进攻,大家奋不顾身地冲进大庙,高中英端起机枪猛烈扫射起来,枪声伴随着“缴枪不杀”的怒吼声震耳欲聋,土匪们纷纷投降。石岩山剿匪后,华东子弟兵团威名大震,其他几股土匪见大势已去,有的逃跑,有的回家,有的投诚,差不多都自行瓦解了。

1949年9月下旬,子弟兵团的任务胜利完成,顺利返回山东。绝大多数人都脱下心爱的军装,重回他们“亦兵亦民”的角色。

(李云贵荐自《中华魂》)

猜你喜欢
子弟兵俘虏华东
华东销售在一线
相华东:走在欣欣向荣的田野上
俘虏了一“位”自行车
人民子弟兵
狄斯雷利“俘虏”将军
我是你的子弟兵
一句话俘虏一位将军
多丝量新品种华东×春晨的引进推广
民国时期无“华东”称渭
爱心献给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