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新工匠精神与产品创新

2017-02-27 16:41郑刚雷明田子
清华管理评论 2016年10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创客工匠

郑刚++雷明田子

想真正塑造“新工匠精神”,关键是因地制宜设计和落实鼓励精益求精、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的“新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大家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新工匠精神”。

何谓工匠精神?

众所周知,工匠,传统意义上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工匠精神(craftsmanship或craftsman's spirit)是指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基本内涵包括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等。

工匠精神不是舶来品

如今一提到“工匠精神”,许多人言必称德国、日本制造的产品,或者瑞士的钟表等。其实,德国、日本等达到当今的制造与工艺水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1887年,英国人通过了侮辱性的新《商标法》,规定从德国进口的商品必须标注“Made in Germany”,以此区分劣质的德国货和优质的英国货。日本也不例外。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在《日本造》一书里讲到一个细节:索尼创业早期,Made in Japan曾是差货的代名词,他们当时特地把这几个字印得特别小,直到美国海关说这些字小的都看不见了才被迫放大。

事实上,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春秋时期,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中国古代的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精美的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代表着当时世界一流的产品品质。

虽然中国很早就有过工匠精神,但由于过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重文轻理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使得传统文化里“工匠”的地位很低,工匠精神很长一段时间被主流文化所忽视。

中国游客赴日扫货,疯狂购买电饭煲的行为刺激了一大批国人,包括华为总裁任正非、小米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等中国企业家。

任正非:学习日本工匠精神和阿甘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

任正非于2015年底在华为内部转载了一篇关于“日本工匠精神”的文章,倡导每位华为人都精益求精地做好一件事:华为就是最典型的阿甘,阿甘精神就是目标坚定、专注执着、默默奉献、埋头苦干!华为选择了通信行业,这个行业比较窄,市场规模没那么大,面对的又是世界级的竞争对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聚焦,只能集中配置资源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犹如部队攻城,选择薄弱环节,尖刀队在城墙上先撕开一个口子,两翼的部队蜂拥而上,把这个口子从两边快速拉开,千军万马压过去城就是你的了。

雷军:工匠精神会成为我的墓志铭

雷军在2016年一次论坛接受采访时说:“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日本的工业是索尼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韩国的工业是三星带动,我希望未来小米可以带动中国工业。”

董明珠: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在董明珠眼里,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离不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地向消费者提供严谨、优质的产品,‘工匠精神必将引领中国制造升级。”

“互联网+”时代的新工匠精神

当今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户需求日益个性化,技术与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正在对传统的生产制造和组织方式等产生革命性影响,仅仅精益求精是远远不够的,工匠精神也需要与时俱进。“互联网+”时代呼唤“新工匠精神”!

除了传统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把产品做到极致的基本内核之外,“互联网+”时代的新工匠精神的特征至少还应包括:创客精神、开放协作、迭代创新、又好又快。其中,创客精神是核心,开放协作是条件,迭代创新是方式,又好又快是目标。

乔布斯、马斯克都是当今最具“新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乔布斯推出的iMac,iPod,iPhone等划时代创新产品无不体现了其精益求精、把产品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和卓越创新精神。埃隆 马斯克是继乔布斯之后当今硅谷乃至世界最传奇的连续创业者和企业家之一,被誉为“硅谷钢铁侠”,先后创办或主导了Zip2,Papal,特斯拉、SpaceX、Solarcity等数家横跨互联网、清洁能源、电动汽车、航天等多领域、能够影响人类的高科技公司。以特斯拉电动车为例,他对产品品质和细节的极致追求使得特斯拉目前已经成为引领风潮的世界最酷最先进的电动车品牌,在质量、安全、性能、用户体验方面均达到目前世界智能汽车行业的最高标准。

除了精益求精,他的连续创业经历也很好地诠释了创客精神、开放协作、迭代创新、又好又快,充分體现了新工匠精神。例如,2014年,马斯克宣布将开放特斯拉的所有专利,帮助其他企业研发先进的电动汽车,掀起汽车行业颠覆性的“开放源代码运动”;此外,马斯克创办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可回收火箭的研发与测试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迭代创新、又好又快的理念,例如仅2015年1月以来,猎鹰9号火箭就进行了多次地面和海上回收试验,虽然经历了多次失败,但经过快速迭代和不断测试,终于先后在2015年12月和2016年4月成功实现地面和海上回收火箭,这是国际航天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将有望使火箭发射成本降低到原来的1%。

创客精神

创客(maker)是新工匠精神的最典型代表。美国畅销书作家亚力克 福奇在《工匠精神:缔造强大美国的重要力量》一书中,将喜欢捣鼓小器具、小发明的业余爱好者、DIY一族和发明家称为tinkerer(中文版翻译为工匠),认为正是他们造就了美国奇迹。

“美国的工匠们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比如,本杰明 富兰克林、伊莱 惠特尼、塞勒斯 麦考密克、托马斯 爱迪生和怀特兄弟等。这本书所说的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和工匠精神,而是喜欢自己动手鼓捣的人,其实这更接近创客(maker)的概念。

“创客”一词来自于英语“maker”,其准确解释为不以赢利为目标,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 安德森提出创客理论,认为这群人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社区的形式构成了创客精神的集中展示——创客运动。美国的创客运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旧金山,彼时,一群热爱动手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或是修改一些电器,或是自己做一些小玩意儿,其中就有苹果公司的两位创始人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

创客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永无止境地追求创新的精神,这一精神无关乎性别、是否创造出物化的制品,只关乎做事的态度。这种态度与既有的工匠精神一脉相承。

开放协作

在互联网深入发展的今天,所有与创客相关的生产资料,从制造、研发、资金甚至到用户和消费者资源等,都能够以互联网开放平台的方式重新被组织起来。

像曾被誉为“中国第一程序员”的“WPS之父”求伯君和foxmail时代的张小龙那样的靠单打独斗编代码就可以成功的孤胆英雄时代已经过去了。协作,是现代工匠精神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创客们不仅乐于在网上分享资源,还经常定期举办活动、交流经验。在个体与个体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灵感,发现彼此盲点。

当一切生产资料互联网平台化后,互联网成了一种基础设施,随着大量基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服务产品的出现,创客们获取资源的成本大大下降,从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创意和产品设计方面。

比如在创意阶段,工匠和创客们可以通过各种互联网社区论坛交流自己的看法,用户也可以参与到整个产品的设计开发中;筹资时,大量众筹平台既是创客们的融资场所也是营销阵地;制造环节,可以外包给诸多适应小批量生产的制造企业;技术实现层面,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价格不断下降,成为当下创客们的最爱。

迭代创新

迭代创新与埃里克 莱斯的精益创业 (Lean Startup)理念异曲同工。传统的瀑布流式产品开发一般包括一个调研、规划、开发、测试、补漏、推出的完整过程,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较长周期,如微软开发windows系统,往往好几年时间才推出一个版本。迭代开发则先在市场中投入一个简单初级的原型产品,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优化,满足用户需求,从而极大降低了创新的整体试错成本,更准确动态地捕捉用户需求。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市场条件下,迭代创新的优势更加明显。

SpaceX研发火箭的方式与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研发类似,是基于现有技术的快速迭代。Space X的迭代速度是以月为单位,而NASA则是以年甚至十年为单位,过程缓慢而官僚化。SpaceX最初的基本技术都是直接来源于NASA,最初它没有形成任何技术壁垒,但它通过不断快速迭代,最終在技术上超过NASA,而成本则要低一个数量级。

需要强调的是,快速迭代的早期产品往往是不太完美,有不少缺陷的。所面向的用户,也不应是实用主义和保守主义者为主的普通用户,而是早期愿意尝试新产品开发、能够容忍初期产品的不足并能及时反馈意见建议的早期用户,包括种子用户、天使用户、领先用户等。小米近几年在快速迭代创新方面的实践值得其他企业参考借鉴。

在第一代小米手机推出前1年,小米就先开始了MIUI操作系统的开发,最开始是在各大论坛上找到100个刷机发烧友作为种子用户,后来小米公司专门拍了个微电影《100个梦想的赞助商》,用来感谢和纪念这100个种子用户。

小米MIUI系统主要有三个版本:体验版、开发版和稳定版。体验版每天升级迭代,面对的是大约几千个荣誉内测组成员。开发版主要面对的是几百万发烧用户,在论坛发布,每周五更新。稳定版面对的是90%以上的普通用户。一般为1-2个月进行一个稳定版升级。

如此高频度的产品迭代,小米主要通过论坛、手机自动上报和反馈APP三个渠道获取用户反馈信息,然后对问题进行分类和处理,解决问题,产生需求,实现版本迭代。截止2016年1月底,MIUI已持续更新273周,小米MIUI联网激活用户已经达到1.7亿,包括37种官方语言版本,遍布156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基于安卓系统二次开发的用户体验最好的手机操作系统。

又好又快

传统工匠精神强调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但极致和精益求精也是相对的,尤其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和用户需求也瞬息万变。像以往那样精雕细琢、十年磨一剑的开发新产品显然无法及时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因此,新工匠精神必须兼顾品质和效率,又好又快地提供当前力所能及的最好产品与服务。

总体而言,仅创立6年的小米手机的品质、创新性和整体用户体验目前显然和iPhone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但雷军多次声称,在1999元这个价位上,小米手机敢说是世界最好的。这就是相对极致的概念。小米不可能等积累到像苹果公司那么强大的手机研发和外观设计能力后再推出可以和苹果手机相抗衡的手机产品,而只能是兼顾品质与效率,以比苹果更快的速度迭代创新,他们相信总有一天在品质、性能和综合用户体验上会赶上甚至超过苹果手机。

塑造新工匠精神五大举措

以“新工匠精神”取代“打工思维”

通过发掘总结新工匠精神的典型事例,在全社会、全公司营造重工尚器、鼓励发明创造与创新的文化氛围,让工匠和创客们真正感受到自尊、存在感和价值感。

激励员工以“新工匠精神”取代“打工思维”。“工匠”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同时享受精益求精的成果,所以他重视细节,视粗制滥造为耻辱。“打工仔”则对领导和上级负责,是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和赚到钱。当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赢利而做的时候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而唯有全体员工都全身心地投入,企业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公司应把新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文化纳入企业成长基因,并通过加强培训、管理、制度激励及岗位流动机制、开展特色活动等方式把工匠精神落地固化,渗透到每一个员工和管理者的心灵深处。例如,定期开展工匠周、“最美工匠”评选活动等,使新工匠精神成为每一位员工的DNA。

位于浙江的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十年来一直默默遵循着“工匠精神”的精一之道,现已跃居为亚洲最大的手工具企业。有款名为“倍速螺丝刀”的新产品,是巨星的首创,在2015年卖出了一个亿的销量,其奥秘在于,无论手柄是正转还是反转,其输出都是一个方向,这样拧螺丝就不用反复调换用力的方向,效率无形中提高了4倍。这种细节的设计,使其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除了精细和考究之外,人性化的设计也无处不在:将多种规格的螺丝批头做在同一个螺丝刀上,可以直接实现更快速地使用;通过纳米改良技术,让工具把手不易打滑,也不会吸附灰尘……种种如此,让买到产品的人能真正感受到产品背后的工匠精神和情怀,而不只是流水线上出来的普通工业品。

以新工匠制度使新工匠文化与习惯落地

倡导工匠文化固然重要,但让认真做事的工匠与创客能够得到足够激励和尊重的制度设计与落实更关键。

工匠精神不是自发实现的,光靠领导重视、道德宣讲和媒体宣传远远不够,还应有相应的规则制度作为保障。德国、日本的工匠精神也不是天然形成的。与其说他们有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工匠文化和工匠习惯。这个习惯,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

例如,同属日耳曼民族,且当年仅一墙之隔,西德产品以高品质闻名于世,而东德产品却乏善可陈,最终经济社会陷于崩溃而导致柏林墙倒塌。再如,同样是一个人,他对自己家的房子装修可能非常上心、精益求精,对装修材料的质量吹毛求疵,为了一点瑕疵和几块钱也要与供应商吵半天。但去单位上班后对单位的工作可能就是敷衍了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不是自己的东西,他并没有很强的动力去用心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可见工匠精神并不是少数国家、民族、个人的专利,建立不起完善的工匠制度,就形不成工匠习惯,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过去几十年我们其实一直也在倡导工匠精神,但收效甚微,关键就是因为政府和企业领导尽管在精神文化和道德层面强调做事情、做产品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但实际的考核激励与惩罚体系里面又并没有把工匠精神真正细化为可以测量的重要维度,而是更加强调数量与规模、速度、成本等更有显示度的经济指标(尽管也有质量指标,但质量并不能完全代表工匠精神,且质量指标的重要性也往往不如其他指标),因而往往导致大家更为急功近利、短期导向、效率导向而不同程度忽视了工匠精神与发展质量。

因此,要想真正塑造“新工匠精神”,关键是因地制宜設计和落实鼓励精益求精、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的“新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大家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新工匠精神”。

杭州巨星科技对研发设计团队有着一套完整的考核和奖惩制度,让员工可以从成功推向市场、后续销售好的创新产品中得到奖励,也会根据产品追踪中的客户评价,及时改进和完善产品。这让专注踏实、追求完美的理念贯彻到了每个员工的价值观中。在浮躁的时代中,这种紧贴产品的荣辱感,尤为难得,而背后的关键是落实到制度设计中。

德国政府特别注重引导制造企业向专业、精密、高技术的方向发展。行业协会等在制定各类企业排行榜时,并非像中国评定百强企业那样按营业额大小排名,而是依据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准、细分市场占有率等进行评判,排名靠前以及获奖者往往不是规模最大的,而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在这种氛围下,企业就不会追求简单做大规模,而是坚守“工匠精神”,竞相在技术上积累、创新。

夯实新工匠活动载体

创客空间、实验室乃至车库等是工匠、创客们聚会、动手鼓捣小发明创造活动的场所。工匠和创客们根据兴趣共同开发有趣和富有意义的项目。

意识到创客空间的意义和价值,一些领先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例如,通用电气(GE)和Local Motors共同打造的FirstBuild就是一家基于社区和众包理念的“梦工厂”,旨在吸引发明家、设计师、工程师、学生以及所有的普通人,一起协作,让想法成为现实的产品。对于大部分的传统公司来说,一个产品,从有最初的想法,到研发、设计,再到最终完成生产,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一年以上。如今通用电气 FirstBuild用众包+协作的模式,加之 3D 打印机作为生产工具,使整个商品生产过程只需花费数月。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通用电气搭建的这个“梦工厂”里,每个人都将成为“造物者”(Maker)。

为新工匠提供工具

麻省理工学院的埃里克 冯 希普尔教授提出了用户创新工具箱的理念。用户创新工具箱是一种帮助顾客完成创新活动的工具。它允许用户参与设计一种新颖的产品,并提供反复实验的平台和及时反馈用户设计理念的结果。互联网的神奇在于将发明工具和生产工具大众化,任何有创意的人都能通过软件代码把想法变成设计,又能通过互联网提供的资源将设计变成产品,然后,还能通过互联网将产品卖到全球。

当今时代,有助于创客创新的各类工具日益丰富,例如一些操作更加方便简单的软件即服务(SAAS)或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平台和3D打印设备等。

塑造新工匠品牌

企业不光要打响产品品牌,而且要着力塑造和宣传创新产品背后具有新工匠精神的工匠和创客的个人品牌,把产品的品质与产品经理的品牌、口碑更紧密结合,有助于加强工匠和创客的责任感、荣誉感,也会使产品更具有情怀和人性化。例如,很多人正是冲着褚时健、罗永浩的工匠精神和情怀去买褚橙、锤子手机的。

“当你把一个个产品完全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话语,可谓金玉之言。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创客工匠
90后大工匠
周克耀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光影视界
精益求精,收获蓝天
致敬!老工匠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