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2017-02-27 07:38韦伟松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2期
关键词:改革研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中等职业学校在课程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根据社会企业的反馈,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矛盾。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中等职业学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没有充分考虑课程的定位,因此,为了适应企业的需求必须要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做出相应的改革。本文介绍了职业专业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课程  改革研究

【课题项目】主管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导中心一级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136,项目名称:校政企合作,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09-02

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原则

1.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职业学校是以就业为导向开展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人才时,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同时注重理论的传授,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这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最终必将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具有职业综合能力的人才将会广受社会欢迎。

2.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根据调查显示,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最终将流入社会,为社会提供服务,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会进一步深造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定位应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设置各专业的课程。例如,在设置会计专业时,应结合企业需求教授内容,而不是单一的教授理论,通过此种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有针对性的培養会计应用型人才。

3.课程改革的发展应顺应时代的需求

目前,我国经济告诉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的加大,同时对于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教学时注重与时代特点的结合:我国正不断的发展信息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地进行升级调整,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为职业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由此可见,课程改革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为企业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

4.课程改革与技能创新相结合

从当前形势看,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始终坚持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这要求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向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从而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课程改革的对策

1.基于企业需求的课程模块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学的目的最终是为社会服务,因此,从课程设置时应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同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定学生必须具备的课程理论,从而搭建“专业技术模块”;而根据企业的综合要求,设置“企业岗位实践模块”让学生通过本模块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搭建“创新能力展示平台”。运用模块化教学理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企业的基本需求。

2.教学课程的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改革具体指教学课程的重新设定。在教学课程设定过程中,首先要满足课程的稳定性,即可以长期实施而不随意更换,其次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以会计专业为例,在开展教学时,就要设置从前没有的账单填写课程,规范学生账单填写的格式,从而服务企业。最后,课程设置要体现时代的特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考虑今后的发展趋势,有计划的进行课程设置,从而走在时代的前列。

3.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率,在开展教学时,可采用的方法有四种:①案例教学法。将企业经营生产中的具体过程展示给学生,并以此为教材,在开展教学过程时,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身份,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项目教学法,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完成具体的项目来实施教学,这对于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极为有利,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③分层教学法,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区别的,因此在开展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分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④任务驱动法及成果展示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点评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将考核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教师也不要过分地注重学生的成绩,不能以成绩来确定学生能力的好与坏,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而真正地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了课程改革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期培养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明熬.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J].农业教育研究,2010(04).

[2]张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思考[J].学周刊,2014(14).

作者简介:

韦伟松(1967年7月-),男,广西河池人,研究生,任职于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高级讲师,校长,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改革研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析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