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在地方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2017-02-27 14:20王福环张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31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慕课

王福环+张琳

摘要:MOOC是当代教育教学中的热点之一,已引起了各类高校的普遍关注。地方高校由于综合实力比较差,MOOC的建设也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为了增强他们的信心和竞争力,该文运用文献法、实践法、问卷调查法等对MOOC的产生和发展、建设MOOC的意义、MOOC在普通高校的应用现状、MOOC学习的特点及其局限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一些高校MOOC发展的新趋势,对地方高校的MOOC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MOOC(慕课);SPOC;混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1-0029-03

1 MOOC的产生和发展

MOOC(“慕课”)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缩写,是基于课程与教学论及网络和移动智能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在线课程形式[1],它以视频为主,具有交互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给全世界学员学习[2]。

MOOC最早出现在2008年。这一年,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和史蒂芬.道恩斯一起开设了一门名为“联通主义与联通知识”的在线课程,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加拿大学者戴夫.科米尔和布莱恩.亚历山大据此提出了MOOC一词,特指在网上开设的、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且对注册学生没有任何学历门槛限制、招生人数众多的免费课程[3]。2012年,美国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平台的建立,标示着MOOC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这一年也因此被业内人士称为 “MOOC元年”。

2013年,由清华大学发起建设的首个中文慕课(MOOC)平台“学堂在线”正式面世,标志着中国的MOOC建设进入了历史的舞台。截止到目前,“学堂在线”运行着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60多所国内外一流大学的超过500门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经管、工程、环境、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2014年,教育部“爱课程”网联合网易启动实施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慕课平台-- “中国大学MOOC”。全国的高等学府都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MOOC的建设,截止到目前为止有包括北大、人大、浙大等70多所大学参与,推出1300多门课程,其规模还在与日俱增。同年,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好大学在线”正式上线发布,两岸三地四校的10门课程首批上线。目前已有6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参与,共发布了近300门课程。

2015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其中肯定了MOOC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建设的重大意义,同时表示将从政策、资金、平台建设等各方面提供支持,鼓励985、211高校兴建MOOC。借着这股东风,许多地方高校也不甘落后,纷纷通过质量工程等项目的形式大力推动MOOC的建设。

2 MOOC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应用现状

1)MOOC的建设的意义

MOOC的大规模应用,对于无缘进入名校,接受名师指点的普通院校学生来说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更公平的教育模式。学习者只要进入MOOC平台,使用一些社交账号比如微信号、QQ号就可以登录,然后选择课程,进入免费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也是灵活而机变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学习视频,可以观看教学资料、回答提问、参加讨论等。对于有的知识点没有听懂也没有关系,可以反复研究,反复观看视频,可以下载学习资料等,这种学习模式理论上更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MOOC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促进了学习化社会的形成。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人们只有随时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立足于社会,而MOOC正好能给学习者带来这方面的帮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工作需求等在MOOC平台上选择优秀的资源进行随时的自我“充电”。

2)MOOC在地方高校学校中的应用现状

为了解地方高校学生对于MOOC的认识及使用情况,笔者曾对所在的学校通过问卷方式做了相关的调查,问卷涉及学院的三个年级。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学生都对网络及移动学习等新型的方式具有浓厚的兴趣,都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进行自我提升,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实际情况是超过一半的学生还没有听说过MOOC,小于四分之一的学生对MOOC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在线课程上,知之甚少。只有少数学生了解MOOC,有过学习体验。可见,地方高校学校的学生对MOOC的认知还不够,MOOC还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3 MOOC学习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深入了解MOOC,向教学名师学习授课经验以及MOOC的制作思路,笔者分别在“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以及“慕课網”注册并学习了几门相关课程,在学习过程感触良多。

1)MOOC更符合现代人的学习规律

同传统的在线公开课相比,MOOC的优势非常明显,那就是MOOC视频通常是一系列10分钟以下甚至更小的完整独立的“微课程”,这些微课程中还会穿插一些相关的测试题目,使得学生好像正在玩电子通关游戏,只有答对问题,才能继续听课,寓教于乐。这种短时间内集中精力的学习模式更符合当代学习者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MOOC制作的水平良莠不齐

“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都是国内知名高校推出的MOOC平台,其中不乏优秀作品。笔者自己学习的几门课程中就很不错,尤其是清华大学李秀老师带领的团队推出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上不仅包含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还引入了大数据、搜索引擎、云安全等如今大众比较关注的内容;课程组织形式也比较丰富,有课件、讲座、访谈、参观、实践、习题、作品点评等,根据课程内容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现给学习者。视频的时间较短,内容完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但也有些课程的授课方式不符合MOOC的理念,仍然是传统的那一套,不过是用新方式重新加工旧材料,换汤不换药。例如,有的教学视频长达三四十多分钟,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基本没有与学习者进行沟通。有的视频被硬性的切割成十分钟以下“微课程”,但是内容不是独立完整的,这样做只会割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达不到“碎片化”学习的目的,让学习者一头雾水。

当然优秀的MOOC从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是相当大的,例如上文提到的《计算机文化基础》除了后台制作人员,授课教师就多达四位,还有助教、特邀嘉宾等。课程的录制以及后期制作费用、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薪酬都是庞大的支出。据统计,国内制作一门优秀的MOOC需要十万元左右,这是地方高校难以承受的。有的MOOC还涉及与一些高端企业的合作,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与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联想创新中心的合作,这也是地方高校等学校难以实现的。

3)MOOC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在传统的大学教学过程中,所有的课程、课程体系及时间安排都是经过严密论证的,课程与课程之间传承、衔接关系非常清晰,每门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位置也非常清楚,学生不需要了解这些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要按部就班的按照課程安排进行学习即可,但在慕课时代,由于注册学生来源广泛,知识结构及基础差异很大,需求也不尽相同[4]。MOOC平台上课程建设各自为政,所以各大MOOC平台上课程知识体系建设几乎为零。这可能是MOOC不能在地方高校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4)MOOC与本校教学的衔接问题

目前MOOC大部分都是985、211学校开设的课程,虽然MOOC是“没有先修条件”、“没有规模限制”,但实际上对于来自地方高校等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另外,这些学生的自制力、自我约束和做我管束能力也比较差,这是造成MOOC注册率高、完成率低这个尴尬局面的最大原因。

4 MOOC在我国高校的应用研究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MOOC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它对大学实体课程建设的意义并不大,而这本该是高校进行MOOC建设的最初目标。正因为如此,各界人士开始对MOOC的未来发展做出种种尝试,并取得一些成绩。

1)建设本校的SPOC

SPOC是英文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英文缩写,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福克斯教授提出的。顾名思义,SPOC是为小规模的、达到一定先修条件的申请者准备的课程。

当前的SPOC案例,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或者想要取得课程认证的在线学习者两类人。前者采用一种结合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是:教师把在线视频材料当做课下作业布置给学生,然后在实体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讨论,回答学生的提问,与学生一起完成作业或其他任务。后者是根据设定的申请条件,从全球的申请者选取一定规模的学习者纳入SPOC课程。入选者必须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参与在线讨论,完成规定的作业和考试等,通过者将获得课程完成证书[1]。未满足申请条件的学习者可以以旁听生的身份注册学习在线课程,课程结束时不会被授予任何证书。

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外著名的大学都进行了SPOC的实验和推广。

国内的许多高校也积极筹备建设本校的SPOC,例如南京大学、常州大学等。目前南京大学已发布130多门SPOC。SPOC建设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在MOOC平台进行SPOC登录,即本校学生或者想要取得学分的学习者需要详细注册自己真实信息,进行实名认证。例如“中国大学MOOC”以及 “好大学在线”都对自己的合作高校提供此功能,这种SPOC模式的成本较低,对本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意义重大,为MOOC提供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2)混合教学模式

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主动性与创造性”[5]。MOOC的产生为混合教学模式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MOOC的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有效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但对于地方高校学生来说,要求他们独立进行MOOC学习是不太现实的。学生大多基础知识比较差,理解能力有限,而目前大部分MOOC是由较高水平大学的教师制作发布的,他们不了解地方高校学生的情况和知识结构,很难制作出完全符合学生要求的MOOC。再次,地方高校的学生也一般缺乏自我管束、自我激励、在线独立学习、在线协作学习能力等特质,很难独自完成MOOC的学习。

而传统大学的面对面授课于监督与管理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情感教育等方面,是网络教学无法替代的[6]。为了充分发挥传统教学及MOOC教学的优势,推动大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很多高校设计出具有本校特色或课程特色的不同程度的“混合”教学模式。

有的采用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方式,即要求学生课下学习MOOC,课上集中讨论,回答提问的方式进行。

有的采用“MOOC+面对面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即采用教师面对面授课穿插MOOC方式完成。这需要教师根据本校制定的教学大纲,对课程进行规划,选择合适本校学生的MOOC,进行线上和线下、课上和课下的混合教学。

5 总结

自从MOOC产生起,关于它的争论就甚嚣尘上,追捧者认为MOOC将颠覆传统的高等教育,各种质疑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但MOOC给传统大学教育带来的震动却毋庸置疑。MOOC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正在促进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从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上进行变革,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热点之一。地方高校由于综合实力较弱,进行大规模的MOOC的建设也许力有不逮,但也不能放弃发展的机会,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改革之法,才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35(1):85-93.

[2] 李丽萍.“慕课”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新视角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1) :252-253.

[3] 曲大为,张鹏.慕课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2015(5):119-122.

[4] 邓宏钟,李孟军. “慕课”时代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7):5-7.

[5] 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4(3):5-14.

[6] 王春晖,刘志国.基于MO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C语言程序设计公共课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7):144-146.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慕课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