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2017-02-28 06:18孙贤海谢远珍王家栋叶良阶
湖北植保 2017年1期
关键词:石首市卵块二化螟

孙贤海谢远珍王家栋叶良阶

(1.湖北省石首市植物保护局 434400;2.湖北省石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34400)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孙贤海1谢远珍1王家栋1叶良阶2

(1.湖北省石首市植物保护局 434400;2.湖北省石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34400)

湖北省石首市是中部传统欠发达农区的一个典型代表。地处长江中游岸边,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结合部,拥有多样化地貌、物产丰富,有“鱼米之乡”的美誉。2016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制定了《中部传统农区(石首)绿色发展试验示范总体方案》,提出试验示范区将以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文化挖掘、生态乡村社区、绿色经济活动等四大支柱作为切入点,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积极探索在中部传统农区走出一条“越保护、越发展”的绿色发展新路。

示范区从“秦克湖白鹭生态湿地”区域开始起步,该区域位于石首市最南端的湘鄂两省交界之处,面积28km2。其中水稻田约780hm2。先行开展生态农业转型(鸭蛙稻模式)研究,由农业部门负责技术指导,直接同生产试验基地对接,提供技术保障。2016年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上集成采用了冬季翻耕、清除稻蔸除越冬幼虫、种绿肥红花籽、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稻田养鸭、安装二化螟性诱剂杀虫平台、投放生物导弹(寄生蜂菌)等多项技术,全面实施水稻生产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化学品零投入的有机稻生产标准,探索了农民增效增收,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可持续水稻生产发展新模式。

1 主要推广的集成绿色防控技术

1.1 稻田冬季翻耕、清除稻蔸除越冬幼虫、种植红花草籽绿肥

项目区投资17万元,对核心示范区长林嘴村、白果庙村、过脉岭村所有稻田实行冬季翻耕,清除剩余稻蔸集中沤肥,消灭越冬幼虫,购红花籽种5000kg。对3个村400hm2农田统一种植红花籽绿肥。

1.2 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项目区统一安装300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覆盖项目核心区233.3hm2,实际每盏灯控面积约0.8hm2。据石首市植保局5月~9月监测调查,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种类共7个目、15科、21种。主要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飞虱、菜粉蝶、金龟子、步甲、叶甲等害虫。其中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飞虱占诱害虫总数15%~35%,而这些害虫都是水稻的主要害虫。5月上旬,7月上旬二化螟卵块监测调查,水稻常规种植区一代二化螟卵块每667m2为500块~750块,二代二化螟卵块每667m2为180块~360块,项目区未查到卵块。

1.3 鸭稻共育,除草驱害虫集肥

项目区投资30万元,购6万羽鸭苗投放项目核心区,鸭苗投放在5月18日~23日,水稻分蘖盛期,按每667m2放15羽鸭苗,鸭处于初羽毛期投放,投放期约一周时间,练习鸭苗适应田间环境。7月上中旬水稻抽穗扬花后将鸭子移出稻田。最终每667m2实际有鸭11只~15只。据石首市植保局观测调查,鸭田没有进行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5月~8月田间光滑,未见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抽穗后,田面稗草明显少于化学除草田块。7月7日调查,灯鸭田相关害虫,二化螟百蔸枯心3.5根~7根,枯心率0.4%~0.8%,卵块未查到,稻飞虱百蔸虫量50头,稻纵卷叶螟每667m2蛾量10头,同期石首其它地区二化螟667m2卵块量168块,稻飞虱百蔸虫量200头~500头,稻纵卷叶螟每667m2蛾量200头~600头。

1.4 安装二化螟性诱剂杀虫平台和生物导弹(赤眼蜂卵块加病毒)

石首市植保局投资7万元,在核心示范区安装二化螟性诱剂平台70个,生物导弹12000枚。2016年5月6日,按0.13hm2~0.2hm2安装1个平台到位,内置二化螟诱芯1枚,生物导弹(赤眼蜂卵块加病毒),每枚卵卡(含1800粒赤眼蜂卵加1亿病毒),投放时间为5月9日~15日,7月6日~11日,每667m2投放6枚。投放时间分别是二化螟一代、二代的蛾卵高峰期。据5月17日调查,每个杀虫平台,有新诱二化螟蛾3个~25个,平均每天单个平台诱蛾5个,效果明显。

1.5 核心示范区防控效果

示范区统一选用天两优616品种,中杂再生,全生育期按有机稻标准生产,不施化肥、农药、激素。8月9日~12日头季收割,每667m2收产量300kg~400kg,与有机稻目标产量标准接近。

收割前观测调查,示范区稻田未受杂草为害,杂草明显少于常规防控区,示范田田面看不到任何稗草和千金子。害虫为害损失在经济允许防治指标下,二化螟枯心率为0.4%~0.8%,未见白穗,未见稻纵卷叶螟虫苞,稻飞虱百蔸虫量一直在50头以下,可以说示范区的杂草,虫害防控取得完全成功。

2 取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项目区按有机稻生产要求标准进行水稻生产,每667m2节约化肥投入150元左右,化学农药投入80元左右,节约施肥施药用工费40元左右,每667m2增加鸭子收入200元左右。每667m2减少化肥用量80kg,减少农药用量80g,大大减轻了化肥、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压力。

3 示范与推广措施

3.1 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投入

示范区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倡导,计划5年内共投入7个亿项目资金,2015年投资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300盏,2016年主要投资对相关沟、渠、路改造。石首市相关部门进行了有力配合,市农业局投资17万元对稻田翻耕,消除稻蔸及残留越冬幼虫,并种植绿肥红花籽400hm2,投资30万元建设一个中型机播秧育秧大棚,市畜特局投资30万元,投放鸭苗6万羽,分布到示范区233.3hm2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物保护局投资7万元,安装二化螟性诱剂杀虫平台70盏,生物导弹(赤眼蜂卵块)12000枚。这些措施集成配套,保证了示范区有机稻生产标准得到有效落实。

3.2 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石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2016年元月成立以市委常委王梦力同志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市农业局成立了以局总农艺师白斯全同志为组长的技术服务组,湖北省人民政府、省农业厅2016年2次到石首项目区现场协调督办项目建设,石首市财政、电力、水利、畜牧等相关部门也协同参与了项目建设。

3.3 企业积极参与

石首市荆襄九郡米业有限公司、金祥米业有限公司主动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对项目区粮食加价收购,并主动申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商标论证,争取高端消费市场。项目区稻谷,企业按高出市场价0.08元/kg收购,农民得实惠,实现增效增收。

S474

B

1005-6114(2017)01-045-002

2016-11-25

孙贤海(1965-),男,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石首市卵块二化螟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一种估算草地贪夜蛾卵块中卵粒数量的简易方法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草地贪夜蛾覆毛卵块与绒茧蜂茧块的识别特征
竹织叶野螟防治技术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创新管理模式促进边界和谐
科学帮扶著文章 助力发展见成效——驻石首市李花山村“三万”活动工作队帮建工作纪实
服务“三农”见真情 真抓实干搞帮扶——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驻石首市桃花山镇李花山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