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60例分析

2017-02-28 09:36张国新张云李月婷
中外医疗 2016年34期

张国新+张云+李月婷

[摘要] 目的 探究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60例进行分析, 60例患者均为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间接收,分析后针对患者情况进行治疗,并对于治疗的结果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 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其患者均已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均不存在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病症;60例患者经过治疗,40例患者成功改善其临床情况,患者随即出院;其余20例患者均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其中患者的好转率为66.67%。结论 对于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临床首发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且患者的既往病史中基本不存在呼吸系统的相关疾病,但多数患者会伴随有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而患者如果在无任何征兆和既往病史的情况下,我们除过应该考虑患者是否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应该进行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一旦确诊则需要及时治疗。

[关键词] 呼吸困难;首发症状;急性心肌梗塞

[中图分类号] R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2(a)-0008-03

急性心肌梗塞在临床中较为多见,患者病情发生后患者心肌的供血和供氧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甚至被迫中断现象,对于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均会产生威胁,因此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临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出现心电图改变、白细胞升高或患者胸骨后疼痛的现象,因此可通过患者的症状对其进行判断和及时治疗,但部分患者病发后并未表现出典型的症状,对于患者的诊断容易产生疏漏,因而影响患者的及时治疗。该次研究对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60例进行分析,60例患者均为该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间接收,目的在于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60例进行分析,60例患者均为方便选取该院接收;60例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关于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均对患者告知该次研究的基本情况,且患者表示同意参加该次研究;60例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48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52.5~83.5岁平均年龄为(73.25±2.13)岁。

1.2 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患者的既往病史和潜在疾病等,患者的既往病史分析主要观察其是否存在呼吸系统相关疾病而引起该次的呼吸困难发生,其次对于患者的全身性疾病进行观察,例如糖尿病等;同时对症为患者施加治疗,此时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患者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低流量氧气的持续给予,维持患者的正常血氧循环,为对症治疗提供基础,并进行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治疗的同时需要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密切观察[1-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以及治疗的效果,患者临床情况较治疗前均出现改善,其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则视为患者好转,统计患者的好转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采用t进行检验,检验后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情况

60例患者中48例患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4例患者的呼吸困难相对较轻,但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呼吸困难;6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同时出现咳嗽的情况,8例患者同时出现明显烦躁不安的情况,其余40例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伴随;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分析发现,有4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8例患者出现过脑血栓,8例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8例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压,4例患者有冠心病病症;60例患者中没有4例出现过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疾病,即支气管炎等。

2.2 患者的治疗效果

60例患者经过治疗,40例患者成功改善其临床情况,患者随即出院;其余20例患者均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其中患者的好转率为66.67%。

3 讨论

在临床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该病属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发生也多为心肌和心电图等改变为主,而多数患者在症状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在心电异常的基础上伴随有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等情况,因而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会产生一定威胁,此时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是一部分,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判断来引导其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3]。

而该次该院接收的60例患者均不存在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临床症状,患者的病发以呼吸困难为首发,同时患者不存在和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漏诊的情况则十分容易发生。目前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数量从一定程度上出现增加的趋势,而临床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又多见于老年人,因此对于病情不准确诊断,将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4]。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均较之以往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临床接受相关干预的过程中,对于效果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故必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临床经验。该次研究对60例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分析,60例患者均为该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间接收,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其患者均已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均不存在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病症;因此对于临床接收的该类患者,即患者存在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且既往不存在呼吸系统疾病,但该次发病又以呼吸困难为主且首发,应该及时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5]。同时患者如果伴随有呼吸困难的现象,但患者并没有出现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病症,此时患者可能不会存在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病症,但仍然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心电图等检测,以便于减少漏诊的情况[6]。同时即便患者在临床发病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冠心病等其他病症,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此时不断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的检测和诊断,也应该考虑患者是否存在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减少误诊和漏诊等情况,及时对患者施加有效的治疗,帮助患者的临床情况得到改善[7]。该次研究分析的过程中,60例患者经过治疗,40例患者成功改善其临床情况,患者随即出院;其余20例患者均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其中患者的好转率为66.67%。这说明,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会产生一定威胁,同时有着较高的致死率,因而在临床进行病情分析和诊断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医护人员进行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對于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的认识,从而在临床接受到相关患者的过程当中,能够对患者及时进行的判断和干预,缩短对于患者的治疗时间,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从而帮助其缓解临床情况,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8]。在吴国艳[9]的研究中发现,其对于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在5 s以上可能出现晕厥,因而总结得出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分析治疗,这和我们分析所得患者的好转率为66.67%存在一定关系,说明仍然需要及时对患者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临床首发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且患者的既往病史中基本不存在呼吸系统的相关疾病,但多数患者会伴随有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因此临床如果出现类似的患者,则可以对其进行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分析,一旦对患者进行确诊,则应该及时施加有效的治疗,帮助患者得到有效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李雁君,李针,刘超,等.尿激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3):163-165.

[2] 柳双桂.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6):108-109.

[3] 尹广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分析[J].临床医学,2014, 34(2):38-39.

[4] 林秀萍.首发症状对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2):221-222.

[5] 周彦珍.左心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 2015,29(7):574-576.

[6] 戴敬,吕树铮,宋现涛,等.围术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组织灌注和临床预后的探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34(1):7-11.

[7] 王春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术后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2(11):99-101.

[8] 陈启明,曹恒昌,范昭,等.洋地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左室重塑及胶原代谢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5,12(10):24-25.

[9] 吴国艳.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5):64-65.

(收稿日期: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