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司的社会责任

2017-03-01 17:41刘纪鹏
经济 2017年2期
关键词:两权分离法人投资人

刘纪鹏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戴雨彤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司的组织形式逐渐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主体之一。在公司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其价值导向与文化影响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力也与日俱增。因此,探索公司的社会角色定位与社会责任实现就变得愈加重要。

从法人制度起源看公司的社会责任

公司的组织形式历史悠久,最早的法人制度可以追溯到12世纪的欧洲。到了16世纪-17世纪,伴随新航线的开辟,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需要承担无限责任。但是,面对工业文明进程中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海外贸易,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大型轮船的需求,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人根本无法承受生产和经营带来的巨大风险。于是,公司这种组织形态应运而生,并逐渐确立了其作为独立法人的地位。

相对于其他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投资人以其出资额对社会承担有限责任,而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社会承担无限责任,避免了投资人个人破产的风险;第二,公司更有利于实现社会化,包括人才的社会化、资金的社会化、生产的社会化以及风险的社会化,能够在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大生产的同时分散风险;第三,公司能以主体身份引导社会文化的发展。如今公司文化总是无形中牵引着社会潮流,人们的衣食住行、审美品位、思想意识,都受到了某些公司的影响和引领。

公司不仅是市场经济中的独立经营主体,更是社会化生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主体之一。公司从其诞生就注定了其作为社会主体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公司文化引领着社会潮流,是社会文化的风向标。所以,公司不仅应该研究如何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更应该思考如何发展外部经济,引导社会不断进步。

从法人所有权角度看公司履行社会责任

在探讨公司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前,先要明确由谁来履行社会责任,公司究竟是谁的,以及到底是谁拥有公司的决定权。

企业法人制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企业法人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法人所有权,对法人所有权的理解建立在对两个“两权分离”的理解上。投资人把自己对财产的所有权转让给公司,获得了股权,变成了股东,公司获得了财产的所有权,这是第一个两权分离,即股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股东自己经营公司的才能有限,于是聘请职业经理人这些“保姆”来管理公司,这就是第二个两权分离,即法人所有权和经营者经营权的分离。所以,企业家要分为所有者企业家和经营者企业家两种。

股东和经营者到底谁控制公司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确这二者的角色定位,处理好这二者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样才便于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当前,在“保姆当家”的社会现状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完全依赖企业家。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好的治理结构入手,就是在保护股东这些“主人”利益的同时制约职业经理人这些“保姆”的权限。

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四个方面

公司作为企业公民,不但为自身创造利润,更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作为社会成员,他能够动用各种社会资源并且灵活有效地加以利用,这是一个体量庞大、政务冗繁的国家机器所难以实现的。

笔者认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四个层次上。第一个层次是对投资人负责,大量的投资人用其财产的所有权置换公司的股权,目的不是为了做公益,而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公司存在的首要目的是为投资人创造利益;第二个层次是对内部员工负责,保障公司每个员工的利益,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享受权利,承担义务,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公司在社会上的价值和竞争能力;第三个层次是对企业的债权人负责,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拥有强大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营利能力,其中偿债能力直接决定公司的生死,一个公司如果资不抵债,就可能面临破产的风险。所以公司必须有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在经营中做到谨慎而大胆,既能保证债权人收回本金,又能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第四个层次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对整个社会和国家负责。企业的长远发展源于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公司的良好发展要紧跟社会整体的价值观,不能单纯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更应该跟随国家政策的方向,追求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公司自身不断改进和提高,国家也应当设计合理的机制,给予公司更多参与社会管理的机会,提高公司的社会地位,促使公司从被被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变为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相对于政府官员,企业家在市场方面才思敏捷,富有管理经验。如果不给企业家施展管理才华和获得社会地位的机会,只呼吁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显得太过于狭隘,也缺乏应有的激励。而让公司合理地参与一些原来由政府负责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既實现了施政目标,又激发了企业和企业家的活力,创造了社会价值,这才是实现双赢的思路。

猜你喜欢
两权分离法人投资人
法人征订(新)
法人形象广告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增强打造世界领先内生动力——中国石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与思考
非营利法人破产特殊制度安排研究
两权分离与企业价值:支持效应还是掏空效应
公司内部代理问题分析
投资人最爱
民营金字塔结构、产品竞争市场与企业创新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