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虐待行为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及策略

2017-03-01 21:41曾庆巍
关键词:心理健康策略

曾庆巍

摘要:教师的虐待行为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本文从教师虐待的定义及类型、虐待行为的归因方式、虐待行为的不良影响和应对策略等方面,阐述了教师虐待的现象、及虐待行为对学生的危害,以及预防教师的虐待行为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虐待;心理健康;策略

一、引言

儿童虐待现象一直以多种形式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十九世纪成为科研题目。弗洛伊德发现童年期遭受过成人虐待的孩子,成人后患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儿童处于个体尚未成熟时候遭受的创伤性事件,可能是成人后精神疾病的诱因[1,2]。国内学者[3]研究得出,童年期遭受的虐待行为,生活氛围压抑、封闭,容易形成内向拘谨的性格,从而导致成年期罹患精神疾病,并且影响其人格发展,童年期创伤经历也是成人抑郁与否的一个较强的预测因子[4,5],有童年期虐待史者发生抑郁概率是无创伤史者抑郁概率的3.79倍[4]。虐待经历对儿童的不良影响持续一生,直到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才确定了儿童虐待的定义: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其操纵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其尊严造成的实际或者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或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6]。甚至是伤害外显结果较弱同时较难有阳性结果来作证的“心理虐待”类型,也被美国儿童虐待防止法案(Child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ct)在1974年提出[7]。而这种虐待类型也是极易引发异常心理、精神疾病的[8]。

长期以来,关于儿童虐待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施虐者为儿童父母,因为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同时从父母身上受到的关注度最大。但随着教师虐待学生致伤致残、造成严重心理创伤事件的屡屡曝光,使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的虐待现象。本文从教师虐待的定义及类型、教师虐待的归因方式、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预防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教师虐待的定义及类型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确切、统一的教师虐待的定义,有研究者认为,教师虐待是在学校中,伤害了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行为,包括:躯体暴力(打)、言语和社会暴力(诅咒或者社会排斥)[9]。比较经典的是Gil的教师虐待行为定义:在任何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或身体的侵犯和忽视行为,只要是剥夺了学生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或者是妨碍了学生的最佳发展的作为或不作为都可以归为虐待行为。教师虐待行为包括对学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教育忽视四种类型[10]。国内外的研究显示,学生经历的教师虐待有以下七种形式:恐吓(82.8%)、支配(83.3%)、歧视(82.8%)、拒绝(74.7%)、口头攻击(74.1%)、忽视(69.0%)、贬低(66.4%)。国内研究显示,教师虐待五个形式:貶损、歧视、控制、剥夺和忽视。

在教育领域,学者将教师对学生的虐待行为称为教育暴力[11],教育暴力分为两个类型,即教育硬暴力、教育软暴力。教育硬暴力又叫外显身体伤害,以体罚为主,是对学生躯体的伤害。比如,罚跑操场、在阳光下暴晒等行为。教育软暴力又叫内隐心理伤害[12],指的是教师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神态,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比如,骂学生是猪,不关心、不理会学生的需要等。

三、教师虐待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的因素

有研究得出,年龄、在校表现和性别是诱发教师虐待行为的因素,Benbenishty发现,中学生比高中生遭受更多的教师虐待[10]。可能是因为,年级较小的孩子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时期,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自制力也比较差,容易犯错误遭到老师批评;同时,年纪小的孩子因为所学知识有限,法律意识淡薄,不晓得老师的虐待行为不正确,不敢跟老师反抗也不敢跟家长和学校求救,只有默默忍受,所以,年龄小的孩子易成为教师虐待的对象。再者,现在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小被家长溺爱惯了,形成了偏执、霸道的性格,这种性格在学校中不仅易发生冲突且不听老师苦口婆心的管教,容易成为老师“武力解决问题”的对象。

(二)教师的因素

教师虐待学生的恶劣事件屡屡见报,首先,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大部分会虐待学生的老师,自身素质都比较低。不仅表现为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低下,而且表现为价值观趋向功利化,导致了老师的职业道德发生扭曲,本该热情投入教学工作的老师在这种模式之下,对学生越来越缺乏耐心,不再愿意做艰苦细致的教导工作,取而代之的是对问题学生不顾后果的打骂和不加理睬。其次,因为教育评价机制存在弊端,评价学校优劣完全凭借学生成绩这一标准,使得老师在提升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学生感受,忽略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最普遍的管教方式就是体罚,但是,就学生个性发展来说,教师体罚起着阻碍的作用,并且会引起一系列的逆反心理。老师的行为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不良的行为榜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性格发展,出现侵犯性行为[13]。2005年启动的“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0%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大,40%的教师心理状态不佳。长期的压力状态也会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细致耐心的教育学生,而是对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把学生当成了“出气筒”[11]。最后,是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在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都有列出保护学生的条例,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其实已经触及了法律[13,14]。

(三)社会文化背景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在中国“天地君亲师”思想教育下,晚辈必须受长辈的控制和管教,如果孩子不听管教就是大逆不道,这种文化背景默许了打骂的教育方式。在学校,老师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巨大的控制欲和文化默许打骂教育之下,老师自然是“棍棒”解决问题,能接受打骂教育孩子的家长,一般会接受教师的打骂教育。而且,有些老师会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更是变本加厉、不计后果“武力”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家长因为不了解后果而赞同老师的行为[10]。外国学者研究发现,高收入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比贫困家庭学生较少受到老师伤害。一方面因为高收入家庭教养方式良好,孩子从小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成长知书达理、懂事听话,自然是老师的宠儿。另一方面因为,高收入家庭父母与老师相处更加融洽,因为,教师和父母关系是否良好,会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有些老师会因为不满学生家长而迁怒与学生,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对老师的敌对情绪,认为老师瞧不起自己和父母,同学也瞧不起自己,会并发一些问题行为,更加我行我素[15]。这样的父母大多很有教养,能理解老师工作的不容易,同时也会在课外教育自己的孩子。

四、教师虐待行为的不良影响

大量研究已经表明,童年期虐待经历会影响孩子的身心、人格的发展,成人后易出现攻击行为和精神疾病。教师虐待对学生的负性影响同样不容小觑。教师的心理虐待不仅对学生品行的规范不利,还会让学生放弃自己,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是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16]。

(一)影响学生的情緒和认知

研究者Brendgen[17]假设,儿童的破坏性和粗心受教师心理虐待影响,那么教师的负性口头言语很可能导致学生的问题行为和低成绩,削弱了孩子的价值感、学业和行为能力的自我概念,使学生变得消沉、焦虑、抑郁、沮丧、自卑、恐惧,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班杜拉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该理论强调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经常受到老师贬损和忽视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老师错贴标签的行为,而对自己真实能力的判断出现偏差,表现出对自己的不自信,认为自己做什么是都是错误的,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因为没有成功的期待,这样的学生不愿意去为了目标努力。成绩不好的时候,会认为即使自己努力了,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弗洛姆的价值期望理论表明,当人们有需要时,又有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时,其积极性才能提高。因为学生对自己能力判断的失误,认为不可能达到要求,学生就更加的玩世不恭,破罐破摔,无视老师,在学业上不努力。

研究者桑特洛克发现,教师的不恰当行为会降低学生的价值感,使受害者产生自卑和无用感。这样,就教师而言,在课堂上的不恰当的行为会降低学生自尊、伤害孩子心理健康。从教师而来的行为,比如选择注意、忽视和偏爱会导致不良的教学环境,因为学生希望从老师那得到平等的对待和机会。老师对学生的不平等的教学关系会导致学生产生嫉妒和憎恨的情绪,从而激化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

(二)影响学生的行为

研究者Wigfield [18]提出教师就是学生社会化行为的中介者,影响着儿童的一般自我计划和相关自我认知能力。同样,学生的积极或消极的价值观归属于他们与情境相连的行为或行动上。教师课堂心理虐待行为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退或学习成绩下降。因为学生的不求进取,老师会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学生学生,比如对同学说“不听话就找家长来谈话”。恐吓会引起学生把老师看成是厌恶刺激从而逃避。“恐吓”是一种教育危机,可能会获得不好的效果。孩子们身体可能没有离开教室但是思想可能尝试离开教室,即“溜号”。溜号主要表现为白日梦、透过窗户往外看、想愉快的时光或者逃避厌恶刺激—老师或者黑板。遭受严重教师言语虐待的学生,更容易错失重要的学习机会,行为问题出现比率骤增[19],因为这类受到教师虐待的学生因为无法还击教师而转向自我伤害,如抽烟、喝酒、药物依赖、沉迷网络,甚至企图自杀等,有些学生可能为了逃避教师的心理伤害,可能逃学。

(三)影响师生关系

教师虐待行为不仅会给学生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导致精神疾病,更有甚者会出现智力障碍。教师错误行为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不良师生关系可能使儿童产生孤独的情感,对学校的消极情感、在学校环境中表现退缩、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以及攻击行为等,从而影响学业行为和成就,进而造成辍学、心理障碍等[20]。教师行为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表现出过多的不良教育行为和语言,学生不仅会模仿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不良的行为也会潜移默化的促成了学生人格的缺陷。程式化的惩罚不但无效,而且过于频繁使用会造成班级氛围紧张和消极的行为,导致学生的退缩行为[14]。老师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是人之常情,可这样的一种不公平行为同样带来了问题。“教师期待”效应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教师对待优生和劣生的差异,对高期待儿童表现更多的赞扬、微笑、问题回答,更加关注他们的需求而忽视劣生的需要,会让差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暴自弃,讨厌老师,不利于师生关系发展。

(四)影响教师形象

人民教师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是知识和人格的象征,教师的威信与人格是教师有效行使权利、影响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虐待行为的发生无疑是对自己人格及威信的破坏,被学生所排斥,受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质疑,损害了学校和教师的声誉,引发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危机。

五、预防教师虐待行为的策略

教师虐待行为的研究不能止步于对学生的消极影响的研究,还应该加强对其预防和干预的研究。

一是更新教育观念。重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观、价值观。根据学生发展指导思想,教师要从“心理指导”、“行为指导”、“思想指导”三个方面去做。但“指导”不是“指责”、不是“管理”。比如,当学生请教问题的时候,教师说“你没有听课”、“你的思路没在课堂上”、“你永远都不会明白”这样的评论,都是武断的“贴标签”行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思想指导”方面认识到“上课应该认真听课、听不懂可能是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其次,从“心理指导”方面帮助其认识到“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因为意志力薄弱、缺乏内部控制能力”,最后,从“行为指导”方面帮助其了解“接下来的课堂中,上课要保证自己的思维不溜号、跟住老师的知识脉络、下课及时复习”等学习方法。教师单纯的“指责”是无用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开一扇门,因为教师的良好教学管理能力为学生积极学习效果打下基础。

二是不断宣传法律意识,加大学校监管力度。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已经明令禁止虐待学生,国家已经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未成年人,要求老师把学生当成有尊严的人来看待。不仅老师具备这方面的法律常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意识。学校更应该加大对教师虐待行为的监管力度,把预防的重点要放在高危人群上(如男生、低年级学生、经济拮据、家庭中有暴力行为、成绩不佳的学生)。

三是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小学心理教育研究的课题组曾对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教师心理健康亮红灯,提醒学校必须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健全教师的人格,增强教师的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是组织培训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管理办法。在这个信息爆棚,无限张扬个性的时代,学生对待事物的观念、看法、做法与过去的学生也是有天壤之别的。教师管理学生的老一代的方法在个性十足的学生眼中就是陈词滥调,如何能在教学管理中推陈出新,掌握一套适合当下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孔子說“因材施教”,如今,管理学生要做到根据学生不同个性,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比如,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的自我动力,尽量避免使用不恰当的惩罚行为,鼓励教师使用口头的训斥;对于学生的不良举动,老师应该使用正确的词语,包括礼貌要求学生停止制造噪音或者礼貌要求学生回到座位上不要在课堂内外随意走动。在教学过程中,多为老师提供自由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许维素. 对儿童虐待研究分析的综述[J]. 社会心理科学, 2004, 19(2): 69-72.

[2] 何炎芬. 虐待与儿童心理发展[J]. 社会心理科学, 2006, 21(5): 125-128.

[3] 阎燕燕, 孟宪璋. 童年创伤和虐待与成年精神障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2): 208-209.

[4] 程文红, 刘漪, 范娟等.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早期创伤史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5): 326-327.

[5] 马茂, 陈维清. 儿童期情感虐待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11, 1: 067.

[6] 郑信军. 国外儿童虐待的心理学研究述评[J]. 中国特殊教育, 2007 (11): 89-95.

[7] 李云, 凌晨, 刘晓丹. 儿童心理虐待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5: 054.

[8] 席盾.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心理发展相关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 20(6): 420-421.

[9] Chen J. K., Wei H. S.. School violence,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Taiwane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J]. Child abuse & neglect, 2013, 37(4): 252-262.

[10] 向秀英, 邓云龙, 胡寒春等. 国外教师虐待行为研究综述[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4): 13-15.

[11] 邹萌. 教育软暴力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归因与对策[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1.

[12] 戴斌荣, 刘正萍. 论教师对学生的隐形心理伤害[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5, 6(2): 48-51.

[13] 罗晓路, 俞国良. 教师体罚行为: 心理危害, 归因方式和对策研究[J]. 心理科学, 2003, 26(4): 733-734.

[14] 张爱莲. 从心理咨询个案看师源性心理伤害[J]. 教育与管理, 2008(7): 31-33.

[15] 朱琦. 教师的问题行为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教育探索, 2003 (5): 85-86.

[16] 杨春, 邓云龙, 伍妍. 受虐经历对中小学生品行问题的影响[J]. 华夏教师, 2012 (9): 91-93.

[17] Brendgen M., Wanner B., Morin A. J. S., et al. Relations with parents and with peers, temperament, and trajectories of depressed mood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05, 33(5): 579-594.

[18] Wigfield A, Eccles J S. Expectancy–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0, 25(1): 68-81.

[19] Brendgen M., Wanner B., Vitaro F., et al. Verbal abuse by the teacher during childhood and academic,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adjustment in young adulthood[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7, 99(1): 26.

[20] 刘万伦, 沃建中. 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1): 87-9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策略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我的手机在哪?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