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庚捐赠书画特展藏品选

2017-03-02 04:52本刊编辑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吴门博物院书画家

容庚捐赠书画特展藏品选

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办的“容庚捐赠书画特展”之绘画篇于2016年12月13日——2017年2月28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

据广州艺术博物院长陈伟安介绍,广州艺术博物院至今所积累的上万件历代书画藏品之中,近十分之一为容庚先生所捐赠。作为接受容庚先生书画藏品最多的机构,广州艺术博物院今年策划了“容庚捐赠书画特展”,旨在通过展览和出版梳理出容庚先生书画鉴藏的脉络。我们以容庚先生所著《颂斋书画小记》为线索,从一千多件(套)捐赠品中精选出五百多件(实物)精品,并结合其它相关的文物和手稿,分两期(绘画专题和书法专题)展示,第一期(绘画专题):2016年12月13日—2017年2月28日、第二期(书法专题):2017年3月15日—5月31日,力图全面地呈现一位鉴藏家艰辛搜寻、保护、研究文物之历程,并希冀展览有助于推进相关研究工作。

容庚先生(1894—1983)原名肇庚,字希白,初号容斋,后改颂斋,广东东莞人。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文物鉴藏家。曾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曾为故宫博物院古物研究所古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

容庚先生的文物收藏以青铜器和书画为大宗。1956年,他为支持博物馆建设首次向国家捐赠文物。到了晚年,他更将毕生珍藏之青铜器、中国画、书法(包括碑帖)、名人信札、图书等悉数捐献给国家。目前主要的受惠机构有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博物馆、中山大学、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东莞市博物馆等。

容庚先生捐赠藏品时曾言:“聚实不易,散则何难?与其身后任其散失,不如现在就完整地献给国家,让更多的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成绩来。”我们当以此言为勉。

亮点一

这是容庚先生较大规模的一次捐赠综合展出。容庚先生1956年至1979年先后四次捐赠书画作品给广州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他捐赠作品的义举、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对于美术馆事业发展的极大支持,为研究传统书画特别是岭南地区的书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亮点二

容庚先生捐赠的书画作品上至南宋,下至近现代。作品包含了本院的多件镇院之宝,包括南宋的《云山图》、元代黄公望的《溪山图》、明代戴进的《山高水长图》和林良的《秋树聚禽图》等等。其中,《山高水长图》等作品为首次完整展示。

亮点三

本次展览展陈分三大部分,辟三个展厅陈列:古代名家篇(关山月艺术馆)、岭南书画篇(黎雄才艺术馆)、时贤好友篇(赵少昂艺术馆)。为了突出主题,本次展览还将辅以容庚先生的详细年表和大量的文献、历史照片,以求打造一个立体的展览。

展陈三大部分:

(一)古代名家篇(关山月艺术馆)

容庚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容鹤龄和外祖父邓蓉镜、二舅邓沛霖、表兄邓懋勋均雅好收藏,四舅邓尔雅、族叔容祖椿在艺术上有极高造诣。在他们的熏陶和指导下,容庚先生自幼喜好金石书画,并掌握一定的书画技能和鉴赏知识。赴北京之后,他有幸得罗振玉、王国维、马衡等名师指导,文史素养、艺术见识、鉴赏水平都大为提升,乃至获聘为故宫古物陈列所古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得以饱览内府收藏的文物精品,如鱼得水,获益良多。1937年,容庚先生开始购藏书画。由于在财力上不能与商贾豪富相比,挑选藏品时便另辟蹊径。他曾言:“人方以大家为贵,余乃取其冷僻者;人方以有名人题跋为贵,余乃取其无题跋者;人方以纸本为贵,余乃取其绫绢者;人方以立轴为贵,余乃取其卷册者,闲又估人以为伪作,而余独审其真,辄以精鉴自喜……”正是以“人弃我取”为策略,让容庚先生淘得不少宝贝,如南宋佚名《云山图》、元代黄公望《溪山图》、明代戴进《山高水长图》等。在收藏的同时,容庚先生也开展对历代书画家和作品的研究,搜集相关文献史料,辨别书画真伪,梳理源流脉络,渐成收藏体系。在收藏趣味上,他“喜收文人之作”,看重具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书画作品,对文雅的艺术风格亦有偏好,这些都是容庚先生书画收藏的主要特点。

(二)岭南书画篇(黎雄才艺术馆)

容庚先生自言“喜收乡人之作”。他一直致力于对明清以降岭南地区书画家(包括寓居岭南的书画家)作品及相关文献史料的搜罗工作,且独具慧眼,所藏大多为名家精品,并结合收藏,开展岭南地域书画研究工作。如网罗张穆作品,进而搜集张穆相关史料,撰写了《张穆传》。又如得到林良《秋树聚禽图》后,搜集其相关史料,考证其生卒年,著《林良评传》。在其所著的《颂斋书画小记》中,记录了很多经他搜集得到的岭南书画家生平活动史料,尤其是对一些声名并不显赫但极具研究价值的书画家如容祖椿等人的记载,为后人研究岭南书画提供了宝贵的文献信息。另外,他除了在书画作品上留下题跋之外,还为一些广东籍收藏家、书画家的著作作跋,内容涉及到与此相关的各个方面,如为南海籍收藏家叶梦龙所著的《风满楼书画录》作跋,选编东莞籍书法篆刻家邓尔雅诗成《绿绮园诗集》并为之作跋,还撰有《东莞印人传》一文,对东莞籍篆刻家进行了综合性梳理,均收录于其所著《颂斋述林》中,读书成为岭南书画研究的重要资料。可以说,容庚先生是岭南书画现代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三)时贤好友篇(赵少昂艺术馆)

容庚先生收藏视野不限于历代名家和乡邦文物,对于同时代的文人学者和优秀书画家之作也甚为关注,在其收藏中,这类作品为数不少。他亦好结交艺术家、收藏家,三五知己常常雅集聚会,品评书画。在其所藏的很多书画中,都留下了当代著名鉴赏家和书画家的题诗、题跋,或抒发鉴赏心得,或叙述流传经历,或品评艺术风格,成为研究美术史和鉴藏史极为难得的文献史料。而容庚先生所结交的艺术家,不少人日后成为艺坛名家,他们当年赠送的墨宝不单见证了自己与容庚先生的深厚友谊,亦是其早年难得的艺术珍品。

为了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容庚先生的艺术修养,我们亦展示了容庚先生自己创作的部分书画。青少年时代,容庚先生曾从族叔容祖椿习画,从四舅邓尔雅习金石书法。他平素爱好临仿名家画作,聊以自遣。其书画清雅淡荡,极具文人气息。

1、云山图 团扇册页 佚名(南宋) 绢本墨笔 直径26cm

绢本墨笔《云山图》团扇,写的是渔翁撒网于烟波浩渺的湖山之间,一幅和谐宁静、幸福自足的图景。其墨色浓淡、泼惜之得宜,平衡、虚实布局之巧妙,叹为妙品!

2、溪山图 立轴 黄公望 创作年份不详 绢本设色 161.8 cm×46cm

画面上方有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的题署。作品中描绘了一处具有野逸气氛的山水景色。山峰巍峨,野草茂盛,树木成丛,林木氤氲,小路蜿蜒,空灵曼妙。此画中笔法细密,描绘景物扎实严密,枯笔淡墨,层层加描,但却毫无板滞之弊,一种脱凡趋圣的散逸心境,于此可见。

3、秋树聚禽图 立轴林良 创作年份不详 绢本设色 152.5 cm×77cm

该图描写秋天禽鸟聚集在树木和竹丛枝头的图景,艺术极为精湛。由于用绢上乘,保存良好,完好如新作。国家文物鉴定专家一致认为此图具有真、精、新之三美,为林良存世作品中极好的珍品。

吴门十二景(选一)

吴门十二景(选二)

4、吴门十二景 册页 沈周 创作年份不详 纸本水墨 25.8 cm×22.5cm

在沈周的画迹当中,《吴门十二景》册是一件独特而精美的山水小册页。该画册共12页,分别描绘了江苏吴县的12处景致,每开画上还有沈周的自书诗对题,整本画册还保存着原来的明代装裱。优美宁静的山水画与沈周那清朗自然的题画诗相对映,别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意趣,表现出一种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相和谐、人的精神与大自然相共鸣的深远境界。

吴门十二景(选三)

吴门十二景(选四)

吴门十二景(选五)

猜你喜欢
吴门博物院书画家
古物晨列所: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中华书画家》征订
参观河南博物院
与时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创新使命
书画家要力戒“三气”
端 砚
书画家娄师白
书画家自定润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