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

2017-03-02 18:25郭瑞裴敏超�オ�
山东青年 2016年12期

郭瑞++裴敏超�オ�

摘要: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刚起步,为避免再现本科时期的发展窘境,需对其教育体系进行清晰的定位,注重非全日制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建立多层次立体式的师资和督导队伍、优化课程设置和强化与在地社会组织的互动互助关系,举全省之力构建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

关键词:青海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硕士;区位化

现代社会工作缘起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重建社会工作学科,时至今日社会工作本科院校超过300所,拥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也已达104所。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用十年的时间使社会工作教育及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井喷式阶段,尤其是近年来,每年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达两万余人,这是社会工作教育大发展的外在表现,内在方面也对以后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和实践环节提出了更具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大特征,青海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社会工作硕士点建设及其教育体系建设应更具区域化色彩。

一、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的必要性

(一)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有效地回应了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期盼和要求,是具有专业承担的积极表现

自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及“造就一支結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各地社会工作得到蓬勃发展,2010年,全国共有58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且招生人数远超于学术型硕士,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得到较大改善,高质量的人才储备得到了逐步提升。至今百余所高校拥有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授权点,有效地回应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工作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承担着整个青海省社会工作发展的重任,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社会组织的共生、青海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完善及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横向交流等方面必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能最大限度地将青海社会工作高校与社会组织进行整合,优势互补

2004年6月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使青海社会组织的孵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协会致力于推动社会工作高校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体系强调的是高校在原有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体系基础上的提升和完善,不仅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更体现在实践环节上,本科阶段侧重于一线的服务,硕士阶段要在一线服务的基础上增强组织管理能力,社会组织的运行过程能够为本科和硕士两阶段提供更好的平台,另外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强于高校,所以,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就是要将原本就相对有限的青海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这是青海社会工作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必然要对发展十五年的青海社会工作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区位特色

无论是文化背景、伦理基础、社会结构还是教育管理体制,发达国家或地区都与我国的国情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入MSW时,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有所取舍,力求构建本土的MSW教育体系(张岭泉,2011)。构建青海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相较于东南沿海地区要更加困难,本科阶段遇到的专业发展瓶颈问题在硕士阶段有可能还会出现。因此,十五年专业探索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和社会工作协会十年的项目实施经验显得弥足珍贵,尤其是作为边远地区行政社会工作方式方法的大量使用是青海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区位化的一大特色,值得总结。高校和社会组织在各自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互动实现互惠互利,为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二、青海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发展的特点

2001年,教育部批准青海师范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次年开始招生,这是青海省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最早的院校,也是西北地区较早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地方院校。2015年,青海师范大学招收首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也是青海省唯一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青海社会工作经历十余年的发展,从专业初期的简单模仿到自主探索,逐步完善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体系,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的获批也是对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多年来努力的认可。笔者曾经将青海社会工作本科阶段的发展粗略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2-2005年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模仿阶段;第二阶段是2006—2008年在提升师资力量、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方法、建立专业图书资料室等方面的探索阶段;第三阶段是2009—2013年在培养方案本土化理论课程体系及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实践体系等方面的雏形阶段;第四阶段是2014年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获批后的理论课程深化和实践内容拓展等方面的优化阶段。(郭瑞,2015)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经验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的依据和主要的参照体。青海省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不仅要按照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要求开设相应的主干提升课程,更需要将社会工作硕士阶段的实践课程纳入到专业硕士的考核中。青海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与专业硕士教育之间的层次感和界限并不清晰,专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区位化特点。第一、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孵化社会组织的能力有限,造成社会组织相对较少,且整体运行不良,由此引发的困境是社会工作硕士的实践课程缺少在地实践平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空间与本科生相比提升并不明显;第二、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发展与其他高校或省外社会组织的横向交流不够,与个别社会组织虽有合作,但未确定长远的、可持续性的合作关系,也使社会工作硕士教育陷入了“闭门造车”的窘境;第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与区位客观实践环境之间缺少衔接,教育未能深入到在地社区或社会组织的实际工作中,社会组织和社区亦未能参与到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这是社会工作本科教育经验的再现导致的,社会工作硕士教育走上了早期本科教育的老路,客观上也反映出本科教育体系未能有效链接青海在地的教育资源和实践资源,也未形成在地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第四、青海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提升了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学历层次,但当前受益人员只局限于普通在校学生,并未使覆盖到在地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鉴于青海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以上区域化特点,在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背景下,提升在地社会工作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对口就业以及在地社会工作人员的能力与学历是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的思路

(一)应实行全日制和在职非全日制共同招生,加大在职社会工作硕士入学比例

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首要的问题是要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有清晰和准确的定位,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应该是立足于在地,服务于在地。根据《青海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青海省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达到7500人,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且专业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高校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场所。当前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培养体系的受益者全部来自高校本科毕业生,且大多为外地生源,不是说这种培养方式不好,而是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实践属性对于从业人员的社会经验和在地文化的理解要求较高,且青海本身的社会工作就业空间有限,这些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工作的意愿相對较弱。美国的社会工作硕士招生制度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主要参考本科阶段的成绩和硕士的面试成绩(王翠琴,2012)。笔者认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可以参考这种模式,立足青海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侧重在职非全日制生源,这可以对青海从事社会工作或者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学历提升,一来可以使从业人员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拓展其工作领域,提高工作效率;二来可以有效地建立青海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关系网络,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三来可以增强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在职社会工作硕士本身即是教育体系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教育体系的补充者,他们在从业意愿、特定领域经验及岗位晋升等方面有自身优势,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后能更快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有效应对在地社会发展和居民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二)优化现有的社会工作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构建社会工作硕士立体式的教育体系

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实际上是在原有本科教育体系基础上进行的探索和总结。青海社会工作本科阶段存在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虽然得到一定程度地提升,但还难以满足社会工作硕士阶段的教学和实践任务。目前,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现有师资共计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人,2015年招收社会工作硕士14人,2016年招收社会工作硕士22人,为应对师资队伍数量上的不足,社会学教研室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也同样承担社会工作硕士的导师任务。因此,当前提升社会工作硕士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是青海社会工作高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构建不能仅仅依靠高校的师资团队,要尝试整合青海现有的人力资源,比如党校中的师资队伍、民政部门的经验丰富的领导或工作人员和社会组织(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中的资深专家等。青海社会工作的人力资源相较于经济社会文化发达的省份是十分欠缺的,更需要将高校外且符合社会工作硕士培养条件的人力资源引入到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中,实现多层次立体式的师资队伍结构。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程内容应该与本科有区别,本科阶段可以采用通识性教育,社会工作硕士阶段应适当结合学生意愿,采用导师负责制,让学生较早的进入特定的社会工作领域,深化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为第二年的实习年做足准备。青海社会工作的区位化特点要求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应该聚焦于在地特色,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应加强具有青海文化和实践特点的课程,在实践环节方面应坚守本科阶段的实践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社会工作管理和机构运行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多元化的社会工作项目评估原理和方法。另外,在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或者行政化的社会工作方法也进一步丰富了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设计内容。

(三)在地社会组织才是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真正的载体,是区位化的主要参与者

纵观现代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可以看出其本身的实践属性,我国的社会工作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高校,属“教育先行”模式(史柏年,2004)。青海社会工作也是从高校起步,这也就显示出专业本身发展过程存在的瘸腿现象,实现社会工作的稳步发展必然要求社会组织要参与到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青海社会组织近些年实现了快速发展,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由有高校推动成立,并且由高校教师进行专业督导的社会工作机构;第二类是带有政府官方背景的社会组织;第三类是外来的社会组织,有带有国际慈善救济环保的机构,也有带有连锁式商业性质的社会服务组织;第四类是在地草根社会组织。无论哪种类型的社会组织,笔者认为都应该将其纳入到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中,与在地社会组织保持密切的学术和实践关系,时刻掌握青海在地社会组织的发展动态,因为这些社会组织才是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真正的实践平台,支持着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理论课程和实践经验分享等方面的工作。当然,笔者也并未否认外地社会组织对青海社会工作硕士培养的帮助。与在地社会组织的合作,可将学生意愿和相对成熟的社会组织进行对接,分成多个方向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重构,这样整个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教育体系就成为一个动态的螺旋式提升的过程,高校、社会组织、学生乃至整个青海社会工作都能从中受益,社会大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社会认知度自然也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小结

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域化旨在阐明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应该立足于在地,服务于在地,通过高校、民政部门和社会组织有效地互动,并依靠在地社会组织搭建的特色平台更好的提升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质量。青海只有集中多方的优势力量和资源,才能有效地支撑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推动青海社会服务事业快速规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瑞,2015,《青海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现状与策略分析——以N学校为例》,《青海教育》第8期。

[2]史柏年,2004,《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3]王翠琴,龙小红,2012,《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及对策》,《青年与社会》第5期。

[4]张岭泉,2011,《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项目基金:青海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qhnujy2016133)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