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7-03-02 19:47王兵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数据平台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王兵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逐步前进,高校信息应用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当前高校教学已经跨入了大数据时代,而为了满足大数据时代下现代教育的各项要求,高校也积极建立大数据平台,以便于更好地为当代教育服务。大数据平台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与教师的各项要求,更加细致的统筹以及计算方式大大提升了传统教育效率。由此可见,当代高校教育已经和大数据平台之间紧密相连,而探索大数据平台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显得更具有学术研究性。

关键词:大数据平台;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1008903

引言

在信息全球化发展的新时期之下,大数据技术作为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新型技术,正在逐渐改变着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论是现代的企业技术应用,还是当代教育大数据平台的搭建都彰显了其强大的包容性以及适用性。而作为一直贯穿于高校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以此为发展契机,迎合时代发展潮流,直面大数据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进一步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可引导高校学生树立优良的道德观念,并且可借助思想政治思维的引导来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行与行为习惯。在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基础上,现代教育体系不再仅作为知识普及的手段,其还肩负着培养受教者良好品行与思维修养的重任。因此,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应上升至新的发展高度,充分地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互结合,以此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一、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社会经济发展变革,促使高校教育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变革,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应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积极构建大数据平台,以此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良好开展。

“大数据”这一词汇主要来源于国外,其字义本身为“BIG DATA”,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大数据已经与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大数据信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各种数据融合了各个行业以及各个领域之中,并在逐渐成为当今企业发展所不可脱离的一大要素,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给当前高校教育带来了发展契机,将其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相互融合,有利于促使數据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为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创造出新的发展源泉[1]。结合大数据的特征,可从数据规模、数据传动、数据体系建立等方面来实施实践数据分析,大数据不区分各种数据资源,其储存空间巨大,因此可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教育事业之中。

在社会变革的推动下,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已经成为常态,这也为高校各学科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高校思政教育,从中不难发现,提及思想政治教育皆让人望尘莫及,枯燥的说教式教育使得大学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并与教师“唱反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小学品德课程,并非按照教科书中所提到了不应该做某事而就不去做某事,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自我认知已经逐渐成熟,更有着自己对待事物的看法,若不能积极地进行引导,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会使得学生认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啰唆”行为。因此,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可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机遇,让学生在信息时代中逐渐被引导,以此进行思维变革。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可为师生提供众多的网络信息,而这些公开的数据资源,也可成为教师教学所参考的对象,而逐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层次,进而进行思政实证性量化教学探讨。教师可借助数据平台中提供的学生思想动态来针对学生情况改变教学方案,以此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现实需求相吻合。此外,在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可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考,并取消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处理的过程,直接得出更多需要的数据资料,以此可大大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想要获得“重生”就必须迎合当前时代的发展潮流,对思政教育体系及构建的平台进行有效的改革和科学创新,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现阶段,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仍面临严峻挑战,在此种情况的影响之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进程缓慢,其中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没有从思想意识上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的重要性。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给予高度关注,并逐渐将高校思政教育纳入一个全新的课题研究领域之中,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习惯、价值理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高校开设了专门的思政教育课程,通过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思政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虽然现阶段高校思政教学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的思政教育体系难以从根本上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课程教学以单一化的分数为评定标准,缺乏对大学生的多元化评估,进一步减缓了思政教育体系的动态化和实时化发展进程。此外,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大数据时代的功能、价值等方面的认识不足,思政教育改革方案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时代性内涵不足。

第二,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缺乏强有力的制度资源保障。将大数据平台构建与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发展相结合,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可续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但是现阶段部分高校教育者及管理者在数据化平台的应用过程中仍较为薄弱[2]。一方面,高校大数据平台的思政教育管理体系不完善,尚未将该体系纳入高校管理范畴之中,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框架,人员建设、管理方案、践行途径等方面的改革进程滞后,特别是在大数据平台的应用过程中没有对其的内容、体制等方面进行明确说明,存在界限模糊不清的问题,长此以往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大数据平台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没有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原则,缺乏各类资源的系统支持,进一步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难以充分调动教育工作者大数据应用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软件、硬件建设不足,主要表现在人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两个层面上。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教育人员的总体素质相对较高,在思政教育能力、授课素养等方面专业性较强,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发展之下,部分思政教育工作的数据搜集和处理水平不高,无法切实有效地掌握各项数据处理软件。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数据能力,在大数据平台思政教育的应用和处理过程中,无法对其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系统探讨,难以为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同时,大数据平台的标准建设进程滞后,其中开放性数据和个人隐私数据的规范设置不完善,加之高校财政扶持力度不足,大数据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这些都是致使高校思政教育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

三、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理念和构建原则1践行理念

要树立正确的践行理念,为大数据平台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的理念基础,为其做出切实可行的思想指导,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量化式理念、个性化理念和精准化理念。第一,量化式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和教学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高校学生为主要出发点从而确保思政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在大数据理念的引导之下,对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和系统处理,通过数据、曲线、图表等形式分析当前的思政内容、时政热点、教学质量等,为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第二,个性化理念。以大数据为基础,高校思政教育平台的创建要不断迎合当前时代的发展潮流,满足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此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如MOOC教学方式,利用网络发展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第三,精准化理念。在数据的应用和处理过程中,要坚持精准化理念,保持严谨踏实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习惯动态进行准确分析和系统预测,综合考量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方略,为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3]。

2构建原则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有序构建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在该原则的框架指导下提升思政教育的水平和質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综合能力较强的素质型人才。其中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可视化原则。大数据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对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优化处理,经过专业化的软件生成更为直观的数据、图表或图像。由此可见,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价值理念进行科学分析,并根据学生心理需要、现实需要的不同生成不同的数据、图表、曲线,充分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实现思政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同时,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将数据内容传输给高校各管理部门,引导教育工作者更为全面地认识学生,提高思政教育的服务水平和效率[4]。

个性化原则。以大数据系统为基础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及资料进行分析评定,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思政教育方式,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内容,切实满足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现实需要,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要创新思政教育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思政教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的有效联系,根据不同年级、性别学生对思政教育关注点的不同进行系统划分,实施分类教育,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践行并落实于实际的教育活动之中,从而提升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整体水平。

实时性原则。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分析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则是数据的实时化,对此,以大数据为基础平台构建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可以利用固有的数据公式,对学生的行为动态、思想走势进行实时分析。大数据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能够加强教育工作者与高校学生的双向互动,迅速了解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关注点。此外,在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讲座、课外活动等,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解决。

四、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途径

1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数据系统

要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数据系统,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数据系统,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在大数据平台之下,数据是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资源,在整个系统运行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通过数据的综合评定,对学生的行为动态、思想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做出重要决策,以此为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严密的实证框架[5]。一方面,要建立数据搜集中心,开拓并创新数据的搜集与来源渠道,如宿舍管理中心、图书馆、教务处等,加强学校日常管理部门之间的各方联动,进一步丰富和充盈数据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建立线上线下数据联动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调查、导员调研等方式对数据进行搜集整合,通过这两方面的强强联合,切实可行地保证高校思政教育数据的建立与发展。

2加强对高校思政教育数据平台的监督管理

要加强对高校思政教育数据平台的监督管理,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的外部保障,从根本上保证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无误、真实有效。第一,加强数据平台的文化引导,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管理,确保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内容的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牢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形成和谐有序的数据平台文化环境;第二,建立监督机制,逐步完善大数据平台校园监督管理制度,将数据平台管理纳入高校日常管理活动体系之中,及时有效地关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动态,并对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传播和发展给予监管;第三,加强技术管理,构建数据平台安全防火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其中涉及隐私的部分要进行明确管理,保证平台的健康发展。

3开展个性化大数据平台思政教育

要开展个性化大数据平台思政教育,逐步扩展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数据化思政教育体系横向和纵向的双向发展。在高校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高校管理者及教育者要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对大学生的心理情况、思想动态、行为习惯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根据不同现实需要的学生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思政教育方案,并逐渐生成适合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的模型,以与之相对应的分析方法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综合研究[6]。同时,高校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大学生对时事热点内容的关注度进行逐一排序,将近期大学生最为感兴趣的话题纳入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之中,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专题研讨、实践比赛等。

4创建高校思政教育辅助体系

要创建高校思政教育辅导体系,加强大数据平台高校思政教育队伍建设,为以大数据为基础平台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提供高素质的教师人才,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人才素质的提升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在具有专业思政教育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大数据能力,其中包括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整合能力和数据反馈能力,根据当前高校学生的现实需要制定科学和人本并存的教育方略,并同其他相关技术人员、辅导员、思政教育者就教育体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7]。此外,要对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其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从而对学生的疑惑进行及时解答和系统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我国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高校要牢牢抓住大数据的时代发展机遇,正视思政教育存在的挑战,在践行理念和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从数据系统、监督机制、个性发展和辅助体系四方面入手,实现思政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昊,黄禹鑫.基于易班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的思考与实践——以重庆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1).

[2]米华全,宋潇.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机制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14(4).

[3]林旦玲.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化引导机制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4]成杰芳.生命教育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反思[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

[5]宋妍,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的意义与现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8).

[6]韩谦.试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7).

[7]李怀杰,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大数据平台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