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抓手 助推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升级

2017-03-03 11:19枝江市农机局刘红安
湖北农机化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机局枝江市农机

枝江市农机局 刘红安

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抓手 助推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升级

枝江市农机局 刘红安

近年来,枝江市农机局在市委、市政府及省、宜昌市农机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着力抓好新职农民培训工作,累计完成新职农民培育1 000多人次,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培育了一批致富带头人。

1 打造一所综合性新职农民培训学校

1.1 整合资源,建设综合性新职农民培训教育基地

枝江市农机局将原市农机推广站与市农机学校整合,使新职农民教育基地拥有高级工程师2名,中级职称8名,初级职称4名,技师3名,操作教员6名;拥有各类机动车教练车53辆,常年在校培训规模达到500人;能承担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农机(机电)维修、各类农机操作、农机管理等知识技术培训,高素质人才奠定了新职农民培育的基石。

1.2 利用资源,找准并有效解决新职农民教育发展资金

众所周知,新职农民培训是亏本买卖,7天1 000元钱是无法满足正常培训开支的,枝江市农机局用于学员的生活、交通、资料、住宿等费用就达到960元/人,教师授课、教学设备投入、档案整理、宣传组织、场地租赁等更是无从谈起。枝江市农机局走的是“以汽补农”的路子,利用现有的13 000m2农机培训场地开展汽驾培训教学,每年可为农机技术培训和推广提供100多万元资金,添置大量农机作教具,为农机技术培训推广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1.3 进出有序,培养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农机教师队伍

加强师资库建设,聘请综合素质高、专业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骨干组成农机讲师团,从中挑选优秀教师授课。棉花奶奶高级农艺师李文英、高级农艺师李天文、孙家华、土专家龚祖铭以及我们自己的教师等都是师资库教师。注重教师“充电”,采取“请进来”:请先进农机生产企业专家、教授到本地授课,在让农民得到需要的技术培训同时,让教师快速补上先进适用的知识技能课;“走出去”:安排教师到先进农机企业特别是维修点当学徒拜师,到大学去学习深造,让教师快速补上理论实践结合课。近年来,枝江市农机局聘请华农教授2名、湖工博士1名、湖北农科院副研究员1名到枝江授课,安排10多名教师到一拖、福田等知名企业、华农学习。

2 培育一批有能力的新职农民

2.1 有目的选择培训对象

一是利用电视、网络、QQ、微信、宣传车等多媒体广泛宣传,让新职农民培训政策家喻户晓;二是引导各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报名。选择身份符合省农业厅文件要求,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经营服务组织技术人员,或有一定影响的农副产品加工人员,年龄要求18周岁以上、60岁以下,有能力从事各项农业生产工作的新职农民参加培训。

2.2 合理安排培训课程

严格按照培训教学大纲要求开展教学,选用部、省统发教材,人手一册。针对新职农民培育工程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56学时的要求,枝江市农机局按照3 211的比例合理安排理论、参观、操作和考核,尽可能地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维修作业现场、合作社、育秧大棚。重点讲解农机法律法规、操作规范、维护保养等农机新技术新知识。每期安排12个学时,带领学员到当地知名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引导学员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近3年来,枝江市农机局安排1 000多人次新职农民学员参观龚坪、守华、亚丰、绿景鑫等多家合作社、七星台、百里洲等蔬菜基地,让学员开阔眼界。

2.3 规范实施培训计划

教学中注重掌握3个要点:一是重视直观教学,无论到哪个教学点,枝江市农机局都随车带着足够的教学模具,争取在课余时间与学员就使用与保养的知识多交流,多探讨;二是重视经验教学。聘请具有20多年以上操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用亲身经历来讲解机械操作与养护;三是重视亲身体验,多指导学员实践,安排充足的时间让每名学员反复练习,认真考核,真正培养出有政策水平、有理论知识、有实际技能的新职农民。突出分工协作,农机专家讲解农机专业技术,农业专家传授农机作业时农艺要求,让农民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2.4 扎实抓好后勤保障

在优化培训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上狠下功夫,在餐饮、住宿方面提供便利,实行人性化管理,免费为学员提供午餐、冷热水供应,免费发放学习用具,报销往返交通费等,这些都为学员的有效学习创造了条件。

3 扶持一批新型农民经营主体转型升级

枝江市农机局始终将已培训的新职农民创业纳入跟踪管理目标。

3.1 扶持新职农民成为新型农民经营主体

年初,枝江市农机局及时安排教师进行新职农民回访,鼓励他们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或者参与他人组织的合作组织。据统计,近3年有26名新职农民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63名新职农民成立了家庭农场或其他合作社,894名新职农民参与了合作组织。截止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数量达到50家,年服务创收8 000多万元。全市已有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国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

3.2 扶持新职农民成为农业科技带头人

近年来,枝江市农机局结合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每年选择110名新职农民成为农机科技示范户,安排11名农机教师(技术指导员)采取一对十的方式进行跟踪指导、服务,传授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油菜生产机械化、秸秆还田等新型实用技术,通过他们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目前,全市共培育新职农机大户402户,年农机服务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

3.3 鼓励新职农民载体承担农机科技项目建设

目前,枝江市各类农机现场演示会均由新职农民载体——合作社承担,枝江市农机局只负责组织相关领导、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及当地农民参加,根据现场会规模、调动机械数量及作业量支付合作社现场演示会相关费用,扩大合作社影响力。近3年来,先后有龚坪、腾农、五家畈、守华、亚丰、顾丰等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省、宜昌市、枝江市各类现场演示会13次,枝江市农机局拨付工作经费100多万元;4家省级示范社承担了省农机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当然,枝江市新职农民培育工作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各级领导要求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相比,与先进兄弟县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需倍加努力,也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以利我们改进工作,为枝江市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17-02-09)

猜你喜欢
农机局枝江市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不一样的农机展
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经验与不足
县域资源产出率核算体系研究
应城市农机局到陈河镇汤庙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廉江市农机局积极推广深松整地作业技术
宁波市镇海区农机局组织农机大户赴厂家学习拖拉机维修技术
让理论宣讲接地气 为基层群众搭天线——枝江市创新“三分钟讲堂”的做法、成效与启示
加强枝江市动物产地检疫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