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珠”争夺中国“南珠”国内外市场的不正当手法与应吸取的教训

2017-03-03 12:19李德正
对外经贸实务 2017年1期
关键词:国际市场教训手段

李德正

摘 要:2000年以来享誉中外的中国南珠逐渐退出了国际珍珠销售市场。与此同时,日本东珠在海外市场的扩张却得心应手,日益壮大,不仅成功取代了中国南珠曾经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还把中国南珠的国内市场变成了日本东珠最大的销售市场。本文主要探究日本东珠争夺中国国内市场手段及中国南珠衰败之因和应吸取的主要教训。

关键词:中国南珠;日本东珠;国际市场;手段;教训

中国“南珠”,与日本的“东珠”(东珠或称Akoya珍珠)和欧洲的珍珠(西珠)相比,因其手感凝重结实、色彩瑰丽、形状晶莹圆润而曾经享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的美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南珠畅销香港、新加坡、韩国、西欧、北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1世纪以来,曾经在国际市场上独领风骚的中国南珠却淡出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视线,基本退出了国际珍珠市场。现在的国际珍珠市场已成为以日本东珠为首、法属波利尼西亚大溪地黑珍珠和澳大利亚南洋珠为辅的天下,究其原因让国人汗颜,教训深刻。

一、日本东珠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现状

(一) 日本一直保持世界海水珍珠生产大国的地位

日本东珠Akoya养殖始于上世纪20年代。日本一直以来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珍珠生产大国和生产强国,以爱媛、长崎、三重、熊本和佐贺为产地,其中爱媛珍珠产量最大。1964年至1970年,日本珍珠年均产量102,880千克,其中在1967年日本国内珍珠养殖场共4666家,年均产量达到最高峰124,926千克。日本曾在1971年至1980年受到第一次赤潮的影响导致珠贝大量死亡,但年均产量还是达到37,800千克;1981年至1990年,珍珠年均产量回升到62,340千克;1991年1997年,珍珠年均产量稳定在63,210千克。日本是世界上珍珠养殖研发水平最高、加工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也是产量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国家(见表1),这也是日本成为国际珍珠市场霸主的最重要的内因。在1998年至2008年,日本虽然受到历史上第二次赤潮的影响,但珍珠平均产量还保持为28,900千克;即使在2009年至2014年期间,日本国内珍珠养殖户锐减至722家,但其国内珍珠年均产量还达到20,400千克,2015年珍珠产量19,162千克,产量仍居世界第一位。

(二)日本各类珍珠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

长期以来,世界珍珠市场的交易由日本掌控,而2000年后中国南珠的日益衰败,对日本珍珠行业来说,因没有了竞争对手而一家独大,为此,即使在当前世界珠宝市场普遍疲软的情况下,日本还是能完全按照预定的目标去发展珍珠养殖业,珍珠产品出口额不断增加。根据日本财务省在2015年1月公开的珍珠贸易统计显示,日本人工养殖的Akoya海水珠在2014年出口总额达到16,535千克,与2013年度相比急增30%,其用日本本币来核算,2014年日本珍珠出口金额增加了27.8%,一年达到242亿9百万日元,2014年的平均单价比上一年上涨了27.5%。2015年,日本珍珠出口量为25,826,000千克,达到245亿6百万日元,出口总量比2014年增加10%左右,平均价格也同比上涨15%,在出口量和价格方面,都创下了自2011年以来历史新高,且80%的珍珠出口至中国市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珍珠出口国,尤其在2013至2015年,历史上著名的“南珠之乡”广西合浦出现了“珠乡无珠”的窘境,更表明南珠已走向衰败,以日本东珠为首的国外珍珠进军中国国内市场已经势不可挡。

(三)日本珍珠成为珠宝首饰展览会上的畅销品

据香港贸发局业内人士透露,2016年9月在香港举行的每年一度的全球最大的HongKong Jewellery & Gem Fair (香港珠宝首饰展览会)上,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近3,700名参展商,超过59,000名世界各国的买家云集在135,000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参展的珍珠品種有:中国江浙的淡水珠,占展览会珍珠总量的45%,法属波利尼西亚大溪地(Tahiti, French Polynesia)的黑珍珠为15%,澳大利亚南洋珠为10%,日本濑户内海一带的Akoya珍珠为28%,中国两广包括海南省的南珠只占2%。在海水珍珠参展商数量上,日本最多共有142家,其次为大溪地36家,澳大利亚28家,中国南珠只有3家。在这次展买会上,日本东珠销售成了最大的赢家,Akoya珍珠成交额高达2.4亿美元,法属波利尼西亚大溪地黑珍珠成交额9,300多万美元,澳大利亚南洋珠大约达5,000多万美元,而来自中国江浙一带的淡水珠成交额只有200多万美元,中国南珠则达不到2万美元。针对这次交易额的差距,日本珍珠出口协会的内海芳宏专务理事是这样评价:日本产珍珠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日本珍珠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也是近年日本东珠出口量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2013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养殖珍珠消费市场,中国人购买珍珠的热情升温,大量的中国游客前往日本和世界各地竞相购买高档珍珠项链,导致日本各大珠宝店珍珠首饰的国际销售量倍增。

二、日本争取中国“南珠”国际市场的不正当手法

(一) 操纵中国南珠国内市场收购价

日本人喜欢研究竞争对手,当他们了解到广西北部湾沿海一带南珠养殖户95%左右是文化水平非常低的农民和普遍存在有急功近利的小农意识时,日本人就开始暗中扶持中国大陆或者香港的代理人,在每年南珠收获期来临,代理人都会提前2至3个月放出收购价格,而中国珠农急于收回投资成本,担心错过卖珠的最佳时机,都纷纷缩短育珠期,绝大部分的珠贝不到6个月就提前采珠,这导致南珠普遍质量差,薄层珠多,圆珠少,尾巴珠,平头、乌珠、麻点珠、素珠多;日本扶持的中国南珠收购代理人就按照统级珠、或者A、B、C、D四个等级分类收购,广东著名南珠养殖大户尹国说,20世纪80至90年代,南珠收购价为15,000至18,000元人民币/千克,养殖南珠的人都发了大财,但是在2000年以后,香港或者日本的公司对南珠统级珠收购价格非常低,收购价跌至1,200至1,500元人民币/千克,被业内人士形容为 “南珠贱如石头”,但是即便如此,中国南珠的养殖户也别无选择,最后还得卖给对方,因为只有他们是买方市场。日本人则把收购来的上等中国南珠,经过加工处理,全部变成日本的珍珠投放到国际市场销售,而把那些劣等珍珠加工处理以后又通过其中国的合资公司或者代理人返销中国市场,这一损招有效地使中国人对南珠彻底地失去信心。

(二)别有用心地误导中国南珠养殖户

1997年开始,日本指派中国代理人到广西合浦的南珠养殖场,开始游说珠农用“厘珠”植核,并许诺以15,000至20,000元人民币/千克的高价进行统级收购。40%的南珠养殖户轻信了日本代理人的话,抛弃南珠传统养殖要求和规律,用“厘珠”植核,养殖“厘珠”。然而好景不长,大概2年后,养殖户生产出来的厘珠在市场上无人问津,只能宣告破产倒闭,再也没有人养殖“厘珠”。因为“厘珠”实际上是采用直径为3-4mm的珠核作为育珠贝插核,收获时一般也只有直径3.3-4.5mm左右的小珍珠。笔者于1991年 参加联合国FAO在印度举办的珍珠养殖国际培训班,亲自参观和考查了印度的珍珠养殖业,当时就发现这么小规格的珍珠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没有销量,全世界也仅限于印度人在Tuticrin沿海一带进行养殖,在印度本国内进行自产自销,中国人根本不喜欢规格这样小的珍珠,对上等的南珠一般也要求直径7mm以上。

(三)高价收购中国优质插核贝

自从1998年以后,日本濑户内海一带深受赤潮影响,导致大量珍珠贝苗死亡,其珍珠产量锐减,重创日本珍珠产业。根据原广西南珠集团公司外资部主任兼日本语翻译陆小林先生介绍说,从1996至2000年期间,来自爱媛、长崎、三重等珍珠养殖场的日本人带着数百万现金,不惜重金租赁可以装运400至500多万个插核贝的几艘大船,到两广一带以0.6-0.8元/贝的价格,每年收购几千万个规格在5CM以上优质健康插核贝(手术贝),然后通过海南岛凌水和越南海防走私回日本养殖场,放在养殖海区休养1-2个月适应以后插核。由于不明真相,两广的珠农争先把优质插核贝卖给日本代理人,养殖场剩下的小贝、病贝、残贝无法产出优质南珠。

(四)在国际珍珠市场上有目的地抹黑中国南珠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本世纪初,由于中国珠宝商、珍珠出口企业和养殖户没有国际市场竞争意识,对在境外举行的各类国际珠宝博览会或交易会不感兴趣,怕麻烦、怕花钱、不参展,导致对南珠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不了解,而且经常自我陶醉在“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中。1996年,广西水产局养殖增值处一位处长前往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考查珍珠市场期间,发现日本珠宝商充分利用国际珍珠交易场合把日本的上等Akoya珍珠放在装修最豪华的展柜里展示,而把那些质量最差的Akoya劣等珍珠,按50条或100条项链绑成一把把放在没有射灯的普通柜台上或者长凳的竹篮里,贴上中国南珠的标签,以此来诋毁中国南珠,提高日本东珠的国际地位。

(五)利用假珍珠来加快中国南珠退出国内外市场

1993年开始,日本人开始向中国市场推销高度仿真的珍珠,他们通过化学浸泡染色、激光辐射改色染色等工艺,生产制造了环氧树脂仿珍珠、玻璃仿珍珠、贝壳珍珠等假珍珠出口中国市场,而且免费把这些加工技术传授给中国一些不法商人,结果在2000年以后,在中国大陆许多珠宝店及两广沿海的旅游胜地的地摊上,充斥各种各样假珍珠,使得人们对南珠真假难辩,更有不法商人把假珍珠作为真珍珠来卖给外国人,或者用江浙一带的淡水珍珠假冒南珠出售,其结果是国人自毁了南珠品牌。

三、中国“南珠”应吸取的主要教训

(一)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注重养殖质量

长期以来,中国地方政府、珍珠养殖行业、出口企业之间并没有建立一套对南珠养殖户进行规范和约束管理体系,整个珍珠生产与销售市场基本上处于一种混乱、竞争无序的状态,导致很多珠民急功近利情况严重,个个都在盲目追求养殖规模,由此生产出来的南珠质量普遍下降,国内外市场上销售价格暴跌、珠农破产。例如从1996年开始,两广南珠养殖户中大概有80%的养殖户亏本,到2010年,大约有90%集体或者个体的南珠养殖场先后宣布破产倒闭,在2015年南珠在中国南珠的内外市场上出现“有市无珠”的局面,结果,日本东珠就趁虚而入开始争夺中国南珠国内外市场。对此,中国珍珠行业的相关部门要学习竞争对手日本、法属波利尼西亚、澳大利亚和库克群岛等国家珍珠生产管理方法,加大对南珠养殖业的监管和科学指导,提升珍珠质量。例如规定育珠贝至少有8个月以上才允许采珠,对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0.3毫米的珠层厚度的薄层珠、乌珠和麻点珠,不允许加工在市场上流通或者集中销毁处理;学习日本人加强珍珠养殖海区的生态建设和管理经验,同时研发生态药物珠核(俗称“黄珠核”),尽可能減少插核贝死亡率和吐核率,提高插核贝成活率和含珠率。

(二)要避免在污染区养殖珍珠,建设标准化的优质养殖场

上世纪90年代初,广西北部湾沿海南珠养殖区污染严重,珠场周围布满了大量的养虾、养蚝、养贝以及养鱼等养殖场,来自这些养殖场的污染源导致珠贝病害多,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优质珍珠质的培育,另外,采珠时间的缩短和珠贝生存空间的恶化是致使中国南珠质量无法达到国际市场的标准,这也是中国南珠在国际珍珠市场上的地位逐步被日本东珠取代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广西政府相关的部门一方面应该考虑在北部湾沿海一带重新划出一片海区专门用于养殖南珠,并硬性要求珠农实施深海吊养越冬,延长育珠期;另一方面,广西北海市政府应该认真抓好2013年所规划的项目即“国家珍珠产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标准化引领和重点扶持3至5家南珠养殖龙头企业,初期在合浦铁山港白龙珍珠场至合浦乌泥池10,000亩养殖区标准化建设,项目成功以后推广到70,000亩养殖区域作为永久性南珠养殖基地;同时,加强对南珠的养殖、加工、质监、销售、信息和服务的一系列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建设3年内推广标准化养殖户累计200户,南珠加工能力达到3,500千克。

(三)要摆脱养殖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开展自主研发养殖和漂白加工技术

目前我国南珠的漂白技术还在使用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这也是中國南珠难以进入国际珍珠高端市场的主要原因。为了摆脱日本对我国进行珍珠养殖和加工技术的封锁,中国相关部门要致力于对珍珠养殖技术和加工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两广政府可以牵头成立珍珠技术研发创新推广站,推广站技术人员除了要定期到珍珠养殖场对珠农进行免费的技术指导之外,还可以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加强南珠系列产品综合应用开发,特别是对珍珠美容以及相关的养生产品进行开发与研究,以另一种方式让中国消费者重新接受南珠产品。另外,南珠企业可以考虑与清华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及开发南珠漂白加工技术。

(四)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意识,自主开拓国际市场渠道

中国南珠失去国际市场也因为90%的养殖户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所生产的原珠除卖给香港和日本客商外,别无任何销售渠道,国际市场上完全受制于人。另外,40多年来,中国没有任何一家研究所或机构对南珠的产销以及日本珍珠养殖、产销方面资料进行相关的收集、分析和研究,这也导致了中国珍珠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因无法把握最新的国际市场行情,国际市场任由日本人摆布。为此,中国政府应该学习日本人对珍珠出口实行管制的方式,采取恢复南珠出口的申报制度、规定各养殖户或公司主动向政府主管部门如海洋局渔业局上报每年南珠产量、养殖面积和养殖户数量;每个月海关把统计得出的南珠出口数量、出口价格、出口国家和地区通过地方水产局、商务局或南珠行业协会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开,这样各养殖户或者珍珠公司就能及时把握最新的国际市场行情合理安排产销。另外,两广政府应该牵头组织养殖户或公司参加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各种珠宝展览会、交易会和拍卖会;推广浙江东方神州珍珠集团加入迪拜珍珠交易所DMCC把中国淡水珍珠打入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通过举办北海国际珍珠节,把北海建成国际性的珍珠交易中心和珍珠集散地。

总之,通过以上的措施,中国南珠重返国际舞台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南珠”缘何走向衰败[EB/OL]http://www.people.com.cn/GB /channel3/22/20000820/194343.html,2000-08-31.

[2] 张莉.中国珍珠产业的问题、困境与出路[J].农业现代研究,2007(7):443-445.

[3] 余祥勇,梁飞龙等.南珠产业现状分析及其振兴措施[J]..海洋与渔业,2008(9):7-9.

[4] 符超,邓陈茂等.关于南珠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10):1-5.

[5] 李飞星.基于蛛网理论的中国南珠生产波动状况与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4)445-450.

[6] 李飞星,王锦霞.海水珍珠产业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市场权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135-141.

[7] 常勇,唐晓颖.关于广西珍珠产业发展的探析[J].大众科技,2015(1):205-207.

[8] 南珠产业须扶一把[EB/OL]http://www.oeofo.com/news/201310/ 05/list25360.html,2015-10-05.

[9] 标准化引领南珠发展大有可为[EB/OL]http://finance.china.com.cn/consume/20150428/3085088.shtml,2015-04-26.

猜你喜欢
国际市场教训手段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教训
教训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国际市场进入及渗透谋略分析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应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促进鞍钢出口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猜错了 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