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麻醉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疗效比较

2017-03-03 05:12刘玉亮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1期

刘玉亮

【摘要】目的 比较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深度镇静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深度镇静方式,同时观察组给予气管内全身麻醉,观察两种方式的应用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诱导后和动脉栓塞时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深度镇静;脑血管疾病介入术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1..02

颅内动脉瘤和颅内动脉狭窄是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两种类型。其中,颅内动脉狭窄是引发脑卒中的重要因素,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介入手术,疗效较为显著。而麻醉方式是否合适对于手术治疗的顺利进展具有直接的影响[1-2]。本文对两组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使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深度镇静,比较两种麻醉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3.29±2.34)岁;其中,颅内动脉瘤12例,颅内动脉狭窄13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3.76±2.39)岁;其中,颅内动脉瘤11例,颅内动脉狭窄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手术前,两组患者均给予0.1 g苯巴比妥钠和0.3 mg东莨菪碱以肌内注射,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同时进行桡动脉穿刺。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麻醉方式。

对照组采取深度镇静方式,通过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所用药物为1.5 μg/kg瑞芬太尼、2 mg/kg丙泊酚和0.1 mg/kg維库溴铵,保留自主呼吸,通过面罩给予氧气;以静脉持续性泵入丙泊酚6~10 mg/kg·h,瑞芬太尼10 μg/kg·h作为麻醉维持方法。

观察组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方式,通过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所用药物为1.5 μg/kg瑞芬太尼、0.3 mg/kg依托咪酯和0.1 mg/kg维库溴铵,实行气管插管,接入麻醉机对呼吸情况进行控制;以静脉持续性泵入依托咪酯10~15 μg/kg·h,瑞芬太尼12 μg/kg·h,并间断性推注0.05~0.10 mg/kg维库溴铵作为麻醉维持方法。

1.3 观察指标

手术全程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在诱导后和动脉栓塞时,血压和心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诱导后和动脉栓塞时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诱导后和动脉栓塞时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深度镇静是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麻醉方法,但据临床研究证实,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具有更为优越的疗效[3],具体表现在:(1)能够有效地抑制各种内分泌反射作用,从而对脑组织形成良好的保护;(2)在保证纯正氧气得以供应的同时,能达到显著的镇静疗效,将动脉血氧稳定在合适的水平上;(3)通过气管插管呼吸,避免了呼吸道受阻的发生。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诱导后和动脉栓塞时的舒张压、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同时其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较于深度镇静,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手术中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应用疗效更为显著,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 帆,李永旺,马玉恒,等.不同全麻方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6,37(01):70-73.

[2] 胥 亮.脑血管病患神经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5,14(20):178-180.

[3] 董桃花,黄乐林,李 伟.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深度镇静麻醉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疗效比较[J].江西医药,2010,45(02):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