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识当代艺术绘画创作

2017-03-04 13:12李亚南
人间 2016年33期
关键词:绘画创作当代艺术

摘要:在当代艺术绘画创作形式多样化的今天,每位画家或多或少都会对当代艺术创作有一定的见解,并积累一定的创作经验。画面的完整性是决定一幅作品成败的关键,要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连贯性一定要好;空间是一幅绘画创作的载体,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舞台式的空间,可以作为观众参与进来进行想象的空间,也可以作为情感表现性的空间;作品中一定要有作者情感的凝聚,这样画出来的东西才会有“质感”、生命力和感染力;为了更自由的表达情感,更加主观合理的进行符号的组合和角色转换,使画面充满想象,还需要注重画面“虚”的表现。

关键词:再识;当代艺术;绘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88-01

一、画面的完整性

画面的完整性决定着一幅画的成败。在当代艺术绘画多样化的大氛围下,画面的完整性不单单指我们传统认识上的完整,笔者根据自己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探索,认为画面的完整性还包括如下:一方面在于画面的效果上,我们在创作一幅作品之前肯定会根据自己的情感来预设自己所需的画面效果,尽管结果会有一定的误差,但是只要最终效果符合自己的情感表达就会给人一种完整感。也就是说如果一幅作品的最终呈现的效果和画家根据情感预先设定的效果比较接近和相似,那么这样的画面就会感觉很完整、细致。例如就像写一篇文章,预先构思后,如果不根据自己的情感线索或构思去写,想到哪写到哪,结果肯定给人一种没有逻辑,生拼硬凑的感觉,肯定谈不上完整;另一方面在于画面各个要素的组合上,一幅画中各个要素符号的选择是在情感的支配下进行的,各个要素要有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各个符号元素之间彼此不能孤立,如果不加思考随意选择一些形象组合在一起,势必会显得某些符号过于孤立,就会给人突兀的感觉,最终造成画面的不完整。另外每个符号元素的表现方式也应该是一致的,否则会总感觉很粗糙、未完成。第三面在于画面的秩序感上,一幅画面的构成、分割要有一定的节奏,最终要达到均衡的效果,这样的画面给人一定的秩序,不会显得乱,呈现一种完整的效果。另外也要注意表现语言的秩序感(更多的是指笔触的组织和运用),如果不到位的话同样会破坏画面的完整性。

二、画面的空间

谈到绘画必然要和空间紧密联系起来,空间是绘画呈现的载体,“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探索空间的”。在西方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绘画空间本身也经历了从对三维立体、焦点透视空间的表现到对画面空间的二维压缩以及时间和速度的引入等转变。在当代艺术思想的影响下,绘画空间也有了其新的特征和面貌,它是多个维度的综合,不是单指一维、二维、三维,多维度等。

很多当代绘画创作中,不再局限于焦点透视式的三维空间,而是把画面视为一个可以填充的、舞台式的空间;画家根据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来选取不同的道具或者角色(符号),并根据自己的意图进行填充、布局,并在这个人舞台上自由驰骋。它们尽管有主次之分,但在地位上是同等的,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画面。另外当代艺术家更注重画面的空间想象性,或者说想象性空间的表现,注重画面表达的“象外之象”。画面形象大多图像化、符号化,陌生化、虚化处理,画得不是那么具体,似是而非,画面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余地,例如中国画中的“计白当黑”,有些地方画的比较实在,有些地方留白,也就是虚的地方,这个留白就会提供给欣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样的画面也会充满张力。

三、画面的“质感”

只要学习过西方绘画的人,几乎人人都曾被被西方古典油画静物中金光闪闪的金属质感所打动,为古典油画人物那富有弹性和温度的皮肤的质感所倾倒。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现代艺术思想的转变,注重内心世界和主观精神表达的现代绘画主宰了西方的艺术潮流,艺术家们不在满足于对客观物象表面质感的描摹,而是根据自己的情感打破了画面的三度空间,打破了物体的客观形状的束缚,解放了色彩,从而更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出现在画面中的物象的质感不再是客观纹理、肌理的再现,而是凝聚了艺术家情感的“质感”。

在当代艺术绘画中,对于质感的表现更加的多样化、多元化,它除了表达物象表面的肌理和纹理效果外,而更多的是表现艺术家的情感,是表现画家心中对客观物象的感受的“质感”,这个“质感”等同于情感,它也可以说是情感本身,从属于画面情感表达的需要。这种“质感”在画面的每一笔触、线条,每一块颜色中流露出来,只要是画家投入自己的情感画画的画,画面上的所有痕迹都会充满“质感”,例如有些人能把一朵花的每一花瓣的形状和颜色画的都很漂亮,而有的人则能够画出花瓣的温度和湿度,这种温度和湿度就是“质感”,远远超越形状和色彩本身,假如说一个花瓣的形状和颜色是躯壳的画,那么情感就是花瓣的灵魂。换句话说,只要凝聚了艺术家情感的作品才有动人的“质感”。在音乐里也是这样的,比如有些人唱歌没有投入情感的话,他的歌声都是飘的,没有磁性,这种磁性就是“质感”,就谈不上会感染听众。有些作曲家用情感和生命谱出的曲子,就算是没有表面歌词的镶嵌,它同样可以打动人。

另外,在当代艺术绘画里,对“质感”的表达也要服从于情感表达的需要。比如说你可以把金属画成柔软的,把木头画成石头的感觉,把人物画成玻璃的质感等,这些在当代绘画中屡见不鲜,它们质感的转换是服从于画面情感表达的需要的。

四、画面中的“虚”

对“虚”一词大家并不陌生,本文所指的绘画中的”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与实对应的虚,而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惯用的一种画面处理手段。为了适应多元的、全方位的、多标准的当代社会,显然绘画不能用单方面的、确定的某个东西和标准来对它进行定位,这也不符合实际。纵观当代艺术作品,给人的感觉是自由的,捉摸不定的、虚拟的,作品中的符号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变换角色、自由组合,画面充满想象的空间,所以要做到以上必须要对画面进行“虚”的处理。

在当代艺术绘画创作中对“虚”的表现方式的运用是极其普遍的,画面以“虚”的形式来呈现也比较符合当代的社會状态,因为用“虚”的表现手段,可以使我们在创作中更加自由,完全根据自己的个人情感和需要来安排和处理画面,自由的表达自身对当下社会的一些看法和感触。

作者简介:李亚南(1984.11-),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菏泽人,2013年硕士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刘沛沛教授;现任教于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绘画创作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体现
浅析构图程式在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孤独对画家创作的影响
豪气吞山河 风骚独自领——傅抱石毛泽东诗意画创作探析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当代艺术》封面艺术家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