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后发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2017-03-04 11:26马慧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困境对策

马慧莲

摘要:英美文学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课,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它在后发高校中却是一门年轻的课程,又恰逢英美文学课程遭遇瓶颈发展之时,要想打破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瓶颈,教师必须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英美文学的教学才能有序展开,才能最终实现文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后发高校;教学;英美文学;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181-02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数量逐渐增加,凡是设置英语专业的院校,无一例外都开设了该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英美文学。因此,英美文学对于后发高校的英语专业而言,还是一门较为年轻的课程。近年来,这些高校讲授英美文学的教师们,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依据《大纲》有关英美文学课程目的阐释,为英美文学课程的有效教学做了大量有益的、积极的探索工作。在教学中,融入了已取得的“互动式”、“研讨式”、多媒体、个性化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运用,并未使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大为改观。多媒体教学有时变相成为影视欣赏,“互动研讨式”教学有时变成了他人成果的复述,而鉴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个性化教学根本不可能实现。英美文学教学处于如此困境,原因何在?这是困扰每一个致力于改进和完善英美文学教学的任课教师的疑问。经过几年的认真探讨、分析和总结,我们得出有关英美文学教学处于困境的教学层面的原因,探究解决这个层面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后发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学的困境,从教学层面分析,包括教师素质、课程设置时段、教材选用、教学环境与方法等方面的原因。

二、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就目前而言,后发高校教授英美文学课程的师资力量相对比较强。所谓相对,是指这些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具有硕士学位的年轻人,在学历层次上占优势。然而就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而言,则处于相对劣势。另外,年轻教师的职业责任感相对欠缺,教学目的不甚明确,个人文学修养较低,缺乏教改的思路和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名牌大学和专业优势大学定期和寒暑假期间,举办短期英美文学课程培训班,对需要充电的教师进行浸泡式的文学教学能力培训。后发高校定期派送英美文学课程任课教师去这些院校进修,参加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其次,对年轻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培养其作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后,在二级院系内部,建立起系统有序的传、帮、带制度,老中青相结合,使他们在知识结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等方面互助探讨,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从而提高个人执教能力。

三、课程设置时段需要优化

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和重要性在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在课时分配方面,《大纲》给予相当大的灵活性。可是院校为了平衡公修课的必修和选修、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不愿对课程进行必要的时段调整,照本宣科,把英美文学课开设时间就放在大三、大四两年,这样对考英美文学研究生学位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损失。因为考研时间一般是在大四第一学期的期末进行,考试需要完整的美国文学知识,而这时美国文学只上了一个学期的课。考研后的第二学期,文学课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复习课,了然无趣。因此,学院有必要对课程时段设置进行合理调整,把英美文学课程教学课时集中在大三和大四的第一学期完成,使课程时间分配与学生需求同步,减少资源浪费。

四、教材选用需谨慎,教学内容有取舍

英美文学教材漫天飞舞,然而无论是精品课教材或规划教材,大都没能突破教材编写的传统思维模式——按照年代顺序编写。文学教材最大的弊病还在于没有导入相关的文艺批评方法,而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000:P26)这一内容的缺失,必须由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内容不必深奥,浅尝辄止。众所周知,英美文学教学内容信息容量多,涉及范围较广,包括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从体系结构上看涵盖文学史和文学作品。课程的重点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辅之以文学史的介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内容要进行合理取舍,要选择在英美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作家的重要作品进行讨论。作家及作品的选择,也要兼顾英美文学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文学史的分期和作家或作品对文学发展的贡献界定,如:中古时期、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同时结合其所属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补充引入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讨论、解读。如有必要,教师还可以选择具有时代感的当代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评能力、鉴赏能力,提高其文学、文化修养。

五、教学方法和方式有待改进

教学方法和方式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一直以来,英美文学课堂运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文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再辅以启发激励、讨论辩论、課题研究等方法,确实给英美文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然而,采用任何一种教学方式进行一贯制教学,最终都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之感。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使学生昏昏欲睡,使主讲教师失去激情。多媒体教学,不可否认,手段先进便捷、内容形象生动、信息量大,为英美文学教学的形象化、生动化和多样化提供了可能。但是另一方面,长期不变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使学生开始丧失新鲜感并忽略其优势。一部分学生总是在上第一节课时就问,下一节课放不放映电影或片段,好像他们来上课就是为了看电影,而且已有学生出现逃课现象。因此,怎样保持英美文学课学生上座率和学生持久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真正实现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任课教师思考、解决的问题。这里可以把七个“结合”和一个“引入”作为攻克问题的方法:①多媒体教室教学(信息量大时)和常规教室教学(纯粹作品欣赏时)相结合;②室内教学和户外教学(当教学内容与户外环境匹配时)相结合;③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法(启发激励、讨论辩论、课题研究)相结合;④教师讲课和学生“今天我讲文学”(适用于短篇小说、诗歌)相结合;⑤文学史讲授和名家名作欣赏相结合;⑥文本欣赏和非文本信息(专家评论、影视片段欣赏等)相结合;⑦课堂教学(课本内容)和课外实践(排演短剧、诗歌朗诵、作品评介等)相结合;⑧引入模拟情景教学法。毫无疑问,这样模式的教学活动实施起来,难度会很大。因为任课教师有时要调换上课环境,会加重职能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但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只要在每学期开学前把教室分配安排妥善,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就可以按部就班。同时这样的授课模式和方法会加大任课教师的工作量,延长工作时间。

六、结语

总之,英美文学课程所面临的困境已成事实,该课程被“边缘化”亦不可否认。但是作为英美文学课的任课教师们不应该被这样残酷的事实所击倒,而应该主动出击,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探讨、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文学课教学寻找新的出路。而且,教学层面存在的问题,必须由学院和任课教师共同关注,这绝对不是任课教师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当任课教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学院配合解决时,学院必须尽职尽责,做好服务工作。只有这样,后发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困境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