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孤独

2017-03-06 19:03张训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悬梁刺股孑然伟人

张训

赫胥黎说过:“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的确,如诺贝尔、贝多芬、梵高虽名垂青史,却终身孑然一人,形单影只,从未享受过儿孙满堂、阖家欢聚之乐,可谓是孤单至极。

不过,我认为这里的“孤独”一词并非意味着“离群之马”。伟人的思想是独一无二的,宛如登天揽月,创意十足。无奈旁人坐井观天,使两者如泰山与小丘之隔,纵然真言洪亮,也如喃喃细语,不可听闻,不可领悟。因此,提及伟人往往需添加“孤独的”这一前缀。

多数人是不喜欢孤独的,因为群居是人的天性。可伟人能放任孤独的痛在身体中蔓延。他啃食着岁月的悲伤,从不苦痛地向人们求助,从不哭号,从不食嗟来之食,毫不畏惧地一直前行,最终只留下自己对某种事物、一片天地的满腔赤诚。

因此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并非就越喜欢孤独,他只是能够忍受孤独,能脱离它走向另一个高度。

这行为像极了寺院中的禅师,他打坐,入定,吐纳,观鱼,感风,听猿鸟齐鸣。由朝霞万里转日薄西山,从莺吟燕舞至万籁俱寂,日日如此,年年往复。且无丝竹之声可享,徒有粗茶淡饭可食,期以此求得精神之超脱、五感之出尘。这般行径可谓痴傻,也可谓孤寂悲凉,但唯其如此之人,方更可谓是清醒的强大之人!

在中国古代,勤奋读书之人用悬梁刺股的方法使自己在浑浑噩噩之时保持清醒。孤独对于伟人而言,正如这束发之梁和刺股之锥,能令其时刻清明。神清则目明,因此,即使芸芸众生皆是局中者迷,伟人也可以用独特的旁观视角看透事物的本质,领悟至理。

当今一代的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始终被精心呵护着。这就造成了孤独感的缺失。 这种缺失是一种素养的缺失,因为一个人想要真正成长,必须经历孤独。

路是人走多了后才有的路,孤独者在杂草丛中踏出第一条浅径,而这浅径便是他通往与众不同的生命高塔的方向。

【點评】

孤独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作者能理性地从中看到孤独者的独特思维,并例举生活中经历孤独走向成功的典型事例,让人感受到孤独之美。

(指导教师 毛香菊)

猜你喜欢
悬梁刺股孑然伟人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悬梁刺股
海滩
“悬梁刺股”
在花花世界里孑然一人
悬梁刺股仪
卑微的伟人
伟人出东方
青袍玉箫客,孑然江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