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就是力量”

2017-03-06 19:02邓涛
航空世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美国陆军陆军机械化

邓涛

“沙漠风暴”行动中的第一场大“风”是美国陆军航空兵刮起的。阿帕奇直升机摧毁了伊拉克关键的早期预警雷达站,并为随后的轰炸行动开辟了空中走廊。在为期100小时的地面战斗中,美国陆军航空兵直升机又控制了整个夜间的军事行动。

作为机械化战争时代的产物,直升机曾以特有的机动性和强大火力适应了机械化战争的需求,并因此赋予了陆军航空兵这一兵种前所未有的活力。然而,随着“后机械化时代”的逐渐来临,面对一个充斥着信息化元素的“新纪元”,陆军航空兵又要如何“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军事斗争的新形势?

对“新纪元”的响应

如果说,由弱小到强大、由配角到主角、由勤务保障转向作战支援,继而发展为“主战力量”,是陆军航空兵(以下简称“陆航”)作战能力质变跃升的必然规律。那么在 “后机械化战争”时代,在信息元素充斥的战场上,在系统成为军队作战的基本依托、体系作战成为军队作战基本形态的时代背景下,陸航这一兵种若要强化“核心军事能力”,若要成为“制胜关键”和“多能常用骨干”,“有人”与“无人”技术的“深度融合”也就成了一种“逻辑必然”。

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陆航是技术密集型兵种,既有对信息系统高度依赖的一面,又有作为重要的空中信息节点、增强信息体系弹性的明显优势。同时,陆航又必须对来自战区关于增加战术级无人机力量的要求做出响应。如今,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无人机技术已成为情报、监视和侦察的前沿技术,无人机的角色、任务和数量更以空前的速度迅速扩大。美国陆军和国防部无人机的数量从2001年的51架增加到了2010年的约6000架。近期,美国陆军无人机支援作战行动的飞行时间超过了100万小时,占无人机所有飞行时间(110万小时)的90%以上,其内容涵盖日常训练、演习、国土安全和人道主义援助。陆航现有装备若与无人系统进行深度融合,将有利于实现信息赋能、网络聚能和精确释能,更有利于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二者集成一个战斗整体可以取长补短,互为守望,提高陆航的态势感知能力、加强火力和提高指挥官对战场的掌控能力,充份适应“后机械化时代”以“分布式”“非线性”为特点的战场环境。

大型“无人”直升机在陆航中的角色

确立“主战主用”转型目标,是陆航顺应战争形态变革及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求的必然选择。“主战”体现的是陆航的核心军事能力,主要指陆航将成为陆军实施空中火力突击、电磁突击、机降突击和超低空制空作战的关键,代表着陆军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和陆军作战形态的变革;“主用”则指的是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陆航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时所发挥的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陆航具备超越地形和人为障碍,快速实施空中机动的“天然能力”,其机动速度是机械化部队的3~5倍,垂直登陆速度比平面登陆快10~15倍。也正因为如此,在“后机械化战争时代”,遂行平时和战时综合勤务、全面保障地面作战行动仍然是陆航的“综合军事能力”之一。

以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第3机步师为例。在第3机步师的整个行动中,陆航执行了160余次医疗飞行任务,及时后送了400余名伤员,起到了“空中救护车”的作用。在部队受沙尘暴影响而严重缺乏作战物资的情况下,陆航紧急承担了作战燃油、弹药、关键零配件空中转运等战场支援行动,较好地解决了作战部队的紧急需求。在第3机步师强行突进时,其战斗航空旅的120余架直升机和101空中突击师,在前方80千米~100千米处实施直升机机降,抢占交通枢纽,控制有利地形,建立前方补给基地。待装甲机械化部队抵达后,直升机部队再以“蛙跳”夺取新的要点,建立新的补给基地,从而使第3机步师5天内快速机动500千米……

实践表明,在所谓的“后机械化时代”,运输/通用直升机能够为作战部队提供高效、迅捷的立体战场保障和有效的后勤支援,能够满足信息化条件下战场空间日益拓展、作战行动多维展开、战场勤务复杂多变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师旅两级必须保持足够数量的运输/通用直升机,并适当增加重型运输/通用直升机的数量,以满足保障战术兵团作战的需求。这就为大型无人直升机进入陆航领域创造了空间。与有人驾驶运输/通用直升机相比,大型无人直升机不必考虑飞行员生理限制,因此在大多数任务环境中是一种更为理想的长航程、高航时大载荷平台,有利于解决有人驾驶运输/通用直升机运输成本高、连续补给困难、人员伤亡风险高等问题。

美国陆军已经走在了时代前列。近年来,美国陆军研发、列装了多种型号的大型无人直升机,如MQ-8B/C、K-MAX、A-160T、H-6U、“黑鹰”等。这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K-MAX这个型号。该机系2007年由洛马与卡曼公司在K-MAX有人驾驶直升机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一种无人型号。K-MAX无人直升机的特点在于其在进行无人化改装时,保留了一套原有的机械操纵系统,实现了有人/无人模式(OPV)的自由选择。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根据K-MAX无人直升机在阿富汗的战场实践,大部分情况下,美国陆军对K-MAX都采用无人驾驶模式以减少人员伤亡和缓解飞行员的疲劳,选择有人驾驶模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地形地貌复杂,特别是气流环境恶劣时,由有经验的飞行员实行人工操纵,可以降低无人直升机的坠毁风险;二是运输人员时,出于人的心理因素以及人道主义原则,美军规定这种情况下必须由飞行员进行有人操纵。通过无人驾驶与有人驾驶相结合,K-MAX无人直升机顺利完成了在阿富汗的各种补给任务。

K-M AX无人直升机的实践表明,选择有人直升机进行无人化改装,便于设置可选有人/无人模式,其改装难度不大,却可以提高大型无人运输/通用直升机执行任务的灵活性。美军陆航的这种尝试无疑是极富启发性的。

有人与无人相结合的“全频谱作战”

面对“后机械化时代”战争形态的深刻演变,传统陆军的平面作战已不可避免地向立体作战转变。由线式作战转向节点打击、整体瘫痪的非线式作战和体系作战,立体攻防、全纵深攻击已成为陆军的基本作战形态。同时,无人机系统又正在引人注目地改变着现代战争的面貌,扩展了态势感知,加快了交战节奏,提高了目标毁伤的效果。陆军战术级无人机系统结合了持久的区域观察能力、精确的目标指示能力、直接攻击和效果评估能力,以及飞行时对目标的快速毁伤能力。这些独特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地面指挥官的态势感知,缩小了“从传感器到效果”的时间表,并将士兵的风险最小化。无人机系统现在已经成为地面部队指挥官能力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用于进行侦察、监视、目标获取(RSTA),还可以进行有限的直接火力攻击,并完成其他多种急难险重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人与武器更高程度的融合,增强陆航“主战”的“核心军事能力”,将有人驾驶攻击/侦察型直升机与无人机进行搭配,进而将两者组合成一个协同性更好、战斗力更强的混合编队,也就势在必行。

有人直升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设想起源于有人—无人组合(MUM-T)概念。在这一概念的引导下,美国陆军曾主导了一系列“MUM-T早期技术验证”。后来,在这些早期技术探索的基础上,美军正式将相关技术要求融合到了RAH-6“6科曼奇”侦察攻击直升机项目中。“科曼奇”直升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体系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在直升机上能够接收协同无人机的所有相关信息;第二阶段,通过战术通用数据链(TCDL),科曼奇直升机驾驶员实现对无人机的实时控制,从而达到协同作战的目的。按照美国陆军的设想,一架“科曼奇”直升机将与两架无人机协同作战。遗憾的是, 2004年2月23日,美国陆军宣布取了“科曼奇”,与之相关的协同作战设想也随之中止,但幸运的是,这并没有影响有人直升机与无人机协同的步伐。

2006年,美国陆军利用AH-64D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控制RQ-5B“猎人”无人机系统成功完成了用自身的激光器引导无人系统挂载的“地狱火”导弹的实弹发射试验。同年,美国陆军航空应用技术委员会(AAATD)成功整合了一个名为“移动指挥官助手”的系统。该系统将无人系统控制、Link16数据链以及其他多种数据链“无缝”融合进了美国陆军的空基指挥控制系统。

地面站对无人机的操控能力分为五级,有人直升机与无人机的协同等级也同样分为五级。第一级,只具备接收和发送二次图像或数据的能力;第二级,第一级能力+直接接收无人机的图像或数据;第三级,第二级能力+控制无人机的任务载荷;第四级,第三级能力+控制无人机飞行;第五级,第四级能力+控制无人机发射与回收。显然,第二级操控能力只能允许直升机机组人员观看接收到的视频信号,而要实现直升机对人机导航系统的完全控制至少要达到第四级。机组人员可以用驾驶舱现有的控制和显示系统来管理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控制其载荷并发射武器,这才是“后机械化时代”陆航“核心军事能力”的“目标”所在。“有人机”作为指挥核心,以成本较低、机动性强、隐身性好,携带精确制导武器的无人机作为攻击主力,通过一体化指挥平台,以完成获取信息、指挥控制、武器发射与武器制导等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OH-58D“基奥瓦勇士”侦察/攻击直升机之所以在2015财年美国国防部的政府采购中惨遭淘汰,主要原因就是其动力和机内空间不足,无法通过安装UTA数据链组件来达到“无人机第四级控制能力”。对“后机械化时代”的陆航而言,“有人-无人组合”(MUM-T)能力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在深度融合了无人机系统之后,陆航的战斗航空旅将从“机械化时代”的轻、中、重型结构转变为“后机械化时代”的“全频谱结构”,使其具备更大的任务灵活性。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凯西上将曾说:“陆航开创了地面部队在垂直维度的能力,将成为陆军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事实也的确如此,陆航集空中快速机动、精确火力打击、反坦克、低空侦察监视、战场控制协调、空中勤务保障等多种能力于一体,是一支有别于其他地面作战力量的新型作战力量。与同属陆军战斗序列的机械化步兵、装甲兵等传统“主战兵种”相比,陆航具有技术密集、功能特殊、能力互补的特点,是陆军战斗力的重要增长点,也是陆军由平面作战向立体作战转变的关键要素。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今天各国陆军航空兵数量规模不断扩大,武器装备快速发展,编制结构更加优化,正在由传统的支援保障型向“主战主用型”转变,“历史性”地处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陆航未来将朝着无人化、自主化、职能化,以及察打一体化发展。陆航的编制改革、装备升级、训练转型都在践行一个简单的原则:装备平台实现一机多用,作战部队实现一专多能。陆航的有人和无人平台将在未来联合作战中发挥其功能全面、灵活机动的特长,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使作战效能发挥到极致,为陆军的快速机动、高效保障和火力支援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这一切将有可能深刻地改变“战争面貌”。

猜你喜欢
美国陆军陆军机械化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美国陆军士兵正在进行实战演练
美国陆军侦察直升机选型受阻 国会质疑有人直升机时代结束
中国陆军司令外事“首秀”给了巴基斯坦
命运多舛的俄罗斯陆军总司令部
2019年的美国陆军规模仍未可知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