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实践

2017-03-06 21:30田玉慧卜勇军吴辉石如玲吴卫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预防医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田玉慧 卜勇军 吴辉 石如玲 吴卫东

摘要:教学过程涉及因素素众多,教学改革模式要与培养目标、专业、学科、课程和办学条件紧密联系。把翻转课堂、微课、精品课程、辩论和情景剧等教学模式灵活的“翻转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和行为“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使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主动参与,把预防医学知识与健康、与社会发展、与科研进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健康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预防医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51-03

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要结合本专业的实际[1],特色是高校发展内涵的一个重要元素,尤其学科专业内涵单薄和教学过程内涵单薄会影响高校发展[2]。专业知识,不能只理解为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而与其他学科知识无关,尤其像预防医学。预防医学要研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经典的有理论课和实验课,实验课有实验室操作和社会参观实习;在理论课环节一直感觉效果不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已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尤其一些预防知识,学生们从小就已知道一些,在教学中还按照教师讲和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质量是高等教学的生命,我国高等教学中存在诸多“教与学”的问题[3]。当前教学改革方法很多,比如案例型、参与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等,目的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去获得正确的知识,把学的权利交给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的课程性质、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学改革模式也不同,我们在公共卫生学院承担的课程中,多种教学改革模式相结合,提高了预防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根据课程特性选择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社会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理论课教学进行灵活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一、微课-翻转课堂-网络精品课程综合模式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干学科之一必修课程,学生少,小班授课,便于与学生互动,学生对该课程非常重视。教师能与学生密切接触,直接指导。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问题具体分析及卫生监督管理的能力。

采取小组作业、课外查阅文献演讲和案例讨论式的翻转课堂,教师制作的一些微视频和精品课程网络。微课象有毒蘑菇中毒等,翻转课堂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作为重点内容。该部分内容在课程的最后几周讲,要利用前边所有学到的知识,学生也有时间准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上课第一周就分组,以课书内容为基础,确定每组讲授的题目。要求包括授课主要内容、最新科研动态和案例分析。每个同学写一篇综述,在本组规定的讲课内容范围内,各组集体讨论后定题,每人内容不同,课程结束交。每个同学查制出自己的讲课ppt,可以只包括一个论点,几张即可。在所有同学制的基础上,每组由一个同学合起来制作一章节的ppt,在讲台上讲15-20分钟。由学生提问题,有关学生解答。最后老师评价,老师再把内容系统关联起来和重点强调一下。课下学生可以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校精品课程网站上进一步学习和与教师互动。

大学教育创新时代,我们要变学生从“知识接受者”角色,变成“知识探索者”角色,从“知识获得”变成“能力培养”[4]。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和食品卫生监督的政策性、实践性很强,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学生把内容学活了,学生更深地了解了当前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因为书本有些知识会过时,需要随时更新。这样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处理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教学中多与学生接触和及时给予积极反馈并采用形成性评价模式,我们对学生的参与情况,随时进行评价。教学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通过不断沟通,学生与老师的良性互动,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5]。我们对两届学生调查反馈,90.5%的学生认为写综述可提高某专业知识点的深入了解,80.1%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92.4%的同学认为这些教学改革方法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小组辩论-情景剧-翻转课堂模式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这门课应用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等知识,探讨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涉及知识面很广,非常适合学生课下收集资料、信息和讨论,有些问题在社会的不同阶段、社会的不同阶层认识不同,怎样能让学生都参与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采取小组辩论-情景剧-翻转课堂的模式教学。

我们选择的对象为我校卓越班和临床定向医学生。我校卓越班是入校成绩较高,学校进行医学教学改革的对象,他们头脑比较活跃,学习热情以及参与度比较好。临床定向医学生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启动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的学生,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使他们具备初步具备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基本诊疗能力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这些学生已与社区签订了合同,毕业去向明确,所以学生非常关心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但多数来自农村,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有待提高,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表达能力和参与能力非常重要。

《社会医学》教学中要与社会发生的热点事件和人们关注度高的社會问题结合起来。我们在教学中把学生分班组,结合课本学习内容,选择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或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大的问题由学生讲解。方法争取每个同学参与,将翻转课堂的基本方式灵活应用。提前定好题目,学生课下查阅资料文献,准备ppt。方式多种多样:(1)学生演讲并讨论,如马航事件对公众心理的影响及社会干预措施,分别由每个学生都查阅资料文献,交给小组负责演讲的同学,演讲后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再由全班同学提问题,由这一组的同学回答。(2)组织辩论社会热点问题,如计划生育生二胎问题、取消养老金双轨制问题、农民是否应有养老金问题以及利与弊等。学生自我分组辩论,也有用情景剧角色扮演的方式表达观点。这些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度与学习热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自由是教师以职业身份在教育实践中拥有的专业自主权和进行自主教学行为的权限空间[6],教师可以遵循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大卫·帕尔菲曼在《高等教育何以为“高”》书中讲到,真正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的“高等”理应做到,以自由教育作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能充分参与到学术活动之中[7]。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如同学交往和师生交往,教育的核心激发个体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要引导人成为“人”[8]。大学生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家庭背景相差很大,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相差很大,所以出现辩论激烈的场景。尤其在卓越班,学生们对自己的期望都很大,希望到社会的高阶层,而有些父母还在较低阶层,本课程对引导他们怎样对待社会公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临床定向医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关切度很高,他们扮演的情景剧非常生动。社会医学的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扩大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不局限在书本知识了。

三.以最新科研为重点的翻转课堂

《预防医学》是针对所有专业医学生的课程,一届两千多人,一个大班200多学生上课。该课程特点是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其中三大卫生学: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时少,内容简单,像科普知识宣传学生都知道一些,学生对预防医学重视度不够,尤其三大卫生学内容,认为内容多、杂、太科普、不容易记。虽然是考试课,但逃课率高。学生人数多,教师与学生不容易交流。根據此特点,我们选择以最新科研进展为重点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预防为主”的认识。

将每周课程内容事先告诉学生,选择几个与本次课有关的题目,如大气污染、维生素A、维生素C、铁、钙、重金属污染、尘肺、非电离辐射与健康等。要求每个同学查资料文献,把科研的最新研究写出来,交给班长,作为平时成绩。由班长组织组织团队,选择性制成PPT,在课堂讲解。教师把重点内容系统强调和总结。

大学传授知识不完全是教学的使命,如何让学生掌握、应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1]。通过以科研进展为导向的翻转课堂,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课程内容的自主深入学习,把简单的科普知识更深入学习,与当前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结合起来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学习维生素C,很好的把参与胶原组织合成、维持血管壁弹性与高血压、关节疾病、美容、抗衰老等结合起来。

有人提出建立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9],可以把学科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三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微课特点短小,以讲一个知识点为主体,强调了视频这个媒体。大规模在线课程,如我们以前建立的精品课程网站,给予学生灵活机动的学习时间,提供与教师随时互动的平台。翻转课堂,知识传授通过网络、图书馆和同学之间讨论等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在“课中”进一步讨论和交流完成,而课后可更深层次知识探究,课内时间和课外时间调整[10]。而课堂针对社会问题的辩论和情景剧体现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总之,教学模式不是千篇一律的,要灵活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师课前很好设计,通过多元化任务和活动环节,帮组学生科学的、正确的掌握知识。因人而异-是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过程涉及因素素众多,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和办学条件,教学方法也不同。预防医学不仅培养创新人才,还要培养能更好的服务社会的人才。公共卫生学院针对不同课程、不同的学生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教学改革模式,把翻转课堂、微课、精品课程、辩论和情景剧等教学模式灵活“混合”起来,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使学生的思想行为“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在教学中,不管什么教学方法,我们牢记不能让知识碎片化,不能加大学生的两极分化,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主动参与,学生学习到的预防医学知识与健康、与社会发展、与科研进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社会各种问题的关注度,提高学生解决健康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海平.关于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5,(7):299.

[2]朱冬菊.翻转课堂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74-75.

[3]王洪才.大学创新教学理念来源于实践反思[J].大学教育科学,2016,(2):65-69.

[4]瞿振元.提高高校教学水平[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1-5.

[5]曹妍,祁赞梅,曹雅明.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现状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23.

[6]谢明.论高等教育的教学自由[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3):18-21.

[7]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冯青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2.

[8]刘铁芳.教育:唤起美好事物的欲求[J].大学教育科学,2016,(3):23-29.

[9]全美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创新与技术委员会.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育者手册[M].任友群,詹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30.

[10]张武威,曾天山,黄宇星.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新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4,(7):11-16.

猜你喜欢
预防医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