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高

2017-03-06 21:46嘉良陈光何庆勇李军王阶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国药典中成药

嘉良+陈光+何庆勇+李军+王阶

[摘要]分析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组方配伍规律。收集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治疗气滞血瘀证的中成药,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组方规律分析。79首中成药包括105个症状,其中痛经、胃痛、心悸、胸闷是气滞血瘀证常见症状;221味中药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川芎、丹参、当归,药物组合是当归川芎、丹参红花、川芎红花,其中红花川芎赤芍丹参当归香附延胡索是核心药物组合;形成治疗气滞血瘀证的新方1个(小茴香高良姜丁香当归川芎益母草)。综上,气滞血瘀证是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并可因为不同的致病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群;因此,在临床上治疗气滞血瘀证,以行气活血为基本治法,也注重针对不同病因予以辨证施治;同时,在组方选择中,以行气活血的中药为主,并配以温中散寒的中药,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气滞血瘀证; 中成药; 《中国药典》; 中成药成方制剂

人之所生者,气与血。气与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二者关系密切。气血在生理上相互维附、互生互用,病理上既可单一治病,又可气血同病。而气滞血瘀证是常见的气血同病类型之一。开展气滞血瘀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对临床诊疗气滞血瘀证提供参考以及为开发临床新药提供依据意义重大。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成药方制剂》(简称《中成药成方制剂》)中收录的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的组方配伍规律,以药测证,为气滞血瘀证候诊断标准规范研究提供思路。

1材料与方法

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中成药成方制剂》为处方来源,筛选“功能与主治”项中明确治疗气滞血瘀证的中成药,共100首(表1),剔除其中组成重复的方剂,以及藏族(二十五味松石丸、十五味沉香丸)等少数民族医学验方,共纳入79首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将上述筛选的方剂由双人负责录入及审核。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数据分析”模块中“方剂分析”功能,进行组方规律分析。

在录入数据时,中药分类参照《中药学》教材,症状名称依据《中国药典》及《中药成方制剂》所提及有关气滞血瘀证的症状,疾病归属参照《中医诊断学》教材。具体步骤如下:①提取数据源,在“中医证候”项中输入“气滞血瘀证”,提取治疗气滞血瘀证的全部症状及方剂;②按照症状出现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并运用方剂“症状规律”分析,将“支持度个数”设为2,置信度06,进行“规则分析”,进行症状聚类分析,将相关度设为5,惩罚度设为2,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③进行药物使用的“频次统计”,将所有方剂中每味药物的出现频次从大到小进行排序;④进行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将“支持度个数”分别设为5,8,12,“置信度”设为06,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进行“规则分析”,分析所得组合的规则,部分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⑤在“中医症状”栏以“痛”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将“支持度个数”设为10,“置信度”设置为06,运用“组方分析”进行中成药治疗痛症的组方规律;⑥在“新方分析”中,选择合适的相关度(本文为3)和惩罚度(本文为2),进行聚类分析,点击“提取组合”,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

表1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的疾病分布情况[1]

Table 1Distrib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病种成方或单味制剂复方制剂单方制剂心系山玫胶囊、丹香清脂颗粒、心可舒片、心宁片、心脑宁片、乐脉丸(片、胶囊、颗粒)、血府逐瘀口服液(丸、胶囊)、利脑心胶囊、降脂通络软胶囊、复方丹参丸(片、胶囊、气雾剂、颗粒、滴丸)、活血通脉片、冠心丹参胶囊、速效救心丸、黄杨宁片、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麝香保心丸、丹七片、理气舒心片、五灵止痛胶囊、环心丹、盾叶冠心宁片、心力丸、血栓心脉宁胶囊、冠心康颗粒、通窍益心丸332妇科九气拈痛丸、女金丸、乳块消片(胶囊)、乳核散结片、乳疾灵颗粒、乳康丸(胶囊)、乳癖散结胶囊、定坤丹、独圣活血片、益母丸、調经丸、调经活血片(胶囊)、得生丸(片)、散结镇痛胶囊、痛经宝颗粒、调经化瘀丸、活血调经丸、醋制香附丸、益母冲剂、痛经灵颗粒、痛经口服液、复方益母草膏(安坤益母草膏)251脾胃九味肝泰丸、三九胃泰胶囊(颗粒)、元胡止痛口服液(片、胶囊、软胶囊、颗粒、滴丸)、安胃片、金佛止痛丸、荜铃胃痛颗粒、胃康胶囊、十香定痛丸、珍黄胃片、谷海生片、复方莪术油软胶囊、柔肝顺气丸、四季菜颗粒、益胃口服液、胃疡宁丸、金蒲胶囊202其他壮骨关节丸、尿塞片、阿魏化痞膏(外用)、狗皮膏(外用)、夏天无片、狼疮丸、颈痛颗粒、舒筋通络颗粒、腰痹通胶囊、白癜风胶囊、前列舒乐颗粒、消瘀定痛膏(外用)、泌石通胶囊、障翳散、丹红化瘀口服液、金嗓散结丸(胶囊)17-

2结果

21气滞血瘀证症状规律分析经统计,《中国药典》及《中成药成方制剂》中提及气滞血瘀证的症状共105个,进行频次统计,频次在4以上的症状有24个,其中痛经(20)、胃痛(14)、心悸(13)、胸闷(12)(表2)。进一步“症状规律”分析,得出与气滞血瘀证相关症状及聚类后的症状,并进行网络展示(图1,2)。

高嘉良等: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表2含气滞血瘀证频次4以上的症状

Table 2Symptoms appeared≥4 for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No症状频次No症状频次1痛经2013月经不调52胃痛1414胃胀53心悸1315症瘕积聚44胸闷1216月经先后无定期45胸痛917嘈杂纳差46头痛818头晕47气短719乳房肿大48心痛720胁痛49乳房痛621眩晕410刺痛622胸胁胀满411乳房胀523月经后期412痛有定处524月经不调4

23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进行治疗气滞血瘀证常用中药配伍组合分析,将支持度设置为8,置信度设置为06,得到常用药对36条,频次≥10的药物组合共有19条(表4),其中当归、川芎(19),丹参、红花(16),醋香附、当归(14),川芎、红花(14)等。利用软件的“网络展示”功能,直观展示出药物不同组合之间的关系,将支持度、置信度分别设置为5,06(图3)和12,06(图4)。

24治疗气滞血瘀证痛症的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以“痛”为关键字,共有68首中成药治疗不同类型的痛症,运用“组方分析”,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并进行网络展示(图5)。

25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新方形成基于纳入治疗气滞血瘀证的中药,在药物组合基础上,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将相关度设置为3,惩罚度为2,得到气滞血瘀证的1个新方(小茴香高良姜丁香当归川芎益母草),利用“网络展示”功能,可以得到新方的直观展示图(图6)。

3讨论

31以症辨证,症为关键依据《中国药典》及《中成药成方制剂》中收录治疗气滞血瘀证的相关症状,气滞血瘀证的症状群主要集中3类,其中痛经、表4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频次≥10的药物组合

Table 4Herbs combinations≥10 for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No中药组合频次No中药组合频次1当归,川芎1911醋香附,红花112丹参,红花1612丹参,赤芍113醋香附,当归1413醋香附,当归,川芎114川芎,红花1414当归,延胡索105赤芍,红花1415川芎,延胡索106醋香附,延胡索1316醋香附,丹参107醋香附,川芎1217川芎,丹参,红花108川芎,丹参1218川芎,赤芍,红花109川芎,赤芍1219丹参,赤芍,红花1010当归,红花11

心悸、胸闷、胃痛、头痛等是常见症状,而胸痛、胸闷、眩晕、心悸、气短5个症状之间关联较大。而这也与本课题组正在开展的气滞血瘀证临床调查初步研究结果相关。症状是证候的基本内容,又是其外在表

现形式。分析症状之间存在的序列组合规律,是提炼证候,实现辨证论治的实践基础。目前,临床上针对气滞血瘀证的诊断规范研究甚少。一项研究运用德尔菲法及临床调查法对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研究存在收集例数少、缺乏临床验证等不足,仍需要进一步完善[1]。对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等737篇现代文献关于气滞血瘀证症状体征的特点分析研究[2],结果提示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有肿块或包块或肿块坚硬、疼痛拒按、胸闷不舒等是常见症状。

尽管上述研究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不难发现,痛症是气滞血瘀证的常见症状之一,或为头痛,或为胃痛,或为痛经等,常存在部位不同的区别。在《杂病源流犀烛·跌扑闪挫源流》有记:气滞血瘀,则做肿作痛,诸变百出。气滞血瘀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血脉不通,经脉失养,则不通则痛。而诸变百出,常与所引起的病因有关,或为外伤,或为情志内伤,或为挟痰、挟湿等因素,故临床上也可见或为心悸,或为胸闷,或为眩晕等症状。依症测证,气滞血瘀证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并可因为不同的致病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32以药测法,药为基础此次研究结果提示,治疗气滞血瘀证的中成药中,以川芎、丹参、当归等活血化瘀药为主,并配以香附、木香等理气药。在药物组合中,以当归川芎、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为主,同时也可见香附延胡索、当归延胡索等理气、活血止痛的药物组合。这都体现了行气活血的治法。而这一治法具备理论基础。诚如王清任所提:“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在《医林改错》也论及到:“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即是指明在治疗气滞血瘀证选方用药重视气血流通。明代杜文燮所著《药鉴·病机赋》里明确提到:“妇人气滞血瘀,宜开血而行气。”可见行气活血法是气滞血瘀证的常用治法。

对其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其中红花、川芎、赤芍、丹参、当归、香附、延胡索是核心药物组合。而这与冠心病Ⅱ号方药[3](红花、川芎、赤芍、丹参、降香)有相同之处。有论文提及[4],在日本常因降香价格昂贵、购买困难,临床常用木香、香附等作为代用品,但不影响其疗效。冠心Ⅱ号方以冠心病气滞血瘀证为辨证特点,以行气活血为基本治法,选用川芎活血行气,丹参活血祛瘀,红花活血通经,赤芍活血散瘀,降香理气化瘀,而这5味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止痛作用,在治疗冠心病具有缓解心绞痛,改善血液流变学等良好的临床效果[56]。而不同之处在于,核心组合中配以延胡索可增强其止痛功效。气滞血瘀证的发生是气血运行障碍而引起症状群,痛症是常见表现之一。明·陈嘉谟所著《本草蒙荃》有记载:“调月水气滞血凝……跌扑下血,心腹卒痛,小腹胀痛,并治之而即效也。”李时珍也提到:“玄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行气活血法是气滞血瘀证的重要治法之一。但事实上,由于气滞血瘀形成与种种原因有关,正像上文提及“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在治疗上单一的行气活血未必可取得临床功效[8]。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医宗必读》就提到:“有因气病而及血者,先治其气;因血病而及气者,先治其血。”因此,在临床上治疗气滞血瘀证,以行气活血为基本治法,重视止痛中藥的应用,同时也注重针对不同病因予以辨证施治。

33以方创新,方为核心基于辅助平台,主要形成新方1个,即为小茴香高良姜丁香当归川芎益母草。方中当归、川芎、益母草均有活血化瘀之功,而小茴香、高良姜、丁香具有温中散寒之效。以新方可解病机,在气滞血瘀证的形成环节中,或是血脉感受寒邪,或是胃脘受寒亦可致气滞血瘀。正如《内经·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景岳全书》也有提到:“五脏六腑之辩,而总唯血气为之用,然血无气不行,血非气不化。寒邪客于经络,以邪气乱营气,血泣而利也。”因此,在组方选择中,不仅以行气活血的中药为主,同时配以温中散寒的中药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新方可为临床治疗气滞血瘀证提供一定的思路,但仍需要开展更多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推敲与验证。

上述研究是基于《中国药典》及《中药成方制剂》收录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的组方规律及相关症状进行分析阐述。规范气滞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可为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通过较大规模的临床证候调查,并结合文献研究及专家咨询等方法,进一步完善气滞血瘀证的诊断标准,进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韦薇,徐凤芹,魏巍,等 德尔菲法获取气滞血瘀证诊断指标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4):388

[2]安宇,王阶,何庆勇,等 基于现代文献的气滞血瘀证症状体征特点的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272

[3]焦东海郭士魁老中医冠心病Ⅱ号方创立依据及经验方[J]中成药,1990(3):23

[4]孙红,李连达冠心Ⅱ号方在日本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5):315

[5]胡业彬,钱振淮,翁维良,等活血冲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临床及血液流变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10):599

[6]徐睿,黄熙,李源,等 冠心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4):17

[7]王文彦气滞血瘀辨[J]辽宁中医,1978(4):10[责任编辑曹阳阳]罗晓健等:中药浸膏粉的玻璃化转变及其应用

[收稿日期]20161017

猜你喜欢
中国药典中成药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中成药》2018年第40卷第1~12期(总第460~471期)总目次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治疗失眠常用中成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