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联合收割机跨区域作业收割水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06 12:01刘浩明
农业与技术 2016年21期
关键词:联合收割机作业问题

刘浩明

摘 要:联合收割机以多功能及作业价格低廉,成为各地种田者的得力帮手,但作业时间短,本地作业难以创造更大的收益,但跨区域作业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联合收割机跨区域作业在邻水县收割水稻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作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24

引言

邻水县是全国种粮大县,有田23763hm2, 土17818hm2。 地形地貌东槽片区以浅丘为主, 平坝为辅, 西槽片区以深丘为主, 浅丘为辅, 平坝极少。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全县水稻栽植面积23700hm2。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的人增多,种田农民多是年老体弱的老年人,造成耕、种、收劳力缺乏,因此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实行机械化作业势在必行,否则会出现大面积撂荒现象。面对这种情況,2009年7月,邻水县城北农机技术推广站首次引进省外联合收割机,在城北镇适宜机收的平滩桥、人民、东北、同心、林场、景家沟、柏佳等村进行跨区域机收水稻作业试点。经过近几年的推广运用,联合收割机已在邻水县大量使用,机械收获已占水稻种植面积60%以上,基本解决了大春农作物收获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当前联合收割机跨区域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剖析,以期对促进联合收割机跨区域作业有所裨益。

1 机收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 成熟期不一致

由于水稻品种不统一,生育期不一致,栽插有早晚,存在早熟、迟熟现象。迟熟田块农民不愿收,不准收割机过路。

1.2 机耕便道不通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滞后,机耕便道不通,机器难以下田作业。

1.3 邻水县单块田块面积不大

相邻田块坡度较陡,机器转移困难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佳。

1.4 田块湿度大,易陷机

不能机收同田块土壤干湿度不均,影响净收。

1.5 联合收割机维护保养不到位,容易趴窝

造成停机器机手由于维护、保养联合收割机不到位,造成零部件时有损坏,造成趴窝,而邻水县又无零部件供应,必须到重庆、成都等地购买,造成金钱、时间的浪费。

1.6 农机手操作技术不熟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操纵、购买联合收割机的农民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就是能吃苦。购买联合收割机时,只是经过经销商简单的讲解、操作示范后,为了尽快收回成本,就购买回家用了。基本没有经过任何的专业使用操作技能正规技术培训,多是亲戚、乡邻带徒弟,或者自己探索操作,因此操纵技术极不熟练,就盲目操作联合收割机。

1.7 村民安全意识淡薄,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

机收作业过程中,农民不注重自身安全随意靠近正在作业的联合收割机,特别是小孩到处嘻闹玩耍,满田跑,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1.8 机手野外露宿,自身安全隐患多

跨区作业机主为了创造更大的收益。节约成本,夜晚不愿到旅社、宾馆居往,在野外或农户周边搭棚对付居住、休息,极易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2 联合收割机跨区域作业对策

2.1 机收前准备工作要充分

为了做好水稻机收工作,每年机收开始前1个月,需要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2.1.1 县、乡领导要重视

每年机收工推广站工作人员向城北镇党委、政府领导作引进联合收割进行机收水稻专题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镇领导会召开全镇28个村、部会议,专门布置机收准备工作。会上推广站工作人员对当年机收的价格、机收的好处,联合收割机对地对地形,地貌、稻田干湿度等作业技术要求向村干部作了详细讲解,特别要求村干部动员广大农民朋友立即排干稻田水,以利于收割机作业。

2.1.2 会后检查落实

辖区机收准备工作虽然布置下去了,但有部分村可能未落到实处。农机干部须实地到掌握的适宜水稻机收的重点村查看水稻成熟情况、稻田干湿情况以及宣传发动情况。

2.1.3 运作模式须统一

推广站工作人员每年都会将适宜联合收割机收割的村主任召集到城北农机技术推广站办公室召开机收专题会,会上必须统一全镇机收价格,操作模式,否则会造成各村攀比,农民扯皮。并对村上工作经费来源等方面作出安排。

2.1.4 农机干部打水要到井边

邻水县城北农机技术推广站每年会召开职工会,对本年度收工作管片进行分工。机收开始后,全站职工必须深入到各村,模清机收中到底会遇到什么问题,并要学会解决问题,为了大面积机收展开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2.2 解决问题有策略

2.2.1 同村水稻种尽量品种统一

最好使用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插秧,栽插时间统一,使成孰期基本一致,以便机收。对成熟期不一致的田块尽量说服机手减免收机收作业费,劝说农民割出一条通道,让收割机通过,以便下一块成熟稻田正常机收。

2.2.2 国家应加大投入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机耕道、便民路、作业便道和排灌沟渠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以便农业机械的机耕、机收、排涝、灌作业。

2.2.3 农民机收15~20d前,应提前排干稻田水,田块不平时就开沟

否则同块田干湿不均,会导致收不尽,湿度太大,容易陷机,不能机收。

2.2.4 联合收割机机主在收获季节到来之前,机主必须维护、保养好机械

使机械完好的技术状态投入作业,使正常作业不受影响。

2.2.5 县农机校应加强业务技术培训

提高机主、机手联合收割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等知识。规范机手操作行为。县农机监理站应把好考核、发证关。

2.2.6 乡镇农机(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民、机手的安全教育

加强田间农机作业安全监管,不但要检查机手、机主证件是否齐全,机具是否带病作业,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如有安全隐患,必须责令整改到位,方能作业。而且要提醒农民在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时,要管好自己家人,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2.2.7 村、社干部应借鉴人民、林场两村的经验

向农户每667m2收取5元钱的服务费,作为村、社组织几个农民为机收服务(如组织人搭跳板、修便道、挖高坎等)开支,减少停机待收时间,提高机器每天的工作时间,尽量多收面积,以不误农时。

2.2.8 机手应有自我保护意识

不能随便野外露宿,舍不得旅社宾馆费用,应向农民家借宿。以保护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

2.2.9 遇到外来机手与当地农民合作难的问题

乡(镇)、村、社干部不能逃避,应公评、公证地协调机手、农民双方的诉求,争取达成共识,创造良好的机收环境,实现共赢。

3 今后机收工作的建议

3.1 信息发布及时

县农机局在网上发布机收信息时,应及时将邻水县各地机收的地理条件、机收面积、机收价格、当地社情民意告知各地收割机机主,使他们充分了解情况后,避免农机站送机到村后,机主、农民双方条件谈不拢,造成不必要的人力、时间、金钱浪费。

3.2 政府对机收工作是否能采取部分经费财政扶持

支持农机站或者村、社干部开展机收的组织工作,村、社不再收取服务费,既降低了农民机收成本,又解决了组织实施机收的亏损,以提高农机站、村、社干部组织机收工作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水稻机收业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充分,村社干部必须善于协调解决各方矛盾、诉求。机主、农民应互相礼让。行业监管部门加强田间作业安全监管。争取形成共赢的局面。

猜你喜欢
联合收割机作业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