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安乡县渍水冬闲田亚麻生产示范成效分析及发展前景

2017-03-06 23:29邢虎成陈建芳熊淑媛张英张兴周精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1期

邢虎成 陈建芳 熊淑媛 张英 张兴 周精华 田祖庆 揭雨成

摘要 阐述了洞庭湖区安乡县渍水冬闲田亚麻生产示范的情况,对其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洼渍水田实施一季稻套种亚麻适应性好,可以免耕不施肥,亚麻种植纯收益为14 550~19 950元/hm2。亚麻产值效益比油菜或榨菜要增加收入4 950~7 950元/hm2,是一种省工节本、高产高效且能有效抗灾避灾的种植模式。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总结了其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 渍水冬闲田;亚麻生产;示范成效;洞庭湖区;湖南安乡

中图分类号 S5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047-02

亚麻是人类最早发现并使用的天然植物纤维[1],纤维和种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属亚麻科(Linaceae)亚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2]。安乡县水稻田近1.6万hm2,其中冬闲田就高达6 666.67 hm2。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缺乏,水稻田水利设施落后容易造成渍涝灾害,从而导致水稻田油菜产量不高、效益低下,为了有效利用冬季闲置稻田,需要探讨一种省工节本、高产高效且能有效抗灾避灾的种植模式,以解决稻田冬闲问题,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2012年,湖南农业大学与安乡县安全乡农技站一起进行试验示范,引进亚麻—季稻栽培这种新模式,探讨了这种模式在安乡县的适应性,包括了水田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的筛选以及冬季作物亚麻的品种筛选及其亚麻种植关键技术研究。

1 生产示范情况

1.1 品种引进试验

为了筛选出适合安乡县栽培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亚麻品种,2012年10月在安全乡茶窖村进行了亚麻品种引进筛选试验,共引进油用亚麻、纤用亚麻和油纤兼用亚麻3个类别19个品种进行品比筛选[3-5]。所有品种实行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通过田间调查发现,纤用亚麻戴安娜、中亚麻2号等顶端分枝相对于油用亚麻少,着果数少,但株型较高,茎杆细,原茎产量高;油用亚麻轮选2号、晋亚10号顶端分枝多,开花早,花期长,着果数也多,种子产量较高;尤为突出的品种是油纤兼用的天亚5号、陇亚8号等,株型矮小紧凑,抗倒能力强,原茎产量较高,尤其还具有结籽能力强,亚麻籽产量高,综合经济效益相对油用亚麻和纤用亚麻表现更胜一筹。

1.2 亚麻种植关键技术试验

为探讨在安乡县气候条件下种植亚麻的最佳技术方案,2012年同期在安全乡茶窖村进行了亚麻种植关键技术试验,主要包括了不同播种期(早播10月16日、晚播10月26日)、不同耕作方式(旋耕、免耕)、不同施肥方式(施肥、不施肥)以及不同类型品种(戴安娜、轮选1号)。从生育期观察发现,早播的亚麻营养生长期更长,生殖生长基本上达到同步,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开始现蕾开花。油用亚麻生育前期生长较快,而生育后期生长较缓慢,纤用亚麻整体株高要高于油用亚麻,油用亚麻开花早,花期长,种子产量明显高于纤用亚麻。在开花期进行株高调查结果显示:纤用亚麻株高普遍大于90 cm,油用亚麻一般在85~90 cm,在雨后进行了亚麻倒伏率考察,数据显示纤用亚麻倒伏率高于油用亚麻,但由于纤用亚麻着果数较少,地上部较轻,在倒后恢复能力更强,戴安娜较轮选1号更加容易重新站立;另外,在调查中发现:旋耕地块种植亚麻更容易出现亚麻倒伏。施肥地比不施肥地块倒伏更为严重。晚播由于株高矮于早播地块,亚麻的抗倒伏能力更强。免耕较旋耕相比原茎产量和种子均增产;此外,免耕地块还节省了机械耕作费用1 200元/hm2(按当地标准计算),倒伏率降低。因此,说明洞庭湖区亚麻种植区在土壤适宜的情况下,可采取免耕方法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种植成本,降低倒伏率,增加种植效益[6-11]。

2 效益分析

亚麻效益:原茎产量6 000~7 500 kg/hm2,市場价格2元/kg,亚麻籽产量为600~750 kg/hm2,市场价格6~8元/kg,毛收入为15 600~21 000元/hm2。

成本:种子90 kg/hm2×10元/kg=900元/hm2,除草剂30包/hm2×5元/包=150元/hm2。成本共计1 050元/hm2。

亚麻种植纯收益为14 550~19 950元/hm2。同期水稻田与旱地油菜产值为9 000~12 000元/hm2(产量2 250~3 000 kg/hm2,价格4元/kg),旱地榨菜产值效益为9 000~12 000元/hm2(产量22.5~30.0 t/hm2,价格0.4元/kg),而油菜和榨菜种植的成本为1 800~2 400元/hm2(含种子150元/hm2、肥料1 500元/hm2、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150~750元/hm2),亚麻产值效益比油菜或榨菜要增加收入4 950~7 950元/hm2。

3 发展前景

由于油菜和榨菜栽培无论是在种植还是收割上都比亚麻种植劳动成本高且劳动强度大。冬季种植亚麻的经济效益相对其他栽培模式来说,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冬季不能种植油菜的低洼田和油菜低产田进行合理地利用,实现了土地利益的最大化。亚麻的引进栽培为开发冬季农业、实现农民冬闲劳动力价值、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按安全乡533.33 hm2一季稻冬闲田来计算,种植一季亚麻可以为农民增加80万元的收入,安乡县冬闲田近6 666.67 hm2,如果把这些冬闲田都利用起来种植亚麻,可以为安乡县创造1 000万元的收入。而且,亚麻的副产品亚麻籽油是高档的保健食品,打麻制纤后的亚麻屑是高效食用菌的培养基,为安乡县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 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

4.1 亚麻栽培模式优点

一是省工。亚麻栽培简单,只需将田开好沟,撒下种子即可,进行1次化学除草,人工收割,一般用工只有30个工/hm2。而油菜撒播栽培需要45个工/hm2,移栽栽培需要60个工/hm2;榨菜撒播栽培需要52.5个工/hm2,移栽栽培需要67.5个工/hm2。二是省力。亚麻种植比较省力,除了开沟需要劳动力外,种子撒播与收割扯麻相对油菜和榨菜收割来说需要劳动强度均不大,比较省力。三是节本。亚麻栽培不需要翻耕,不需要移栽,不需要施肥或很少施肥,投入仅为种子款和除草剂款,相比油菜和榨菜栽培中不投入就少产出来说,亚麻平均节省支出为750~1 200元/hm2。四是优化地力。亚麻种植可以改变本地多年来油菜—一季稻或棉花、油菜等固定栽培模式,适当的换茬和轮作对于地力的优化是很有好处的。

4.2 亚麻栽培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安乡县土质普遍比较肥沃,因此亚麻栽培中特别注意肥料的施肥,不施氮肥,少量施一些钾肥,少施或不施磷肥;二是安乡县雨水多,且稻田普遍地势低洼,要切实搞好田间清沟理水工作,做到明水能排,暗渍能降,尤其是4—5月亚麻快速生长时期和降雨多发时期重合,要特别搞好排水工作;三是亚麻根系浅,生长旺,安乡县春季大风大雨天气比较频繁,容易产生倒伏现象。生产中除搞好开沟等物理方法控制以外,在枞形末期和现蕾初期喷施多效唑控制株高,促进根系生长,从而防止倒伏。

4.3 亚麻栽培模式推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解决销售的问题。一种新的种植模式的推广,技术是关键,销售是保障。没有销售保障的农产品,农民是不需要的,也是不敢种植的。二是引进公司或企业,采取订单式的生产,保障农民既能高产还能高效,这是亚麻能否成功推广的决定性因素,必须解决好。

5 参考文献

[1] 晓婷.亚麻纤维发展史话[J].中国纤检,2011(13):47-49.

[2] 王玉富,栗建光.亚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86.

[3] 张兴,揭雨成,邢虎成,等.洞庭湖区稻田冬播亚麻原茎与种子兼收抗倒伏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5):92-97.

[4] 张兴,揭雨成,王贤芳,等.洞庭湖区耕作方式与品种对冬播亚麻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農学通报,2014,30(21):129-135.

[5] 张英,李杰,邢虎成,等.洞庭湖区冬季亚麻品种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2):61-64.

[6] 张华林,邓小华.南方稻田冬种亚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4(12):36.

[7] 张运胜.洞庭湖区稻田冬种亚麻高产优质配套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2(14):15-17.

[8] 田祖庆,张运胜,胡正军.新型冬季作物—亚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2004(1):24-25.

[9] 金关荣,胡镇修.南方冬(春)播亚麻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副产品多梯度利用[J].中国麻业,2004,26(4):191-192.

[10] 金关荣,傅福道,韦茂兔.不同耕作方式对冬播亚麻成苗及原茎产量的影响[J].中国麻业科学,2007(1):18-19.

[11] 王兵,孙莉.亚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学,2010(15):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