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之都”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2017-03-07 20:46黃藝
澳门月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傳統旅遊發展

黃藝

說澳門是博彩之都, 相信沒有人反對,可是,若有人提議澳門是會展之都,相信撒手擰頭的人也不少,為何?皆因近年政府大力扶持會展業發展,成效以一言敝之:物以稀為貴,太多就做濫市了。如今,政府旅遊局有意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美食之都”稱號,更一時成為城中熱話。對於是次申報工作,似乎官方非常重視,用社文司譚司長的說法:是今年特區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一旦申報成功,將會為澳門增添一個重要的國際品牌,對於“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構建以及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意義深遠。至於究竟“美食之都”是什麼東西,官方也沒有具體的公佈,更沒有說明澳門是否具有成为“美食之都”的潛力及條件……

據報導瞭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是世界創意產業領域最高級別的非政府組織。該網路設定“美食之都”、“文學之都”、“電影之都”、“音樂之都”、“設計之都”、“媒體藝術之都”、“民間藝術之都”等七種稱號,每一種稱號都有相應嚴格國際標準。其中,“美食之都”的主要標準有八個方面:高度發達的美食行業;大量的美食機構、傳統餐廳和廚師;本國特有的傳統烹飪配料;當地烹飪訣竅、方式和方法;傳統食品市場和食品產業;舉辦過美食節、烹飪比賽、相關獎項等活動;尊重當地傳統產品的生產氛圍,注重促進其可持續發展;注重提高公眾對傳統美食的關注程度,在烹飪學校推廣關於傳統烹飪和保護烹飪方式多樣性的課程。

而目前全球18個城市獲此稱號,當中只有2個中國城市分別是四川成都和廣東順德,此外,亞洲城市還有韓國全州、日本鶴岡市及泰國布吉。我們不妨向2014年獲此稱號的顺德市取經,從中找尋直通世界“美食之都”稱號的成功秘笈。順德是繼成都之後第二個獲得“美食之都”稱號的中國城市。其實早在2010年,順德就開始籌備申報“美食之都”稱號工作,並於2013年7月初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遞交申報報告,至2014年12月(前後一共歷時四年)才從50個參加評選城市脫穎而出。想想看,順德在內地可是享有“烹飪之鄉、粵菜之源”美譽的,其獲選之路也並不是平坦的。相信2017年“美食之都”會否花落澳門,還得看多種因素,比如,上八個入選標準,澳門各項可打多少分,屆時一同競爭的評選城市有多少,競爭對手有多強,等等。倘澳門一鳴惊人獲選,倒也皆大歡喜,若然輸了評選,也未必是對本澳美食文化的全盤否定,畢竟我們要追求的並非一個榮譽稱號,而是一份對美食文化的傳承,只有抱著這般坦然實在的心境,方能體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促進世界各城市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獨特發展的初衷。

澳門是一座文化之城,而美食擔負起傳承文化的角色,要把澳門這座中西薈萃的文化城市,打造為一座四海聞名的美食之城,需要政府聯合美食業界,精益工專,做大做强特色行業,才是正道,而每年三千萬旅客來澳消費,就是澳門美食產業做大的底氣。旅遊局新近公佈《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關注度最高的是旅遊資源和產品。的確如此,澳門旅遊資源有限,能真正有潛力做大做强的,除了博彩,其他行業恐怕連政府官員也不敢說了算。如今,政府旅遊局積極開展“美食之都”申報工作,得到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和協助,定會事半功倍,但畢竟落實工作,都要一步步來,不可操之過急,“烹飪之鄉、粵菜之源”順德也不是一年半載成事的,而是當地政府和業界經過長達四年共同努力,方成好事。同樣,澳門的“美食之都”之路,也非一步登天,畢竟,美食非博彩,澳門沒有絶對的權威。

猜你喜欢
傳統旅遊發展
遊記的形成與發展
康有為《論語注》與儒家傳統經學之變革
中庸之道的傳承和發展
骨法用筆 繼承傳統——梁贵臣人物画赏析
為民寫真弘揚傳統文化——浅析孙安先生的艺术特点
2017年全球旅遊投资将超8396亿美元
對人的狩獵:比較優勢視野下的內亞戰爭技術與軍事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