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两面性”

2017-03-07 21:42温志旺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2期
关键词:两面性学困生学会

温志旺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小组学合作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独而寡闻”。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它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导等教学方式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参与,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他人,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互帮互学、相互促进中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中,學生要向组内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有些学生的表现欲特别强,小组合作学习就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点,学会不同的表达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习惯被教师牵着走,这样就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从旁观者变成了课堂的参与者。由于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将已经学会并掌握的某种技能教给其他学生,为了能教得更清楚、透彻,就必须要对所学知识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就提高了学生预习的实效性。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就提高了,自学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优补差,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要尽其所能,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了。为了与“组间竞争”,优等生就要帮助学困生。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就要有意识地在小组内均衡地分配学困生与优等生的数量,让学困生与优等生共同成长。彻底解决了学困生吃不饱,优等生吃不香的问题。在团队的配合下,有些疑难问题就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了解决,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小组内同学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很有必要的。传统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被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所取代,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的解题思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不再是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而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

5.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互相沟通感情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同学间互相鼓励,学会了关心、帮助别人,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评价别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好谁先、谁后、谁问、谁答,充分考虑对话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水平。这样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易出现的问题

1.合作有形,缺乏合作实质

课堂上,一些教师片面地追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地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也得不到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小组合作成了课堂教学形式的插花点缀,教师在课堂上作秀的工具。教师成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指挥者,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讨论中。

2.随机分组,缺乏合作基础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若干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搭配而成的。这样的分组虽然便于开展小组活动,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使合作成了“合作=合坐=合做”的过程,很难达到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目的。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挫伤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浇灭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使部分学生养成了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3.规则不明,缺乏合作分工

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景象。但是,这种热闹是表面上的假热闹,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人同时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成员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机闲聊。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导地位,学困生则处于讨论的边缘,很少发言,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4.参与不均,容易形成两极分化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学困生成了听众,在没有进行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就从好学生口中得到了正确答案,致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优生更优,学困生更差”的问题。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经常是学习好的或者是性格外向的学生掌握着主动权,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获得成功的体验更多。而其他学生要么是静静的旁听,要么游离于讨论之外,时间久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少,这种“两极分化”所造成的差距有时比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

5.评价不全,缺乏对合作学习系统化的评价体系

小组讨论后,经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际间的汇报交流。但发言人经常会说“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教师评价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偏重于小组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评价中很少涉及小组成员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表现,尤其是很少关注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和基础较差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难以发挥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

(作者单位:甘肃会宁县东关小学)

猜你喜欢
两面性学困生学会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学会分享
课堂的“生命”在于“活动”
从赤壁之战看《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双重形象
论太宰治《奔跑吧,梅勒斯》中人性的两面性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