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C抢救程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2017-03-07 08:29李春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性休克程序静脉

刘 伟,李春红,姜 楠,张 爽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VIPC抢救程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刘 伟,李春红∗,姜 楠,张 爽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目的探讨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过程中,应用VIPC抢救程序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并实施VIPC抢救程序患者120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20例患者中,105例抢救成功,1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VIPC护理程序,大大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的概率。

VIPC抢救程序;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临床效果

随着工也以及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创伤性休克的患者不断增长,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临床上十分常见但也十分严重的症状之一。由于创伤性休克而导致的死亡,在患者第一个24小时之内最为危险,由于其血容量较低、体温较低,加之酸中毒以及自身凝血功能障碍,极易引起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急救科室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患者进行清创,并且快速止血,进行抗休克的治疗,迅速扩充患者血容量,并且积极纠正患者酸中毒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配合行之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对患者进行有效抢救的重要内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当中,男患者91例,女患者29例,患者年龄在18~76岁,平均年龄为39.8岁。其中,由于交通事故而引发创伤性休克的患者82例,由于坠落压伤而引发创伤性休克的患者17例,由于打引起架创伤性休克的患者14例,其他原因者7例。其中有73例患者存在颅脑、脊柱以及骨盆等部位的多发伤;有61例患者存在脏腑的实质性损伤出血;27例患者存在肋骨的骨折,表现为血胸或是气胸;15例患者发生颅底骨折继而引发大出血;8例患者存在大血管的组织损伤。

1.2 治疗与转归

急诊科室收治的120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当中,105例患者成功治愈,15例患者死亡,救治成功率为87.5%。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当中,6例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其颅底骨折并且伴有大量的出血;4例患者由于心脏以及肺脏挫裂伤致死;3例患者发生了肝脏或是其脾脏部位的损伤;2例患者在其骨盆骨折的基础上,继发了后腹膜的大量的出血。

2 护理措施

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准确、迅速、合理、有效,并且严格遵循VIPC的急救抢救程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给予患者足够的氧气,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与输血的通道,对于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有效的监测,对于存在紧急出血状况的患者,应及时控制。

2.1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由于多种原因而导致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其口腔内会存在异物,或是有活动性假牙尚未取出,患者气道之内也会存在呕吐物或是血液与血块。在120例患者当中,有31例患者存在这种情况,并且发生了严重的创伤,由于昏迷的患者没有办法自己清理口鼻腔以及呼吸道内的异物,因此,很容易引起窒息。急诊科在接诊后应当第一时间对患者的呼吸道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清理异物并且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给予鼻导管或者面罩进行吸氧,氧流量控制在4~6 L/min。

2.2 保证有效循环血量

急诊科室的医护人员应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微循环障碍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善,将治疗的首要目标放在循环容量的维持上面,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可以不必等待医嘱,直接为患者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路,其中的一条静脉通路为患者进行扩容,尽可能地选择深静脉进行穿刺和置管,如有必要,可行静脉切开,从而迅速为患者补充其血容量,晶体液与胶体液应当交替的使用,与此同时,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进行搭配血型以及输血等系列工作,从而全面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况,纠正患者酸中毒情况。

2.3 维持良好的心脏泵功能

对于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而言,需要加强对患者脏器的功能监测,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接诊后,首先为患者建立三管一监护,也就是输氧管、输液管、导尿管以及心电监护。对患者进行血压的监测,对患者的心电变化情况进行持续性的监测,注意患者的CVP情况变化,将其作为循环系统对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对心脏前负荷以及循环的血容量状况进行反映。对患者的尿量进行监测,将监测指标作为判断患者毛细血管灌流量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观察,绝大多数休克患者,其呼吸的幅度与频率会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代偿性的增长,一旦出现呼吸的变化不规律以及鼻翼煽动的情况,则反映患者的病情逐渐恶化,此时,医护人员应当严密观察,并且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同时,对患者的瞳孔以及意识进行观察,特别是存在颅脑损伤的患者,更要防止患者出现电解质以及酸碱的失衡。

2.4 紧急控制出血

造成创伤性休克的最主要的病因是由于失血过多,这也是导致患者发生死亡的最为直接的因素。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一切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出血的原因,包括明显的出血与隐蔽性的出血。对于存在着开放性的损伤以及发生出血的患者,应当第一时间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创处理,或者进行暂时性的加压包扎,对于骨折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固定,从而防止患者骨折处发生移位或者对周围血管组织发生刺伤,对于止血药物应当选择静脉给药。

[1] 陈红玲.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急救护理应用的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

[2] 李玲玲.20例创伤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07).

[3] 向 荷.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1).

[4] 李常乐.创伤性休克88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

本文编辑:彭晚林

R472.2

B

ISSN.2095-8242.2017.01.0710.01

猜你喜欢
性休克程序静脉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研究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