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017-03-07 21:13◆李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国民经济体制科技

◆李 昕

浅析当前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李 昕

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其具备的特征不同。本文主要以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作为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创新体制、创新科技等方面探讨了当前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国民经济;增长方式;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发展模式。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情况下,各种问题逐渐凸显,比如环境问题、资源消耗问题等。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以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主。在这一模式指导下,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日益严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将其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从而忽略了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导致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弊端,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

一、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粗放型模式;二是集约型模式。前者扩展生产领域的主要方式为: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此种模式的显著缺点在于:消耗量大、收益不理想、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后者是指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原材料把握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促使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目前,我国仍然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通过这一模式的运用,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最大问题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把握经济重点,将重心放在出口上,严重忽略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另外,没有分清投资比例和消费比例之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投资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但是投资受消费需求的影响较大。假设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经济增长速度将变得缓慢,其发展空间受束缚。除此之外,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取得的回报远远低于消耗。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其关注的焦点聚集在国内生产总值方面,导致年均GDP增长速度过快,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

二、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加强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强对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促使国民经济的全面、稳定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坚持全面性、整体性原则。首先,科学合理分析东部、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性。重点加强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困难地区的关注,并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促使各个地区均衡发展。其次,分析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性。调整城乡经济结构的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其中,处理农民工城市化问题是其重中之重。[1]最后,针对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这一问题,我国应格外加强对内部需求的关注,并调整农业和重工业产业比例。粗放型增长模式下,国家和企业的重点在于发展重工业,要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逐步完善产业结构的同时满足内部需求,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促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二)实现科技创新。在粗放型经济模式下,对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并不关注,加之重工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我国经济增长一直被束缚在资源环境之中。为此,要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树立创新意识,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能源、控制消耗量。要想促使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行创新发展方针,加强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实现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还可以改变生产方式,由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科技为主的生产方式。

(三)创新体制。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较多,其中,在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体制是最为关键的要素。现阶段,在体制不健全背景下,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投资过多、反复建设等问题。对此,要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应改变行政职能。现阶段,我国对市场和企业发展的行政干涉太过,导致市场和企业的优势无法有效发挥。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资源耗费问题。因此我国政府需要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并改变政府职能,适当下放权力,改变市场管理方式,促使市场经济能够充分发挥自我调节作用。在此过程中,需要精简政府机构,并将管理权限适当下放给企业,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引导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社会效益,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

结束语

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而言,应积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选择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其前提是加强对经济结构的调整,重点在于实现科技创新,并通过创新体制打破政府垄断市场的局面。从而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林晓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分析——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S1):49-51.

[2]侯成钢.浅析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4,(05):201.

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国民经济体制科技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