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2017-03-07 21:13肖硕然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11期
关键词:河北省金融机构农民工

◆徐 丹 肖硕然

河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徐 丹 肖硕然

本文在对河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影响河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具体因素,找到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瓶颈和难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措施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进而推动河北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扶持;金融支持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河北省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配合国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2015年12月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针对农民工等人员,可提供最高额度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实行定向减免政策。此外,河北省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的配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产品,进一步提升金融业对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支持作用。本文的完成是在近两年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张家口、保定、石家庄等多个地市的具有返乡创业意向的农民工进行面对面交谈及网络调查,在每个调研区域的问卷投放量均在200份以上,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整理,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具体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分析

在大量的受访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力求保持平衡,但最终数据显示,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当中,男性的比例还是略高于女性,男性创业意愿较强烈,创业的开展较为容易。从年龄分布上来看,20-40岁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占比较高,在50%以上,这些人往往在外打工时积累了一定的从业经验,且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大。具体调研结果如下:

(一)返乡创业农民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在调研对象中,小学及以下水平农民工占比为15%左右,初中和高中学历的农民工占比均在35%左右,专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平均在15%左右,且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基础及农业基础较好的县域,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学历水平要高于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

(二)农民工返乡愿意从事的行业第三产业比重大。在农民工返乡愿意从事的行业中有45%以上的农民工希望从事商业及服务业,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市,这一比例高达55%以上,对于农业的返乡创业意愿占比在20%左右、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意愿也占20%左右。以上数据表明,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对现在发展形势较好的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以及经验相对丰富和熟悉的农业抱有较高的创业热情。

(三)资金筹集是农民工在返乡创业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在河北省多个地市的受访者中,有70%以上的农民工认为在返乡创业中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对于农民工如何解决资金问题,通过调研了解到绝大部分农民还是会首先考虑银行及信用社贷款,约占60%,此外有15%左右的农民会选择私人借贷,15%左右会选择争取政府创业基金,有不足10%会选择其他方式,如企业间拆借、私人投资和风险投资等。但在实际中,面对创业资金的缺乏,能够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人数非常有限,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手续繁琐局限性大”这一因素占到了40%,有30% 的人选择了“无适合的抵押品和担保”,20%的人选择了“借款成本高”这一因素;同时,“资信低贷款额度小”的个人因素也占到了10%。因而农民工无法通过银行贷款主要还是因为一般银行贷款的办理要求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的现实情况相差悬殊,农民工很难达到其贷款标准,加之农民工创业项目往往利润较低,无法承担银行贷款的高成本。

二、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因素分析

(一)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基础”。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农民工对于返乡创业抱有较高的热情,但对现实情况缺乏了解,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个人缺乏创业的基本素质。一方面,农民工在外打工已积累了相关行业的经验,但只具备操作经验,并不掌握核心技能,在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个人学习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农民工对于金融知识的了解较少,对于融资渠道、金融产品服务的认知还停留在银行、信用社等传统金融领域内。因此,农民工想要实现创业成功,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自身短板,明确定位,找准方向,着力提高专业技能,提升个人素质。

(二)政策倾斜和政策扶持是“帮手”。通过调研发现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最需要的条件为经济资源及市场资源,分别占40%和25%,社会资源占17%,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为8%和6%,其他资源4%。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说,想要争取这些资源并不占优势,而资源的缺乏也直接影响了返乡创业开展,政府在整合经济资源、市场资源和会资源方面的能力的发挥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给予返乡农民工一些倾斜和优惠,有助于引导更多的农民工返乡,也有助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是“关键”。创业资金问题是创业得以开展的关键,也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初始最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金融机构针对性产品还较少,或者对于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宣传还不到位,导致供求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此外,还应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充分发挥创新型金融机构(如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的作用,拓宽农民工创业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优化办理流程,切实发挥金融对于创业的支持作用。

三、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具体措施

(一)各部门联动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相关技能培训。一方面由政府部门或由农民工组建的创业协会牵头,组织创业知识和相关技术培训班,通过聘请行业专家、成功企业家、技术人员及法律顾问等向创业农民工讲解有关国家的政策法规、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创业农民工与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为他们解决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实现专业技术服务和农民工创业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发挥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和金融服务站的辐射作用,以现场培训、集中讲座等形式提高返乡农民工对基本金融知识和服务的了解和运用。

(二)政府部门全方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增加财政专项补贴资金总供给量,特别是对回收期长的创业项目和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多的创业项目给予奖励性补贴。二是利用相关政策手段引导金融机构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工作,运用杠杆手段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资金不足问题。三是政府牵头整合农村创业资源,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的建设,积极对接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以适当的政策倾斜为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场所、项目信息、对点帮扶等服务。

(三)充分发挥各类型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作用。银行、信用社等在农村地区发展较为完善的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缘优势,在贷款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适度创新,如开发更适合于当地农民工实际的担保及抵押方式,对于项目好、创业能力强的借款人,贷款额度和条件适当放宽。保险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发挥自身风险转移管理的作用,对农民工提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专项业务,提升农民工创业的抗风险能力。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等创新型金融机构要发挥自身业务优势,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担保和资金支持,配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

本文为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河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及金融支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RS-2017-1076)

河北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河北省金融机构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