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性探讨

2017-03-07 21:13郝明霞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架构现象

◆郝明霞

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性探讨

◆郝明霞

在现代化企业建构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话题,使企业的发展受到掣肘,并显现出日益加剧的态势,而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正是企业内部控制缺失的具体、外化的表现,为了较好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性地位和意义,并采用有效的措施,以较好地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一、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内部控制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达到预设的结果,而采用的一系列内部控制方法、流程及具体举措,以较好地保证资产的完整安全与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全面地提升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有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内部控制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等。

会计信息失真则是针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与相关的规定有较大的偏差,无法对各项经济管理业务内容如:财务、生产经营、现金流量等,进行真实而完整的反映的情形。由于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而导致企业对外披露不可靠或不及时,显现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现状。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具体表现于以下内容:

(一)企业组织架构与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企业组织架构是由各要素相互链接而形成的框架体系,包括组织架构的合理设置、人员设置及信息流通等方面,其中:组织架构的合理设置对于会计信息失真有直接的影响和关联性,职能明确、权责统一的组织架构可以形成相互制约、彼此分离的状态,较好地防范风险。而不合理的组织架构则会形成难以控制的财务混乱局面,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和问题。内部人员的设置及能力对于会计信息质量也有直接的关系和影响,尤其是会计部门和信息监督部门的人员,如果人员配置不当或能力存在较大的缺陷,则难以满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需求,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二)内部审计与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以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了解和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运行状态,使之务必真实、合法和有效,并采用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措施,以较好地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然而,企业之中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主要体现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独立性不强,一些管理人员还将内部审计人员依赖于财务部门,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认识不够清晰,这就使内部审计无法起到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引发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三)企业文化与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在企业长期运行的过程中,积淀而成企业特有的文化,其文化理念和准则引领企业的业务经营管理活动和行为,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也有极大的影响和关联。由此可见,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不良的、有缺失的企业文化则会诱发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四)人力资源管理与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极为关键的部分和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和评估,可以较好地实现对人员的激励和全面的规划,以全面发挥企业人员的潜能,最大程度上发现人才、应用人才。从企业管理者的层面来看,管理层的素质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有直接的联系,如果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较高,则会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而如果高层管理人员的能力有限,则会产生纵容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和问题。从会计管理人员自身来看,如果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较高,则可以自觉抵制诱惑,依照会计相关制度和法规,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而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运营状态;而如果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有限,则会出于利益的驱使之下提供虚假信息,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外在表现及内在原因分析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的外在表现主要为以下方面:(1)没有准确地应用会计估计和会计原则。这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事项,这就需要进行会计估计,包括对坏帐的比例、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资产的减值等内容的会计估计,在进行会计估计中存在与企业的变革发展与创新不相适应的问题。而会计原则则主要是在权责配比方面的不当操作、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归属争议等。(2)收入、利润及费用的不当操作。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操作的过程中,收入借鉴了国际化的会计准则,费用及收入的配比存在与现有的企业资本化条件的不相匹配性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深层原因,主要应当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和研究:

(一)企业治理机制中的问题。在现代化企业建构的过程中,企业治理大多由董事会、管理层直接控制,这种直接操纵的治理结构会诱发利益驱使之下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同时,企业治理结构也存在不够合理的问题,由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大多是职能制的组织结构,相对集权化和稳定化,难免存在高层领导直接干涉财务会计部门的现象,而这种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发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从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来看,由于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行政关系上的并行关系,缺乏有效而全面的横向沟通,这就使企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隐患。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还存在较大的漏洞,存在管理层年龄结构偏大、学历较低等问题,同时,对于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也不够完善,难以充分提升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引发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三)内部监管中的问题。在企业的内部监管体系之中,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存在依赖于财务管理部门的意识和想法,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和监管工作的开展,使企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三、加强内部控制避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举措分析

(一)完善和优化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体系。为了更好地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实现完善的内部组织架构中的权责匹配性,要致力于健全和优化独立董事会制度,要优化股权结构,使企业股权多元化,避免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并加入独立董事,以缩减董事会成员的比例,实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完善和优化。同时,还要完善和优化企业董事会的绩效评估制度,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衡量董事会的业绩,并通过考核量化的形式确定董事会成员的薪酬。在透明、高效的优化权责互衡机制之下,可以较好地避免利益驱动下的信息失真问题。

(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要从人员素质上入手,要使企业所有成员及时沟通和协调,领导要做好表率,成为员工的榜样,会计管理工作人员要开展定期的业务培训和道德教育活动,以法制法规作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约束,在遵守财经纪律的前提下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提升自己的会计业务能力,减少在会计管理工作中的误差,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三)强化内部审计与监管体系。为了更好地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与监管体系的完善和优化,要使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地位和作用,要保持自身审计工作中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应当在总经理或董事会直接领导之下,实施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工作业绩的不同加以奖惩激励,从而有效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有效。

综上所述,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会计信息失真而言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要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相关要素,使之不断完善和优化,从不同的角度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减少和规避会计信息失真风险,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太原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架构现象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IT架构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WebGIS架构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