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常见问题及新任兼职辅导员工作策略
——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03-07 21:13◆张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辅导员班级

◆张 磊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常见问题及新任兼职辅导员工作策略
——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 磊

高职教育是兼顾有普通教育及职业教育双重特点的高等教育,大量的高职院校提高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型劳动工人。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相比,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特点和问题。本文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常见特点和问题进行浅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工作策略。

高职院校;高职教育;学生特点;德育;辅导员

高职教育从属于国民教育序列,招生与办学兼顾有普通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双重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及行业分工的细化日益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与办学规模的复合增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在第二次高校合并办学及民办教育大潮的推动下,催生了大批的高职高专院校。这一进程极大提高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使更多的学生可以接受大学教育,随之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型劳动工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了行业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年轻人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如朝气蓬勃、敢想敢闯之外,与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相比,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特点和问题,这些特点为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提出了挑战。笔者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同时兼职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粗略有些微观察与体会,现就高职院校学生常见问题做粗浅分析,并提出相应工作策略。

一、学生特点、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中的高考统招生属第三批及以后投档招生的学生,文化课成绩通常处于高中毕业生的中下游水平,而单招考生的文化课成绩比之统招生,则又有所不如,中职考生因没有普通高中的教育经历,基础知识体系更加不完善。我校因地处西南地区,有大量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源,这些学生整体基础教育水平堪忧。以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基础薄弱尚只为一时之现象,而更大的问题在于这些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这才是制约学生长远发展的重大瓶颈。

(二)对自我认知及定位有较显著偏差。高职学生相较于本科学生,对同龄人和自我的认知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认为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进入本科院校的学生只是会考试的书呆子,而自己虽然成绩不够好,但见识和能力出众,从而自视甚高固步不前;另一种极端是因为没有进入本科院校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实上,高考相对而言是较为公平较为能体现知识能力的一种选拔模式,需要较为全面的知识能力储备,长期的刻苦努力准备和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高职院校中学生的两种认识极端,前者过分贬低了完善的知识体系和刻苦努力品质之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后者则过分拔高高考对于一个学生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略了人生发展的曲折性和奋斗的长期性。

(三)纪律性及自律性亟待提高。总体上讲,年轻人生性活泼好动,这点是不容置疑的,加之社会经济发展,价值多元,21世纪的年轻人更显得外向开朗,思维跳脱,勇于打破常规。此一特点若能由老师善加引导,对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无裨益,但届于成年前后的高职学生,囿于人生经验和眼界见识,常常将挑战良俗秩序、任性妄为与开拓创新、张扬个性混为一谈。从而在日常生活和校园管理中往往表现出大局意识和纪律意识欠缺,将学校和老师的合理要求、善意教导当做禁锢个性、压制特色的“专制暴政”,不遵守纪律甚至刻意破坏纪律以彰显与众不同的个性,标榜反抗精神。

(四)主动性有待调动。高职学生另一个较为普遍的突出问题是将大量精力耗费在了游戏玩乐上,对娱乐明星八卦,网络游戏如数家珍,趋之若鹜。而对于培养内涵提升能力的学习和活动则缺乏主动性,除个别同学较能主动积极以外,大部分同学常常需要老师多方劝导、敦促,才勉强参加,应付了事。这一现象既与当下商品经济飞速发展,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的社会大环境有关,又与年轻人从众的社交需求以及对待事物和流行趋势缺乏分辨能力和自制能力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关。

(五)逻辑思维及能力缺乏。在日常教学和活动指导中,笔者发现高职学生通常缺乏成体系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写不出一篇语句通畅、思维连贯的应用文,亦无法严谨准确地领会相关校园管理文件和活动通知的精神。因此便无法很好地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导致在做事的行动力和执行力方面出现诸多偏差和漏洞。

二、新任兼职辅导员工作策略

(一)尽快熟悉工作职责,提高工作能力。新进年轻教师大多是从学校进入学校,从学生身份直接转变成教师身份,在担任兼职辅导员伊始,尚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和工作技巧,对工作职责不甚熟悉,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难免有认知误区和工作失误。要尽快融入角色,适应继而胜任辅导员工作,通过自主学习相关学生管理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多向学工系统的领导、高年资专职辅导员和团委老师请教沟通,多参加相关的学生管理工作会议和培训,尽快熟悉辅导员工作职责,掌握一般常见及典型场景下的学生工作流程和方法。并积极参与组织学生活动,从中实践,检验相关认知和工作技巧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提高工作能力。

(二)多深入班级,与专业课教师沟通配合。辅导员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若要更快更全面地了解班级学生的课堂表现,务需多深入班级,参与专业课的旁听,并时常与各科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一方面了解班级的整体学风、班风,另一方面了解具有突出优秀表现的学生和具有突出问题的学生,以便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和教育工作。对于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的缺陷,提请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讲授及课堂互动方式。

(三)多与家长沟通。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学校,个人性格、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与家庭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不良习惯也总能在家长身上或家庭的教育方法上找到根源。多与家长沟通,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亲子关系,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家长对子女的评价和期望;另一方面则是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使家长和辅导员可以相互配合,家、校结合,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教育盲区。

(四)多观察学生,多与学生沟通,灵活运用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新任兼职辅导员要尽快了解学生,全面掌握带班学生情况,除了与专业课老师沟通,与家长沟通之外,还应当多观察学生,多于学生沟通。观察学生则不仅要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还要观察学生的生活表现,并通过社交网络,如微博、班级QQ群、微信群等观察学生的言论及其表现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倾向。

与学生沟通则分为两种方法,个体沟通和集体沟通。个体沟通又分为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两种形式,直接沟通是直接与某位特定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谈话,了解他的想法,对其进行直接的教育引导。而间接沟通则是通过其他同学了解某位特定同学的情况。两种沟通形式可交替使用,相互参照。而集体沟通亦有多种形式,比如班会,座谈会,集体活动等,尽可不拘一格。针对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普遍问题,可通过集体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而针对特定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殊问题,则可采用个体沟通的方式因材施教。

(五)建设好学生干部队伍,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一个班级是否具有凝聚力,风气如何,与辅导员有关,更与班干部队伍建设有密切的关系。限于时间和精力,辅导员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对班级进行管理和引导,班级的日常管理和稳定运行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班干部对班级工作的支持与付出。一支与辅导员配合默契、执行力到位的班干部队伍,将会对一个班级的风貌和集体状态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辅导员要积极建设好一支合格的班干部队伍,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为班级服务,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带领班集体进步。

(六)重视问题的预防,特别是安全工作。高职学生因为纪律意识不强,自律能力不足,通常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而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其伤害和损失是不可复原的。所以针对安全问题,一定要首重预防:包括但不仅限于网络信息安全,食品安全,人身财产安全,交通出行安全,灾害逃生与自救能力培养等,都要经常强调,反复提醒。特殊的时间节点如每学期的第一周与离校前都要进行安全主题班会教育;特殊的社会热点如网络贷款,针对学生的高发骗局如兼职陷阱及求职升学培训诈骗也要适时进行专题安全教育;在日常管理中善用典型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识别安全风险和止损自救的能力。

(七)重视道德和法制教育。当下社会价值观越发多元,信息传递越发迅捷,学生的思想和言论必将受到激烈的冲击和影响。分辨能力、自制能力不足的高职学生很容易陷入混乱的价值观泥沼和真假难辨的各色信息中以至逐渐迷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是每一个高职教育者不容回避的挑战。笔者认为要应对此挑战,除了通过智育提高学生对于复杂信息的筛选判别能力之外,还应特别重视德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导向作用来规范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用以抵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思潮对年轻人的侵蚀。

三、小结

当下我国社会经济正面临生产方式转型、产业重组和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阶段,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如何为行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是必须要研究和重视的实际问题,这关系到我国社会进步的大局。本文虽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特点和方法作为切入点进行论述,然文中所提到的学生特点和问题并非高职学生所专有,只是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表现相对较为普遍、突出。我院用新进的专业课教师兼任辅导员,既可以利用年轻老师的优势,较为方便的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动态,及早发现问题,针对学生普遍特点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处理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又可以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个较为值得推广的做法。

[1]丁振中.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与德育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S1):75-78.

[2]朱冬英.找准高职院校德育的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4,(24):35-36.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课辅导员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班级被扣分后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