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7-03-07 16:44韩雪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延边中医医院麻黄

解 坤,韩雪花

(1.吉林省珲春市中医医院, 吉林 延边 133000; 2.延边中医医院, 延吉市中医医院, 吉林 延边 133000)

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解 坤1,韩雪花2

(1.吉林省珲春市中医医院, 吉林 延边 133000; 2.延边中医医院, 延吉市中医医院, 吉林 延边 133000)

目的研究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在缓慢性心率失常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缓慢性心率失常患者共85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3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治疗措施,予以治疗组患者麻黄附子细辛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则分别为76.74%、18.6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缓慢性心率失常的患者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理想的治疗疗效,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麻黄附子细辛汤;缓慢性心率失常;疗效;安全性

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率减慢引发的如心室自主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性心率以及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目前西医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并不是十分理想,中医治疗效果尚令人满意[1]。我院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分析,现将本次研究作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85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47岁,平均年龄为(54.1±3.7)岁,男女患者分别为47例、38例。将85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患者的年龄区间为47~69岁,平均年龄为(55.6±3.4)岁,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区间为47~67岁,平均年龄为(53.5±3.8)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对本次研究无影响(P>0.05)。

本次实验中的85例患者均排除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多种药物过敏、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以及不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同时本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每日服用心宝丸(由广东太安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心宝丸;国药准字Z44022728;60mg∗20丸)3次,2丸/次,连续治疗28d。

予以治疗组患者麻黄附子细辛汤进行治疗,具体的药方组成如下:细辛3g、三七粉3g、鹿角胶10g、郁金15g、附子10g、炙甘草5g、丹参10g、麻黄10g、菖蒲15g、桂枝15g、桃仁 15g、 水蛭 5g、 红参 10g、 红花 15g、 熟地 15g、黄芪30g。每次煎煮一剂约300mL,每日于早晚2次饮用,连续治疗28d[2]。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标准为: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心率恢复正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消失为治疗显效;患者心率增加20%及以上,同时窦房传导阻滞与发作频率均下降50%及以上幅度为治疗有效;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症状未见减轻,房室传导阻滞、心率等无变化或恶化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样本量∗100%。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选择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检验,采用χ2对比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39/42);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74%(33/4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结果显示 χ2=10.0800,P=0.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者则出现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两组数据对比计算结果显示 χ2=9.2841,P=0.0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经针对性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失。

3 结论

中医理论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因患者心肾阳虚引起的,属于“心悸”、“迟脉”的范畴,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本次实验所采用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药方中的多种药材对治疗心律失常均具有一定的作用,麻黄主要起到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以及消肿的效果,黄芪起益卫固表之效,红花、水蛭以及桃仁等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情况,起改善心律失常之效,而其余的红参、炙甘草、桂枝以及菖蒲等中药材则可起到温经通脉、养血生精、益脾复脉以及益气养心等功效,从而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缓慢性心率失常症状[3]。在本次实验中,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理想的治疗疗效,且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武文晶.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20):209-209,210.

[2]胡少林,黄乐平.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1例[J].光明中医,2016,31(16):2317-2318.

[3]于珊珊.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341-341,342.

R451

B

ISSN.2095-8242.2017.43.8479.01

本文编辑:罗 兰

猜你喜欢
延边中医医院麻黄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总目录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
“图们江论坛2018”在延边大学举行
신라 -고려 시기 경물 묘사 관련한시의 어음문체론적 특성 소고
麻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