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强降水的多尺度分析及临近预警

2017-03-07 02:25徐琰博
农业与技术 2016年22期

徐琰博

摘 要:夏季炎热高温多雨已经成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所面临的高气温、高雨水的严峻时期,而这期间短时强降水则发生频繁,使降水量明显增多,造成洪涝灾害等严重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相关气象部门为了能够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对短时强降水现象进行多尺度分析。本文将在有关气象局的数据分析上对多尺度的探究短时强降水的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总结出一些有帮助的临近预警,以备提前预知短时强降水。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多尺度分析;临近预警

中图分类号:S1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84

有关研究表明,短时强降水分为低质心降水与高质心降水俩大类,前者在短时强降水发生时降水量较平稳,降水强度相对较低,而后者在短时强降水发生时气流对流速度变快,质心高度越高,降水强度越大。因此,对短时强降水的特征及类型进行深入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1 短时强降水的多尺度分析

1.1 短时强降水的典型特征

1.1.1 时间分布特征

一般情况下,春夏季5、6、7、8、9,5个月份,是短时强降水频发的季节,而8月份则是短时强降水出现的高峰时期,不仅短时强降水的强度将达到峰值,而且对当地的影响最大,期间,降水量也超过平常的几倍,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农民的收入,也造成了市场上的物价上涨。按照对称抛物线的形态来分析,5月份将是短时强降水发生的起始月份,降水量和降水次数相对来说都是最少的,而6、7、9,3个月则短时强降水的发生就相对就较为频繁,降水量与降水次数也相对较多。总的来说,就是短时强降水会经历一个缓慢上升直至到达到峰值,再随之回落的一个由弱变强,在由强变弱的过程,即所谓的峰值效应。由于低空空气流速逐渐加强,造成的短时强降水的发生,有时也会因为水汽充足,无法及时蒸发的原因造成短时强降水,但是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1.1.2 空间分布特征

夏季,是我国淮北地区、大别山地区以及江南的西部短时强降水频发的季节。由于淮北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宽阔,山体稀少,没有高山等阻隔物 所以降雨量与降雨强度都非常巨大,而且都是最直接的影响,最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而江南西部地区与大别山地区则由于山区山体比较多,地势复杂,高低不平,其降雨量与降雨强度会稍微被高大的山体阻隔一部分,但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故从此出发,分析地形地勢,做好排水措施,提前防范,保护民众生命与财产安全。

1.2 短时强降水的主要类型

1.2.1 东北气流型

短时强降水主要分布于亚洲中纬度与高纬度之间,由于冷暖气流的交锋,出现了短时强降水现象,使得内蒙古、山西这些低气压区以及长江流域以南的重庆、湖南的高气压区都会因此出现短时强降水现象。

1.2.2 西北气流型

由于北方冷空气的一直持续南下,冷暖锋相遇,产生快速南下的短时强降水,直接影响了江西、安徽、浙江等地。

1.2.3 台风型

一般情况下,对短时强降水有直接影响关系的台风都是从台湾或者福建率先登陆然后一路北行,有时也会因为风向,山峦阻隔的原因往西北方向也会有移动。而由于台风的登陆,从海洋上带来了较多的水汽,加之风力强劲,使得台风带来的短时强降水最持久,降雨量也最多,降雨强度也最强。

2 短时强降水的临近预警

2.1 边界层风速加快,风力强劲

据悉,中国气象台的研究数据分析表示,气流的边界区域由于风速加快,气流强度增强,导致了短时强降水的频发现象,短时强降水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在离地面相对较近的位置风速会开始慢慢加快,直到一定程度上的某两种气流相遇,大概0.5h之后中低空气流就会逐渐增强,然后1h之后,风速和气流继续增强,而在低空则风速与气流有明显程度的变缓慢,增加幅度下降,然后保持基本不变。从以上的分析可知,这些情况与短时强降水的多尺度分析基本一致,即此现象为短时强降水的临近预警。

2.2 短时强降水时间进行气旋辐合

从相关专业知识来看,中小尺度辐合是影响短时强降水发生的最关键原因,而中小尺度辐合最常见的3种表现形式——中小尺度的风速强弱的变换、中小尺度风速的辐合和中小尺度的气旋性辐合。正是短时强降水临近预警的最直接表现。当中小尺度的风速加强到比原来强劲的时候,便可以推测出最快在0.5h后、最慢在2h之后会出现短时强降水现象,于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在外的尽快回家,没带伞及雨具的找地方避雨,其他有关事件都可以提前结束,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如果出现风速与气流比较接近雷达辐合的一侧,同时反射率因子与辐合线高度相当,短时强降水发现的频率是很高的,而且短时强降水强度也会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徐聪.短时强降水的多尺度分析及临近预警[J].自然科学,

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