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绘画造型的两种方式

2017-03-08 11:31郭楚开广东青年画院510170
大众文艺 2017年1期
关键词:感性理性艺术家

郭楚开 (广东青年画院 510170)

论绘画造型的两种方式

郭楚开 (广东青年画院 510170)

本文通过对绘画造型和创作意图之间关系的分析,总结出造型的形成通常以两种造型方式来表达创作意图,一种是以感性为主导的造型;另一种是以理性为主导的造型。并论述两种造型方式的关系和特点,为创作发挥指导性作用。

绘画造型;创作意图;理性主导;感性主导

造型,即创造形体,是以可视的物质材料表现形象,在一定的空间中以静止的形式表现出来,是艺术中可视的静态空间形象。艺术的审美首先在于造型的审美,本文旨在研究绘画造型方式,并通过其中的分析研究出造型方式的分类与探讨,从而达到其在实践创作中的应用。本文对造型的分析只专注于平面绘画艺术的造型研究,包括对西方油画造型以及中国画造型两方面的研究。

一、造型及绘画造型的形成

造型是艺术家艺术面貌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具有相当强的直观性,是观众在欣赏绘画作品的重要一环。造型能在色彩、明暗等元素的衬托下增添光彩,但色彩和明暗却无法离开造型。可见,造型在绘画创作中十分重要。绘画作品中独立个性的造型可以让人最直接地看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艺术追求,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艺术家的精神特质。

绘画造型的形成和一般实用设计的造型不同,一般实用设计的造型是以物质为第一性,在实用的基础之上追求造型上的美感;而绘画是以精神追求为第一性,以作品传达出艺术家思想情感为目的,是艺术家表现的重要语汇之一。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到:“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1一个艺术家生存在他所属的时代里必定不是孤立的,时代社会的环境必定对他的思想情感造成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艺术家造型方式的形成是结合生活环境与经验、自身修养、文化传统、艺术媒材等因素,经过不断提炼总结所获得的,它是在物我交融中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凭空设计的。

二、绘画造型的两种方式

(一)以理性为主导的造型

以理性为主导的造型是艺术家在社会、科技、艺术等内在发展因素与个人综合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理念。这种造型方式是艺术家建基于一套知性的、哲学的思考之上,对自然对象进行重组与创造。以理性为主导的造型方式并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模仿,而是尝试从观念上对视觉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强调分析审美对象的形式结构关系,并探索何种表达才可以准确表达对外在世界的体认。从某种程度而言,以理性观点为主导的艺术家们在处理对象关系的时候,经由感觉经验达到认知,并通过抽象思维获得认知,不同于最终只是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把握,他们要寻求一种对世界艺术的理解、理性的把握,寻找造型和人的精神结构的对应关系。

贡布里希认为:“装饰艺术中这种对形式和图纹的摆弄只不过是更广泛的人类创造活动的一个特殊例子。不管是诗歌、音乐、舞蹈、建筑、书法,还是任何一种工艺都证明了人类喜欢节奏、秩序和事物的复杂性。”2以理性为主导的造型方式在构成法则和表现形式上都有着强烈的理性指导意识,具备清晰的条理、严谨的秩序和合度恰好的比例。可以说它是明确的、直接的逻辑意识的体现。以理性为主导的造型方式主要有三个特点:

1.设计感强:以理性为主导造型的作品在造型经营设计方面显示出深思熟虑的感觉,艺术家在创作造型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某种理念,这个理念是艺术家们长期积累、已经成型的艺术追求,所有的造型就围绕这个理念而展开,从而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毕加索在1912年创作的《小提琴与葡萄》(图1)让人感受到画面浓厚的设计感。零零散散的小提琴的局部造型被毕加索按照一定的节奏安排着,这些零碎的小部件几何造型在传达小提琴的特征同时却更突出其中的冷静,几何块面在我们心中形成真实的小提琴。也许毕加索想请观众们参与到和他一起将这些画面上的一块块小提琴碎片在心中组成一把更真实的小提琴,我们从中感受到他精心地设计和解构。

图1 毕加索小提琴与葡萄

2.可控性强:以理性为主导的造型是艺术家在已经拥有或意识到的艺术理念指导之下所进行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始终保持着对艺术宗旨的把握。以理性为主导的造型是艺术家造型设想的忠实反映,随意的不可控造型和偶然发生的效果较少出现在作品中。

毕加索的《弹曼陀林的姑娘》(图2)是这个特点的典型代表,其二维的平面绘画上努力探求多方位的空间表现。流线型的头发下可以看到脸的侧面与另一个角度脸的正面。少女的胸部大大小小的几何形体和背景的几何形体互相交融,被肢解的乐器上有两只手的造型已略显模糊。彻底几何化的少女、乐器及背景如同墙壁上的拼贴画,一堆大大小小的几何形体被有节奏的组合成画面,已经成为了一种造型符号。

图2 毕加索弹曼陀林的姑娘

3.带冷静感:由于理性为主导的造型方式是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能动的创作方式,艺术家无论是在构思还是在经营的时候,每一个步骤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而艺术家对画面的把握也是可控的。这些把握和控制而流露出来的某种硬性,给予观者一种理性的冷静。正如布兰库西所说的:“单纯并非艺术的目的,追求单纯只是想贴近事物的本质。”

蒙德里安1930年创作的作品《红、蓝、黄构图》(图3)便是很好的例子。在这里,他利用垂直线,水平线和原色进行经营和设计,以达到画面的平衡与和谐。画面上根据与周围色块的关系严格控制水平线与垂直线的粗细,一块正方形的红色块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面积,在它的周围包绕着几块大小不一的白灰矩形色块。中间的几条水平线和垂直线组成矩形连接起每块色块,使他们之间的关系达到平衡。更重要的是,蓝色、黄色、白灰色块联系在一起,使大面积的红色正方形被有效的制衡。蒙德里安巧妙地利用绘画的基本要素达到他的理念,形成平衡、理性、冷静的造型。3

图3 蒙德里安红、蓝、黄构图

(二)以感性为主导的造型

以感性为主导的造型方式是指艺术家以个人性情、直觉来造型的一种方式。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自发本能,情感是绘画研究和探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造型作为形式语言里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感表达。情感为主导的造型是艺术家在接受生活、社会环境等因素刺激下,个人情感真实流露的形象表达。随着情感表达的深化,造型不断拓展,什么样的造型往往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情感呈现。虽然造型的情感呈显与观看主体的心情理智相互影响,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普通规律。大卫•休谟在《论趣味的标准》中认为,人们在趣味(美感)方面虽然有很大的差异,但毕竟有一种普通的尺度,因此呈现出基本的一致性。这是由人类共同的心理结构和自然本性所形成的。他指出:“自然本性在心的情感方面比在身体的多数感觉方面还更趋一致,使人与人的内心部分还比在外在部分显出更接近的类似。”4虽然和逻辑学与物理学相比,以感性为主导的造型没有那么确定,但在茫茫的人类生活当中,具有相同的天性基础,并且同样可以归纳成科学体系。如倒三角形有不稳定感,正三角形有稳定感;“S”型曲线给人以丰富流畅之感,而直线则给人以简洁明快之感。

以感性为主导的造型方式是以由内而外散发的感情为指导而进行的创作,不能说它没有理性的指导思想,只是情感的驾驭更为强烈。以感性为主导的造型方式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直觉性强:以感性为主导造型的作品,通常伴随艺术家的个性使然而产生,艺术家常常凭借直觉来进行即兴的创作,所以在画面上并没有理性为主导造型的作品那么严谨,但是却带有一种浓重的随兴之美,而且对艺术家创作时的感情流露有着十分传神的诠释。这种造型方式的作品往往使人感到轻松、舒坦。

席勒的造型是情感宣泄的经典呈现,夸张、修长、收缩、起伏感强烈、神经质、病态等是席勒人物造型的典型特征。他以敏感的神经和敏锐的观察力探索着他的艺术大道,给人以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如《裸男的背部》(图4)中,人物造型十分夸张,如同脱臼和弯曲的手和纤廋的身体剧烈地绞拧着。紧触而富有力度的线条毫无多余之感,恰到好处的表现肌肉的力度感,配合身体强烈的起伏变化,宣泄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纠结彷徨的内心。而他的作品画面除了情感澎湃之外,都让人深深感受到一种直觉,无论是人物姿势摆动,还是笔触和色彩的运用,都显示出个性与创作的直觉,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其创作意图。

图4 席勒裸男的背部

笔墨奔放、洒脱的八大山人将他所描绘的对象造型夸张化、提炼、风格化,寻找到与内心情感的契合点,以抒发他愤世嫉俗的内心情感。其《鱼石图》(图5),在用墨上有如倾如泼的动感,有节奏,有韵律。它如风雨的交鸣,如瀑布的飞溅,在观者的心理上产生激荡,感到了画家情感的充沛,意兴的酣畅,因而在观者情绪上唤起痛快、自由、舒畅的美感。

图5 八大山人鱼石图

2.偶然性多:情之所至,进而创作,在感性的驱动下的创作自然是不拘小节的,所以作品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偶然突发的效果,这也是感性造型方式所带有的迷人特点。这些偶然性的出现,会让画面带有轻松之感,也会让作品生动、形象。

徐渭一生疾苦多难,使他形成复杂独特的性格,就是他那悲苦的情感造就了他那灵动,富有情感指向的艺术面貌。在他的画面中,形与形之间经常自然的互相融合,没有明确的形象区分,往往是造型的偶然呈现。如他的代表作《葡萄图轴》(图6),大块的墨色浓淡互渗,看似葡叶重叠,光影迷离,加上串串葡萄处于半透明状态,给人亦真亦幻之感,尽显徐渭狂笔豪洒下的偶然天成。

图6 徐渭葡萄图轴

3.情感外露:在欣赏以感性为主导造型的艺术作品之时,观者往往会对画面的情感传达有着强烈的共鸣,画面也呈现奔放和较为热烈的感觉。这些感觉几乎是这类作品的共同之处。画面带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与艺术家在创作时的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梵高简约概括、质朴的造型生动传达出其强烈的内心情感。他那强烈的色彩,疯狂粗犷的笔触,朴拙夸张的造型都是对情感生命的主观表达;使他寻找到内心的真实,直指对象的本质。他热衷于语言的创造和情感的渲泄。他的《星月夜》(图7)虽然说是后印象派的作品,但当我们仔细阅读这件作品时,会发现该作品有表现主义的倾向。尤其是画面中奔放粗犷的笔触夸张变形的造型。前面那棵杉树在梵高那灵动、跳跃的S形笔触下造型如同一堆上升的火焰。中景、宁静的小村庄用直线小笔触排列而出,笼罩在那蓝色消沉的远山中。深蓝天空中那大大小小的星星所形成强烈动感的涡旋,如同天空中凶恶的火龙要把村庄给吞灭,使人联想到他那绝望的恐怖。这一切都是情感和激情的激发下所迸发出来的,这也是造型和情感之间的关系的魅力所在。

图7 梵高星月夜

然而,两种造型方式在艺术创作中并不是泾渭分明,相互对立的,而是相对的。即便是以情感为主导的徐渭,在作画的过程中也是带有理性的思考的。如徐渭不仅善于在大块的浓墨上滴胶法,也善于在淡墨中加胶矾。他有一首题画诗云:“东吴药绢白檬檬,况值胶矾盏内空。烂颖扫来孤凤影,江湖细雨淡烟中。”可见,他是习惯于用胶矾的。淡墨因水份较多,很容易泅开,边缘发虚,缺乏视觉张力。徐渭在淡墨中加上胶矾以后,并不影响水墨的渗化,但在边缘处形成清晰的不规则的水迹,造成似冰片一样明润而脆薄的效果。徐渭还使用加胶法去表现植物上的积雪,使枝上积雪获得视觉上的重量感。这是他使用得很成熟的技法。由此可见,两种造型方式在艺术创作中存在着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创作意图和造型的关系,对以理性为主导的造型与以感性为主导的造型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中外艺术创作中的实践案例,为艺术创作寻找符合自己精神特质的造型形象梳理出理论指导。造型是作者内心情感或思想观念表达的载体,既不是以客观再现为目的,也不是被动机械的描摹,而是需要通过艺术化的手段来塑造造型。艺术化的手段需要画家结合生活环境与经验、自身修养、文化传统、艺术媒材等因素的基础上总结提炼。

以理性为主导的造型,其艺术创作的特征为:经营谨慎、可控性强、带冷静感;以情感为主导的造型,其艺术创作的特征为:随意感强、偶然性多、情感外露。两种造型方式有所区别但不对立,也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相对的,在艺术创作中有着不同的指导功能。

注释: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29.

2.[英]贡布里希著,杨思梁、徐一维译:《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1.

3.朱狄:《当代西方艺术理论》,人民出版社,1994:486.

4.[英]大卫•休谟:《论怀疑派》,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33.

猜你喜欢
感性理性艺术家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概念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感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