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2017年五运六气发病规律及其防治❋

2017-03-08 11:18佘燕达鞠宝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客气素问阳明

佘燕达,鞠宝兆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

五运六气理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七篇大论”、两遗篇以及《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九宫八风》等篇章,体现了“天人相应”的中医指导思想,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天时气候对生物,尤其对人体生命活动影响的一门学说”[1]。本文试根据五运六气理论对2017年五运六气特点及疾病防治规律作初步探讨。

1 五运六气特点分析

1.1 岁运

岁运统管全年的五运之气,能反映全年的气候及发病特征,又称大运、中运。

2017年是丁酉年,岁运为少角,木运不及。在不及之年本运衰,表现为气化无力,可能出现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云:“至而不至来气不及”的现象,即岁气的到来要比节气时令来得晚。另一方面,木运不及之年,风气不及,其所不胜之燥气流行,暑气来复。因此,气候主要表现为风气不及、燥气偏胜,后半年还有可能出现暑热气候。

1.2 主运、客运

表1显示,主运是一年中各时令正常气候变化之运,分为五步,按五行相生之序,年年不变,惟每年主运五步有太过不及之区分。初运属木主风,二运属火主热,三运属土主湿,四运属金主燥,终运属水主寒。客运相对主运而言,是一年中各时令气候的异常变化规律,如客之往来每年不同。

1.3 主气、客气

表2显示, 六气是指风、热、火、湿、燥、寒6种气候变化,包括主气、客气、客主加临。“主气又叫地气,即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气,分主于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显示着一年季节中的不同变化,所以它的次序仍是按着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之序而排列”[4]。主气表示气候之常,指一年6个时段正常的气候变化规律,即主时之气。客气也叫天气,表示气候之变,是指一年6个时段异常气候变化规律。客气也分为六步,即司天、在泉、上下左右四间气。客气的排列顺序是从阴阳先后次序来排列的,即先三阴后三阳 。“每年轮转的客气加在固定的主气上,称为客主加临”[5]。客主加临是将主气 、客气相结合来分析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表1 主运、客运及交运时刻表

表2 主气、客气、客主加临及交司时刻表

1.4 运气相合

中医运气学说认为,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五运和六气两大系统相互作用及其内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应将五运与六气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全面分析和推求出全年的大致气候变化情况。所谓运气相合,即将五运与六气结合起来分析全年气候变化,运气相合具体分以下几个方面。

运气同化即五运与六气同类化合。2017年(丁酉)岁运少角,司天之气为阳明燥金,在泉之气为少阴君火。根据运气同化规律,该年岁运属于木运不及,与该年司天之气、年支、在泉之气五行性质及方位不同,不构成天符、岁会、同天符、同岁会、太乙天符年,即不及之岁运得到六气之资助。

运气异化即五运与六气相合,根据不同的运和气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来测定运与气的偏盛偏衰,综合分析气候变化。2017年(丁酉)岁运是木运不及,司天之气是燥金,该年是气盛运衰的天刑年,气候变化以气为主,变化较剧烈。该年的岁运不及未得到司天之助,因此未构成平气之年。

综合客主加临情况可知,2017年的初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均为主气克客气,故皆为不相得。二之气客气少阳相火加临于主气的少阴君火之上。《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故二之气虽相得也为逆,全年各个时节容易出现气候异常变化。

2 发病特点及防治建议

2.1 岁运发病特点及防治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柔 萎苍干,上应太白星,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其谷苍。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复则炎暑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华实齐化。病寒热疮疡痱胗痈痤,上应荧惑、太白,其谷白坚。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土受邪,赤气后化,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其谷不成,咳而鼽,上应荧惑、太白星。”

从2017年岁运来看,属少角,木运不及,燥气流行,火气来复。因木运不及,春应温而反凉,春应生而不生,其病变易表现为肝气生发不足、疏泄失职,从而影响脾的运化,出现脏腑虚寒、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等症状。另外下半年木之子火气来复,在人体易出现心火亢盛、火烁刑金,而发生咳嗽、鼻鼽或出现疮疡痱痈等火热病证。因此,在疾病防治方面主要应考虑疏泄肝气使之条达 ,还应注意肺、心及肝关系密切的脾的相关病变。

2.2 六气发病特点及防治

2017年司天之气为阳明燥金,中运为少角木运,在泉之气为少阴君火。《素问·五常政大论》曰:“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苍起木用而立,土乃眚,凄沧数至,木伐草萎,胁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暴热至,土乃暑,阳气郁发,小便变,寒热如疟,甚则心痛,火行于稿,流水不冰,蛰虫乃见。”一般来说,司天之气主管上半年,因此上半年气候以凉燥为主,易出现胁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等病证。防治原则应是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在泉之气主管下半年,则易发生小便不正常、寒热往来如疟、心痛等疾病,防治原则为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现结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和《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对2017年六气各时节发病特点及防治原则分析如下。

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太阴湿土加临,为主胜客,不相得则病。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应以健脾利湿、疏泄肝胆为防治原则。

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加临。天时臣居君位,大热早行。气候变化会比较剧烈,对人体影响比较大,容易导致疫疠发生,应以清热降火,防止疫情发生或蔓延。

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加临,主气克客气,不相得则病。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防治应以温、润、清为主。

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太阳寒水加临,主气克客气,不相得则病。寒雨降,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嗌干引饮,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应防止受寒、湿邪气的侵袭。

五之气:主气阳明燥金,厥阴风木加临,主气克客气,不相得则病。春令反行,民病气和,热行包络,面浮上壅,应以养阴润燥、疏散风热为防治原则。

终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少阴君火加临,主气克客气,不相得则病。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少阴君火加临于太阳寒水,虽然寒水能减弱火邪,但也容易发生温热类疾病,应以清热养阴防止温病发生。

3 结语

总体来说,2017年岁运为木运不及之年,金胜木火气来复,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从五运及六气之客主加临来看,该年气候变化较不平稳,其主要特点为木运不足燥气偏旺,上半年阳明燥金之气相加表现为燥气流行,肝气生发不足而影响脾之运化,主要应防止肝、肺、脾的相关疾病。尤其要重点防范二之气少阳相火加临少阴君火之上,易发生疫疠等传染性疾病。下半年少阴君火在泉,加之火气来复,易出现心痛发热、痈肿疮疡、寒热往来以及温热性疾病。防治原则为上半年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下半年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当今健康理念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变革,使人们认识到中医防病观念的可贵之处,积极预防、早期治疗、已病防变等治未病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五运六气学说是古人经过长期观察和实践总结出来并经过反复生活和医疗实践所验证的,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能够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并体现整体恒动观念。但也必须看到,当今自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所进行的推断是一种趋势而非必然。 正如张介宾《类经·运气类》所云:“读运气者,当知天道有是理,不当曰理必如是也。[6]”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治宜,灵活运用,不可拘泥,只有这样才能在继承中发展。

[1] 苏颖.五运六气探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 任廷革.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70-71.

[3] 柳少逸.五运六气三十二讲[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48.

[4] 张介宾.类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5:58.

猜你喜欢
客气素问阳明
不客气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美味巧克力
不客气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别客气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