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若干问题研究

2017-03-08 08:42黄俊婕
关键词:理论方法研究

黄俊婕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北京100070;2.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1)

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若干问题研究

黄俊婕1,2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北京100070;2.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若干问题的研究。试图从管理会计的涵义及其重要性出发,研究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管理会计;企业管理;应用;对策

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分支,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功能,越来越被我国企业高度重视,为此加强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就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试图从管理会计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为起点,研究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管理会计的涵义以及重要性

(一)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会计人员综合运用统计、运筹、计算机学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法,对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为相关人员提供日常的各项经济活动信息并依据相关信息进行规划与控制,为决策者作出决策的会计分支。基本内容为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核心理念为价值创造与维护,主要职能是为内部控制制度提供管理可靠的数据、信息,达到优化经营决策和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所以管理会计是集企业战略、企业业务、企业财务三位一体的有效管理工具。

(二)加强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管理会计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需要。1999年余绪缨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为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它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部分。”[1]管理会计是为现代企业管理而建立的会计控制制度,运用确认、计量、分析现实的经济数据及预计的经济数据等方法,为企业提供内部管理会计需要的数据和资料等,实现企业预测经济前景、参与企业经济决策、控制企业经济过程、考核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企业经营效果提供信息的信息系统的目的。

第二,管理会计是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需要。1987年汪家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西方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管理经营,实现最大利润,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收集、加工和阐明管理当局合理的计划和有效的控制经济过程所需的信息,围绕成本、利润、资本三个中心,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一个会计分支”。[2]

第三,管理会计是管理未来、规划未来,并使企业充满活力的需要。2009年张瑞敏在作主题演讲时表示:“管理会计,说到底就是管理未来、规划未来的会计。如果把管理会计、规划未来的会计变成每个人都来规划未来,每个人规划未来和自己的未来是连在一起的,管理会计就一定会充满活力。”[3]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彰享管理会计的重要,造成我国实体企业经营不佳甚至呈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管理会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主因。管理会计在大中型企业的运用和实施颇有成效,在小型企业没有应用,没有发挥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究其存在问题原因如下:

第一,脱离我国实际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以及数学理论模型可操作性差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局限于翻译介绍国外管理会计理论著述,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脱离我国实际情况。教科书片面追求复杂数学理论模型的实践,可操作性差。这样就导致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脱离,可操作性能差。

第二,传统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企业内部管理的局限性,应用范围受到广度和深度的限制。传统管理会计理论强调企业的内部管理,没有强调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无法比较同业产业成本与同行竞争成本,无法找到企业成本优劣势,没有关注同业竞争的有利的地位以及优势地位的长久保持,提供相关重要决策信息重视不够,分析问题缺乏长远眼光。

第三,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影响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公司治理结构等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鉴于有的企业管理混乱状况,缺乏应有的规章制度以及激励约束机制,对管理会计工作的全面开展及其不利。

第四,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方法和技术实际结合存在矛盾。一是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的科学、严密、完整性不足。针对管理会计缺乏系统的组织和协调的情形,管理会计研究对象、假设、目标、原则等,无法自成整体;管理会计引入的行为科学、信息经济学等科研成果的不全面系统,缺乏理论依据;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的界限的模糊性,交叉重复的内容和方法,缺乏完整理论体系,使管理会计的应用陷入窘境。二是管理会计方法和技术与实际操作不相适应。管理会计中的数学模型技术和方法,纯属理论性探讨;把企业预测、企业决策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简单问题的复杂化,一直造成掌握难度加大,可操作性受到严重影响,实际应用价值差;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经营发生巨大变化,成本构成日趋复杂;先进管理方法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变革,对管理会计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传统管理会计理论无法适应以新技术和方法的变革。四是尚无中国化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我国管理会计在吸收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如果只局限于西方管理会计著作的翻译和介绍,否则无法接中国地气,无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的成功实践的经验,未能加以总结和提炼,使之上升为理论,这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落后于实践的原因。

第五,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缺乏。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应用的关键还是人才,包括企业领导与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企业领导应具备系统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科学知识和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管理会计才能有效地在企业的运用和实施。鉴于财会队伍高职称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无法承担现代管理科学知识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和实践,素质不高的结果就是造成综合性高素质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短缺以及管理队伍的不稳定,是管理会计在企业难以应用的关键。

第六,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缺乏。管理会计基本上是依靠人工方法进行的,管理会计的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在计算机上具体运用不够。管理会计计算分析方法复杂,运用人工运算容易出现人为误差,准确性较差。分析计算使用人工计算的工作量巨大,无法适应现代化市场发展,削弱管理会计功能,企业推广应用缓慢,阻碍管理会计的发展。

第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备程度的不足。管理会计的实施必须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条件。由于受到我国经济体制不够完善以及经营者在决策时受到行政和社会因素影响,无视管理会计功能的作用以及发挥,是制约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推广的原因。

三、加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对策演研究

针对管理会计存在的上述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第一,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管理会计体系。一是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必须联系我国实际和国情,必须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研究实现管理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实践结合的途径,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会计体系。二是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必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服务,紧密联系我国实际,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实现管理会计操作的顺利运用。

第二,加强企业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研究,实现管理会计理论与我国企业管理实际的结合。我国企业应该及时地将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会计实践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在科研部门指导下,启动“企业管理会计案例研究”的科研项目,研究和探索有效的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的推广和运用,研究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与典型案例实践相结合,研究和总结管理会计发生以及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第三,全面建立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确立管理会计理论基础。管理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就是通过对管理会计目标、对象、假设、职能、原则等问题的研究,既立足于我国国情与我国企业实践,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形成指导实践,又为实践者所把握的理论结构。二是完善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内容体系既有交叉又相互渗透,把它们界定为企业内部独立部门符合企业实际,为此要充分发挥它们发挥综合功能的作用,确立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管理会计要吸收行为科学、信息经济学、运筹学、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完善方法体系。三是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制定管理会计的基本准则。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是负责制定管理会计的基本准则的权威机构,促进形成管理会计原则体系,提高管理会计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推动管理会计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发展。四是科学规范管理会计基础教育体系。管理会计必须规范教材,指导开展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探讨。以管理会计教育为基点,以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全社会管理会计意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建立会计师考评制度,构建科学规范管理会计教育体系。五是修正和完善管理会计技术和方法,摈弃复杂数学模型向简单化发展。积极开展“管理会计的实地研究”和“管理会计的案例研究”以及二者的结合,总结管理会计成功经验,系统地加以提炼,升华为管理会计理论,用于指导我国企业的会计管理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方法体系。

第四,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综合素质。应用管理会计的组织保障就是企业内部设立职责明确的管理会计机构以及专职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机构、财务会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都是企业管理的独立管理部门,应发挥各自和综合管理的职能。现代管理会计根本保证就是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又是掌握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所必需的,高素质的管理会计队伍建设是我们架起管理会计理论到管理会计实践的中间环节。现代市场经济为管理会计人员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其从事跨专业管理顾问,制定企业战略管理规划及其贯彻执行服务,这是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阶段。

第五,管理会计与运用现代化手段的高度结合。一是管理会计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复杂计算分析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二是提高管理会计信息集、整理、传递、反馈的灵敏和准确程度;三是为管理会计人员避免繁杂计算处理数据的干扰,有时间捕捉更有价值信息,探讨更科学的企业内部管理方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规划、决策、控制服务的能力;四是管理会计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为管理会计向电算化发展,拓展管理会计应用范围。

第六,建立和完善健全经济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避免企业决策受到行政因素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立法部门应加快管理会计法律法规制定的速度,出台管理会计相关准则。

[1]余绪缨.论知识经济的社会文化观与现代管理会计[J].财会通讯,1999,(9).

[2]毛付根主编.管理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8.

[3]张瑞敏谈财务与管理会计.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DB/OL].http:// www.bdo.js.cn/yhzl/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474.2009-6-18.

[4]朱宁.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2016,(6).

[5]张继德,姜鹏.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4,(23).

[6]万曦.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研究,2014,(4).

[7]李本应.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研究[J].科研,2015,(30).

[8]吴富航.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23).

[9]杨公遂.孙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

黄俊婕(1989-),女,福建福州人,毕业于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就职于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职研究生就读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主要从事会计学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方法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