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吉首市第八小学课程改革侧记

2017-03-08 10:43姚秀芝陈生仲龙心涛
湖南教育 2017年27期
关键词:奠基湖南省核心

文︳姚秀芝 陈生仲 龙心涛

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吉首市第八小学课程改革侧记

文︳姚秀芝 陈生仲 龙心涛

吉首市第八小学始建于1900年,2010年学校整体搬迁。新校湖光山色,环境清幽,占地面积18086平方米,建筑面积10949平方米。近几年来,学校秉承“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思想,立足核心素养,积极践行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校办学效益新跨越。

一、构建高效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

学校注重构建高效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驱动学校内涵发展。2010年11月,学校开始进行“四步导学(即:自主学习、对子互学、小组促学、师生释疑),构建高效学习课堂”的改革尝试。学生在课堂中真学习、真合作、真探究、真实践,有效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受到家长和观摩来宾的赞赏,也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荣获“湖南省教育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基地”“湘西州课改示范校”“湘西州课改样板校”等称号。

二、完善课程体系,在课程改革中落实核心素养

2012年,当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围绕“薄弱学校怎样突围”这一主题,校长姚秀芝引导老师们在课程改革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人才。学校从本校实际与办学特色出发,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有序梳理、有机整合,形成校本化的四大类课程。

第一类为基础课程,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学,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第二类为学科拓展课程,实施“拓展课程走班化”,建立学科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以及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素养。

第三类为活动课程,实施“活动课程班队化”,将班队活动、校园广播、社会实践等进行规范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能力。

第四类为引进的梦想课程。它有效地弥补了地方及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情商及综合实践能力方面的短板,进一步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平台。

新理念下的课程建设让学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校开设的拓展课程、活动课程风生水起,百名鼓号队、百人合唱团、百人腰鼓队多次承担省、州、市相关部门的大型活动,屡获赞誉。梦想课程更是一枝独秀,成绩斐然。近五年,学校先后有几十名学生分别免费去北京、上海等地参加夏令营活动;近40名教师受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特邀,先后到湖南、陕西、青海、江苏等地为教师们做培训,传播梦想课程理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通过课程改革,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力地促进了内涵发展。近几年,学校先后荣获“湖南省我身边的好学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模范教职工之家”“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等称号,接待了来自黑龙江、贵州、重庆等省几十所学校的教师的观摩与考察。2016年5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上,校长姚秀芝为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优秀校长作经验推广发言。与会代表对学校“减负提质,科学推进课程改革,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人才”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百年新校,沧桑巨变。激情昂扬的“八小”人正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核心素养,大胆践行课程改革,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书写辉煌。

猜你喜欢
奠基湖南省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开拓创新,为特殊学生健康发展奠基赋能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康婷康汇医院奠基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新的奠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群众路线的理论奠基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