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不是丈量生命的尺度

2017-03-08 00:37韩万青洪舒展
特别健康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期数癌细胞癌症

◎[韩]韩万青 文 洪舒展 译

身边的人都说,我能战胜癌症简直就是奇迹。我一直不认可将我的治疗加上“奇迹”之类的修饰语。因为奇迹指的是那些通常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虽然,我也只是把握住了这微乎其微的可能性。

虽然我十分希望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病情,但我并不会太在意那些检测结果。或者说,是我不愿意被它们所束缚。每次接受化疗时,我总是要反复做各种检查,然后出来各种检测数值。这些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一堆数字而已。当然,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些数字对于治疗的重要性。但再怎么重要,这些数字也只是治疗的根据而已,远不能成为丈量患者生命长短的尺度。

癌症期数意味着什么

“您已经是肺癌四期了,治疗将会非常困难。”

“您现在是子宫癌二期,如果手术后继续接受抗癌治疗,还有治愈的希望。”

患者们在接到癌症诊断书后,首先听到的就是癌症的期数和治愈的可能性。从医生的口中听到这些内容时,想必大部分患者的反应都是茫然、不知所措,因为很少有人是在已经非常了解癌症的情况下收到诊断书的。很多患者对这些数值和治愈率充满疑惑,也引起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让癌症患者念念不忘的癌症期数究竟是什么呢?癌症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用数字表示病情发展的一种标识方法。这是决定治疗方案和判断病情的依据,现在常用的癌症分期方法是TNM分期系统。

T(Tumor,肿瘤)指的是原发灶肿瘤的大小,N(Node,淋巴结)表示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M(Metastasis,转移)代表的是癌细胞有无转移到其他器官。对于一般患者来说,将TNM系统分为四期的方法更加容易理解。

假设一位患者患上了肺癌。他左右两侧肺叶中只有一侧发现了癌细胞,并且肿瘤大小在3厘米以下,那么这种情况属于肺癌一期。如果癌细胞已经局部扩散至原发灶肿瘤附近的淋巴结,则可以诊断为二期。病情如果进一步恶化,癌细胞扩散至锁骨上部等整个胸腔,属于三期。之后,如果癌细胞转移至肝、脑、骨等组织器官,则属于所谓的肺癌晚期,也就是四期。

从患者的角度来说,如果用初期、中期、进行期来划分,可能更便于理解。对应于TNM分期系统,初期相当于一期,中期则包括了二期和三期,进行期指的是四期。

癌症的分期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癌症期数意味着治愈率。由于癌症种类的不同,治愈率也有所不同。但从整体情况来说,以五年生存率为标准,一期的治愈率超过90%,二期为2/3,三期为1/3。四期由于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全身,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一阶段治疗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延长生命,而非完全治愈。

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如此明了的分期,以及与此对应的治愈率,就像是切豆腐块一般简单清晰。癌症患者们根据期数和治愈率来计算出自己剩余的生命,医生也是如此,所以他们才会轻易地说出“最长只能活三个月”之类的话。

预测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

对于各种指数的恐惧,并不限于期数和治愈率。一旦患上癌症,你将很难从一大堆的指标中解脱出来。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检查,为什么检测报告上的数字又是如此复杂。从医生或者护士口中蹦出的一个数字,可能就会让患者的紧张达到极限。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某项检测结果的细微变化,可能都会让患者一天经历十二次从天堂到地狱的煎熬。

让我们平复心情,好好来想一想。

如果一期患者中十人能够治愈九人,四期患者只能坐等死亡,那么又该如何解释像我这样的例外呢?论医术,我身边的同事和同学个个都算得上是业务一流。但即使是他们,对我癌症四期的状况也都束手无策,委婉地暗示我结果只能是死亡。恐怕谁都不会想到,我还能像现在这样健康快乐地生活。我也是当自己真正处在患者的立场时才终于明白,那些所谓的预测和指标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

一次去医院接受化疗时,偶然遇到一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被诊断为胃癌二期,最初一直坚决拒绝手术,在家人的不断劝说下最终接受了手术。很幸运,手术顺利,正准备出院。她告诉我,如果不是因为社区医院医生,她可能更早就接受了手术治疗。老人最先在家附近的医院接到诊断书,医生诊断她为胃癌三期,表示即使手术也很难保证能够恢复。老人自感时日不多,所以开始卧病在床,一躺就是好几天。最后在子女的劝说下,来到其他医院复查,发现自己只是胃癌初期,手术也并不困难。被这一结果鼓舞,老人迅速定下手术日期。手术之后,现在遵照医嘱正在接受化疗。所以,老人对最初那位医生怨气十足。“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初期,家里人就不会这么操心,我也不会那么难过了。”

老太太出院没多久,我偶然从她的主治医生口中听到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啊,你是说那位老太太吗?其实她的病情并不乐观,所以一直犹豫要不要做手术。她的儿女不停地拜托我们,希望能够进行手术。他们告诉我,老人其实并不想做手术。所以在手术前,我特意去告诉老人,她的病情不算太坏,而且手术也很容易。”

从统计学角度来看,老太太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而且手术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是老人并没有在意那些所谓的期数和治愈率。手术之后,她健康地走出了医院。

坚信自己是幸运的1%

至于我的情况,如果从病情的发展和期数来看,最早是在肝脏发现了肿块,这时候还是癌症一期。仅仅两个月之后,突然在我的肺部检查到了几个肿块。在与肝脏毫不相干的肺部发现癌细胞,如果用TNM分期系统来界定,那应该算是四期,治愈的可能性不到5%。但是这5%的治愈率,只是那些经历了数百名或者数千名患者的医生所下的结论。

从癌症患者的角度来看,我能否成为这5%的概率是50%。这样一来,最后的结局就不得而知了。关于癌症的各种资料和检测指标,只不过是截止到现在的各种统计结果而已。这些统计结果并不能成为衡量某一个人生命长短的标尺。甚至有些癌症的期数界定,本身就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更有一些癌症不存在完全无法治愈的情况。

我们不能因为生存率过低、检测结果指标糟糕而陷入绝望,而应该考虑如何做才能让这些指标变得正常。我们不如把这些统计的结果看作是希望的基石。

我想要对那些癌症患者们说,不管谁给你什么样的结果,你必须保持这样的自信:“哪怕只有1%的可能,我也会是那幸运的1%。”我们还要好好研究那些幸存下来的病人,研究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只有当你不再被这些指标和数字所束缚时,你才真正拥有了无法动摇的希望和意志,以及最终送走癌症的力量。

猜你喜欢
期数癌细胞癌症
更正说明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癌细胞最怕LOVE
假如吃下癌细胞
跟踪导练(一)6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癌细胞最怕Love
正常细胞为何会“叛变”? 一管血可测出早期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