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歧义”句的使用智慧

2017-03-09 18:34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算命先生毛驴歧义

歧义句,即一句话说得模棱两可,可以理解为多个意思。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为了表意清楚、准确,就要避免歧义句。但有时为了有意混淆、逗乐或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目的,可以故意制造一些歧义句,这就是汉语中有趣的“有意歧义”现象。

1.悬疑设置,引人入胜。丰子恺先生是著名的画家。19世纪30年代上海某报刊曾发表过一篇评论,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读者初见这一标题,无不大吃一惊:丰子恺先生一向品行高尚,画风端正,他做了什么“不要脸”的事?难道是有人在对丰先生进行污蔑攻击?待读完全文才知道这篇文章并不是批评丰先生,而是赞扬他的漫画别具一格——画人物没有五官,却惟妙惟肖,尽传神态。

这篇文章的标题能如此引人入胜,就是因为作者故意利用“不要脸”这一短语的歧义,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扩大了宣传效果。

2.有意歧解,反唇相讥。有个富翁瞧了瞧坐在身边的农夫,有意想羞辱他一番,便对他说:“喂,看看你自己,跟一头毛驴能差多远?”农夫迅速地量了一下两人之间的距离,坦然答道:“近得很,最多只有三十厘米!”

農夫利用词语的多义有意歧解。“差”既可以指“空间的实际距离”,也可以指“抽象的相似性”。富翁说农夫“跟一头毛驴能差多远”里的“差”本来是第二种意思,但为了巧妙地回击富翁的侮辱,农夫故意把“差多远”理解为“空间实际距离有多远”,达到了反唇相讥的效果。

3.左右逢源,各取所需。有个算命先生自称“半仙”,有人来算命,算命先生让对方报了生辰,然后只见他微闭双眼,左手掐诀,念念有词道:“从你这‘八字来看,父在母先亡啊!你的父母全在吗?”如果对方回答说:“父亲已经去世了。”算命先生就说:“就是嘛,我说了,父在母先亡,你父亲要在母亲前面去世。”如果对方说母亲已经去世,算命先生就会说:“就是嘛,我说了,‘父在母先亡嘛,这就是说,你父亲在,你母亲先亡。”不管怎么说,算命先生总是稳操胜券。

猜你喜欢
算命先生毛驴歧义
骑上毛驴找毛驴
eUCP条款歧义剖析
算命先生
English Jokes: Homonyms
长脸大毛驴
“那么大”的语义模糊与歧义分析
毛驴的悲哀
寻求歧义研究的解释力度:从认知视角到社会视角——兼评《现代汉语歧义识别与消解的认知研究》
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