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方法研究

2017-03-09 07:01李鹏飞刘艳杰综述李冬梅审校
武警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部位胰岛素定位

王 瑞,李鹏飞, 刘艳杰 综述 李冬梅 审校



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方法研究

王 瑞,李鹏飞, 刘艳杰 综述 李冬梅 审校

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方法

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有效药物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但胰岛素治疗需要长期进行, 每天要进行1~ 4次注射, 每年注射次数达365~1460次, 若无规范的注射轮换方法容易造成部位的重复注射,甚至引起注射部位脂肪增生、硬结等并发症,所以有计划地对注射部位进行轮换十分重要。2008 -200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调查可以看出, 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注射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捏皮方法不正确、对皮下脂肪增生认识不足等[1],都大大影响了胰岛素的治疗效果和长期坚持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2]。笔者将对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的重要性及轮换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1 胰岛素注射的相关问题

胰岛素是一种多功能的蛋白质激素,是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缺乏,部分患者必须以额外补充胰岛素的方式进行血糖控制,所以胰岛素治疗需长期进行。现胰岛素给药方式多样,皮下注射仍然是胰岛素给药的主要途径[3]。临床上皮下注射胰岛素也存在诸多问题,现将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相关问题分析如下。

1.1 注射部位轮换现状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 (2011年)中指出[4],人体有四个部位适合注射胰岛素,即腹部、大腿前外侧、上臂外侧及臀部外上侧。在高岩和刘秀华[5]对220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部位轮换调查中可以看出,有72.27%的患者每天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王利杰[6]对5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调查显示,18%的患者胰岛素注射轮换方法完全不规律。可见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未进行胰岛素注射部位区域间的轮换,注射部位区域内的轮换也毫无计划性。

1.2 注射轮换部位的重要性 胰岛素是一种促进合成作用的生长因子,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胰岛素极易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硬结[7,8]。李霏飞等[9]对重庆736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73.4%的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增生,且与注射部位未轮换等因素有关。Blanco等[10]发现,由皮下脂肪增生或硬结处更换至正常部位注射等剂量胰岛素时,会使血糖骤然降低,而发生低血糖。而在已发生脂肪增生或硬结的部位注射胰岛素,是血糖波动、糖尿病恶化的原因之一[11-15],这也势必会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目前,对皮下硬结及脂肪增生尚没有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自行恢复需数月或数年时间[1]。注射部位的轮换是预防硬结和皮下脂肪增生的有效方法[4]。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对长期需要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2 轮换方法研究进展

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需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不同胰岛素因起效时间的差异,其注射部位也应不同。在同一部位进行多次胰岛素注射时,每个注射小区以2 cm ×2 cm大小最佳[16]。近几年对注射部位轮换方法研究诸多,应根据患者习惯、注射频率及便利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轮换方式,这样才能使患者长期坚持进行注射部位轮换。

2.1 适合吸收速率对血糖影响明显人群的轮换方法 由于人体注射部位皮下组织厚度的差异,导致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率也会略有不同。对于吸收速率对血糖影响明显人群应选择同一时间固定注射区域,可减少血糖波动。胡鹏等[17]设计的“四部七区顺时针”轮换法即进行了注射部位区域间轮换也进行了区域内轮换,使患者血糖平稳且不出现注射相关并发症。采用方法:早晨注射腹部,中午注射手臂,下午注射大腿,晚上注射臀部。将每一个注射部位划分成7个均匀的注射区,以身体正面顺时针方向进行轮换7个注射区域。采用此方法可避免不同区域吸收速率的差异而导致的血糖波动。

2.2 适合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轮换方法 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运动、执行能力、语言能力、记忆力及注意力等方面功能下降[18,19],其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时,可能存在注射方法不正确,注射部位轮换不规律等问题。沈志梅等[20]对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规范注射部位后,发现患者血糖的达标时间缩短,提高了治疗效果。而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注射部位的轮换方法应选择简单、易掌握的方法进行注射部位的轮换。欧阳丽娟[21]设计的定位标识轮换注射法,无论操作者是否有记录,均可准确的进行注射。采用方法:使用皮肤记号笔在患者腹部画7个直径3 cm的小孔并标示数字,标明周一至周日的注射顺序。皮肤记号笔也可用于身体其他注射部位进行定位标注。皮肤记号笔定位标识留存时间长,让注射者一目了然,准确定位,使患者胰岛素注射得到规范。

2.3 适合老年患者的轮换方法 老年患者一般有记忆力下降、视力减退、手部协调性差、持针不稳定但时间充裕的特点,其应选择便于记忆及操作的方法进行部位轮换。徐燕等[22,23]设计的胰岛素部位注射图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此方法注射胰岛素,结果表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减少了老年人因注射部位不轮换而引起的血糖波动。该胰岛素部位注射图法,先运用注射部位图教会患者注射区域,其区域内轮换方法同胡鹏等设计的“四部七区顺时针”轮换法,在同一注射部位轮换方法略有不同,将每一个注射部位画成4个等分区,每7 天使用一个等分区,使用记录卡记录胰岛素注射部位,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时间、部位。此方法使用注射部位图及笔纸记录方式,清晰明了,便于老年人理解记忆,但对同一区域内轮换方法未做特殊说明。

2.4 适合居家注射的轮换方法 糖尿病患者居家注射胰岛素相对隐私、取材方便,可选一些自制的辅助工具进行注射点定位。付阿丹等[24]设计的自制胰岛素注射腹带,对52例居家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时佩戴自制胰岛素注射腹带,治疗12周后,皮下硬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方法:以脐为中心,腹部两侧80°的扇形区域内,各设有7个直径为1~3 cm注射孔,任意2个注射孔之间的距离大于2 cm,注射孔与脐的距离大于5 cm,注射孔旁有星期标示。该方法将腹部注射区域定位14个注射点,可用于注射频率低的患者进行区域内轮换,也可结合其他区域间轮换的注射方法。

2.5 适合上班族的轮换方法 上班族工作繁忙注射场所不确定,宜采用易掌握且操作方便的轮换方法。繆宇萍等[25]设计的手指关节定位轮换法,具有患者掌握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有效地保证了注射点的准确性,并确保了1周内注射部位不重复。采用方法:将腹部注射分成4个区域,臀部注射分左右臀部2个区域,每3天轮换1个区域,注射在腹部时将手掌中心与肚脐重合,手指伸直轻微张开10°左右,注射点即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对应的手指关节。臀部注射时以手掌根置于髂前上棘为标记,5个手指放于臀部外上象限,注射点定位方法同腹部注射。此方法不需要辅助工具进行定位,使用患者手指即可定位,操作方便,轮换部位准确。

综上所述,患者长期坚持注射部位轮换,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注射时带来的并发症,使胰岛素作用发挥到最佳,从而减轻国家及糖尿病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和治疗依从性。胰岛素皮下注射仍是目前糖尿病最常用的给药方式,其中重要环节之一是注射胰岛素部位的选择和正确轮换[26]。在临床中存在患者对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的重要性及规范注射认识不足的问题,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其规范指导,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胰岛素轮换方法,从而使患者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

[1] 罗樱樱, 纪立农.胰岛素注射技术误区解析及国际规范推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3(3):267-270.

[2] Yang W,Lu J,Weng J,etal. Pv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men and women in China[J].Engel Med,2010,36(12) : 1090 - 1101.

[3] 李光华,房志仲.胰岛素给药方式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8(4):529-531.

[4] 纪立农,郭晓慧.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2-33.

[5] 高 岩,刘秀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及轮换现状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4):307-309.

[6] 王利杰.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苏知识的误区及护理干预[J].河北医学,2012,18(10):1478-1480.

[7] Hansen B,Matytsina I.Insulin administration: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needle and Individualizing the injection technique[J].Expopin Drug Deliovery,2011,8(10): 1395-1406.

[8] 王裕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的管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3,5(3):207-208.

[9] 李飞霏,刘智平,傅士敏,等.重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增生现状调查[J].重庆医学,2015,44(34):4818-4820.

[10] Blanco M, Hernandez M T, Strauss K W,et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lipohy pertrophy in insulin-injecting patients with diabetes [J] .Diabetes Metab , 2013,39(5):445-453.

[11] 王晓英,姚合斌,许 麾.改变胰岛素注射部位消除频发低血糖1例[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23(2):126.

[12] Johansson U B, Amsberg S, Hannerz L J,etal.Impaired absorpyion of insulin aspart from lipohy pertrophic injection sites[J]. Diabetes Care, 2005,28(8):2025-2027.

[13] Brun A,Comparin J P, Voulliaume D,etal.insulin-induced lipohy pertrophy treated by liposuction [J] . Ann Chir Plast Esthet, 2007,52(3):218-221.

[14] Heinemann L. Insulin absorption from lipody strophic areas: a(neglected) source of trouble for insulin therapy? [J]. J Diabetes Sci Technol, 2011,4(3):750-753.

[15] 纪立农,郭晓慧,陆菊明,等.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8.

[16] 陈灵芝, 肖天华, 孟金平.胰岛素注射点间距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1): 7-8.

[17] 胡 鹏,黄丽红,陶 静,等. 运用品管圈控制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影响因素[J].护理学杂志,2013,28(13):12-15.

[18] Keary T A,Gunstad J,Benitez A,etal.TCF7L2 polymorphism and cognitive test performanc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Psychogeriatrics,2012,12(2):93-98.

[19] 韩晓娟,王欠欠,张清华,等.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6):619-622.

[20] 沈志梅,韩 晶.认知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痴呆患者规范胰岛素注射部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1):76-78.

[21] 欧阳丽娟.皮肤记号笔在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 15(8):30-31.

[22] 徐 燕,韩 晶,沈志梅.胰岛素部位注射图对老年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4):2269-2271.

[23] 王 丽,陶 花,韩 婷.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图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19):23-24.

[24] 付阿丹,尹 红,杨 静,等. 自制胰岛素注射腹带在居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3):16-18.

[25] 缪宇萍,李素娟,彭文英,等,手指关节定位轮换法在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5,13(31):3155-3156.

[26] 李 洁.胰岛素应用的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101-103.

(2016-09-18收稿 2017-02-23修回)

(责任编辑 郭 青)

王 瑞,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100039 北京,武警总医院南楼二科

李冬梅,E-mail:lidongmei@163.com

R473.1

猜你喜欢
部位胰岛素定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