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助力数学学习

2017-03-09 14:08山东省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评价活动教师

山东省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 孟 琦

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人。必须改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21世纪科学技术的激烈竞争,除了要求人的个体素质之外,事业的成败还取决于与他人之间的合作。要使学生有创新会学习,加快社会化进程,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就成为必然。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的活动;是以小组的活动目标来保证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是以小组目标的达成为标准。它区别于分组教学,虽然二者都是以小组为教学单位,但是后者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是以教师的控制为主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则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从而使数学不但成为锻炼逻辑思维的天地,而且成为启迪学生与他人相处、改变独生子女自私意识的一把金钥匙。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面向新世纪的中小学数学课程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不但要学会各种基础知识,而且更要掌握一种学习能力,以便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应变自如的基础。

(一)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动力基础

现代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之一在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以前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领导地位削弱了,由传统的权威、偶像角色转化成了顾问、伙伴的角色。

教师讲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始环节,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讲清活动目标、活动要求、重点、难点、注意事项等,为小组学习提供保障;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一般是4人组)按照既定目标而展开的互助合作活动,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纠正错误、以强帮弱、记录总结,从而达到集体进步的目的;活动完毕进行检查,主要察看完成任务的情况(包括学习成果、学习能力等),形式多样,集体、小组都可;最后进行评价、反馈,对于成绩合格、有特色的给予奖励。

以上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活动——检查——小组评价、反馈,很明显地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特征,因为学习小组的上下取决于每个人的努力,所以小组成员之间就产生了一种积极的联系,正是这种小组内互帮互助、小组间公平竞争的政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动力基础。

(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有了浓厚的感情色彩,这正是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1.情境转变,心情转变,成绩转变

小组合作学习变竞争为合作,教学评价的重心从鼓励个人优胜变成小组合作的成功,形成了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的局面,一改往日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了温情和友爱,而且还激发了集体主义精神,克服了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自利的毛病。

2.建立友好关系,培养创造精神

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和能力都有差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好生通过对别人提供帮助,大大满足了自己的优越感;差生通过接受帮助,明白了自己的差距,他们在为达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种彼此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接受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掌握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在合作学习中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并在与他人的竞争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提高成就希望。同时,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欣赏也提供了发展与表现个人能力、个性的机会场所,从而在学习中激发创造意识和增强创造能力。

3.培养情操,形成品质

在自主学习中要善于与他人合作,能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遇到困难不退缩。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锻炼这种品质的养成。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把班级看作是一个社会,学习探求的过程,也是一个与他人交往的过程。其中特别强调学生间的交往,重视学生相互作用的价值,这样有助于消除学生间的自我中心,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建立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合作的关系,获取社交能力。

研究证明,每个人对自己的期望水平值往往受同伴的左右。周围同学的情绪高涨,水平提高,那么自己努力及他人帮助,就会呈现出特有的好成绩,这样就促进了学生的个体抱负水平及学习水平。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一)建立教师指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小组的学生活动,这个过程更加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选择和创建更多的适合自己的活动学习策略,真正让位让权,使学生少一些依赖和盲从,多一些自信和主见。

(二)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畅行通道

1.克服等靠的依赖心理,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情境,变“静态的集体背景”为“动态的集体合力”,多给学生提供探究问题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他们好胜、好强、好表现的心态。久而久之,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掌握基础知识,具备学习能力

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不当局外人、旁观者,还要在平常的基础课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每个人都能参加。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克服盲目性,面向全体,难易结合,保证学生独立完成,从而使大部分学生力所能及,乐于参加。

3.强化自主学习的训练,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是要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二是要充分了解自己,把自己的学习也作为认识对象,理解、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策略,形成学习能力。这样不仅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也能使学习延伸到课外,借助更多的媒体获取知识,从而打下终身教育的基础,受益终身。

4.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标准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闪光点,激发、培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希望。评价的侧重点可由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的受欢迎程度及效果各方面决定。在评价总结中,可以小组自评、互评相结合,最后老师复评。总之,在评价过程中,要多一些温暖、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自由,使每个学生都能对成功和进步竖立更坚定的信心。

猜你喜欢
评价活动教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最美教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