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中国外经贸发展分析及对策

2017-03-09 22:01丁思颖
环球市场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中亚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丝路

丁思颖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中国外经贸发展分析及对策

丁思颖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在2013年9月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中亚的访问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实质上是一个面向欧亚内陆开放的新战略,有利于我国和其他国家开展深层次的经济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串联了世界上大多数经济发达、政治自信、资源丰富的国家。这条经济带包含除美国、日本和巴西之外其他世界前十大经济体。这样的经济体量,再加上世界最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速度,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望成为新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大动脉。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我国经济外贸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有利于促进沿路带地区的城市化

城镇是衡量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是否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指标,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城市的发展。首先,会有利于乌鲁木齐等节点城市的发展,继而能够提高边境城市城镇之间的联系效率。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强化道路与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好跨区域的运输通道会大大缩短中亚国家与新疆等边境地区之间的运输距离,节点城市会变成新的枢纽与区域中心城市,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二)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国和中亚国家能够进行行业互补。由于过去苏联产业分工的原因,中亚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主要重工业生产地区与原料生产基地,重工业的比例远大于轻工业的比例,造成依赖进口。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会促进国内西部城市工业的发展。中国满足提供中亚国家众多的轻工产品生产需求。许多跨境通道的建立,将推动新疆的轻工业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中亚同时,中亚各国存在劳动力的问题,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能够让中国和中亚国家实行人员互通,劳动力互补。

(三)有利于我国外贸市场的多元化

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与日本等传统发达国家,外贸市场空间缺乏多元化,导致我国外贸风险不断加大。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将从国家层面推进我国和中西南亚、俄罗斯、巴基斯坦、蒙古、伊朗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推动我国对外贸易西进战略的实施,使我国外贸市场地理格局更为合理,开辟新的外贸市场、外面经济。

(四)有利于实现我国的能源多元化战略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丰富。其中,有俄罗斯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伊拉克、伊朗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大国,巴基斯坦有大量的天然气、石油、煤炭资源。我国当前能源进口过度依赖马六甲海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能够有效改变这种现状,有利于保障我国充足的能源供应,有助于实现我国能源多元化战略。

(五)为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俄罗斯、中亚五国、蒙古等国经济发展有经济结构单一的共同点,这些国家制造业和加工业相比能源工业比较落后,能源工业、出口在经济中占很大比重。这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来改变经济结构单一的缺点,这些战略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如,2012年哈萨克斯坦把冶金业、农业、石油加工、化工、电力、建筑业、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列为优先引资发展方向。

(六)为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搭建了良好的涉外平台

随着人民币不断加快地国际化步伐,周边国家也不断地增加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领域。以此同时,我国在边境加强建设保税区与开发区。新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于2010年6月完成建设;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于2011年12月正式运营。随着我国不断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我国对外发展有了一定的交通物流基础,交通运力的增强,为我国搭建了良好的涉外平台。

二、深化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经贸合作的建议

(一)建立安全便捷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首先,积极推动各国间交通基础设施无障碍对接。签订《国际道路便利化协定》,统一交通运输体系标准,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道路畅通”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沿线国家间的无障碍便利化运输。其次,改善双方边境口岸基础设施,提高通关效率。再次,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交通运输磋商机制,解决通关不规范、通关制度不协调等通关不畅问题。最后,扩大国际运输合作,加强交通运输对外交流合作,促进国内物流业与沿线各国物流业融合。

(二)坚持贸易投资和发展战略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抓住当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巨大机遇,在贸易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坚持贸易和投资并重,投资于自己的优势和迫切需要发展的产业项目,注重弱势项目,进一步发展民生惠生项目,如矿业、能源、纺织、农业、交通等,实现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互利共赢,实现经济的共同增长,开辟新的外贸市场、外面经济。

(四)构建“金融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

构建“金融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经贸合作,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构建“金融丝绸之路”。第一,建立“丝绸之路”开发银行是构建“金融丝绸之路”的重要步骤,它能提供融资用以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重大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可以建立“丝绸之路”跨境贸易与投资人民币服务中心,方便中国企业与丝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贸易。第三,我国要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和更多丝路沿线国家建立货币互换机制。构建“数字丝绸之路”,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电子化商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开发面向丝路沿线国家的网络平台,搭建经贸合作信息平台。

(五)发展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优势产业集群

充分利用我国资金、技术、区位、人才、等优势,积极发展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优势产业集群。新疆位于我国西部最前沿,它能作为面向丝路沿线国家重要产业集群的基地,大力发展面向丝路经济带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培育出面向丝路经济带的主导产业与重点支柱产业。同时,利用我国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和对口援建机会,利用边境城市、边境城市的优秀地缘,吸引国内的投资落户新疆,有利于为我国西部外贸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1]杨恕,王术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8):12-13.

[2]白永秀,吴航,王泽涧.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依据、目标及实现步骤机[J].人文杂志,2014(09):13-14.

丁思颖(1984.11-)女,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区域经济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贸易;职称:讲师,工作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猜你喜欢
中亚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丝路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пояс Шелкового пути" дает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шанс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МЦПС "Хоргос" дает много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бизнеса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ям из Китая и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上海合作组织促进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出口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