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我国PPP融资模式问题研究

2017-03-09 23:32
环球市场 2017年33期
关键词:融资评估法律

姚 鑫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前言

仔细分析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经济矛盾,各种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的这种相互叠加,如果继续使用过去那种蔓延式、粗放式的通过牺牲环境和资源来作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如今早已不能够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我国的经济开始增速并且告别了两位数的增长,经济步入了新常态。毋庸置疑,新常态是一种全新探索,因此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对于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要进一步进行创新,这就意味着要进一步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放置在一个更为突出的位置之上,从长远的发展视角来全盘考虑。

1 PPP融资模式的理论概述

1.1 概念

PPP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公私合营模式。从我国目前财政部所推广的PPP模式来看,这是一种狭义上的PPP,指的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在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服务之中所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

1.2 实质

PPP融资模式最为主要的实质便是用以对政府企业的边界来进行规范,继而使得政府同企业的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明确。政府和企业所签订的所有的协议的相关规定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层面,而是都要有程序细节让二者有章可循,以此来确保相关机制的运作能够顺畅进行。

2 PPP融资模式在我国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PPP模式发展至今近40年,不断推动着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但是相对的,能完全成功运营的项目只占少数。就拿国家体育场“鸟巢”项目来说,采用PPP融资模式得到了有效的资金支持,然后利用政府的便利性快速建设,最终在奥运会赛事上得到较好的服务。但由于没有对赛后的运营作出较好的规划,导致赛后运营的重大失误。可见,目前我国PPP模式的运营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改善。

2.1 公私双方相互不够信任

由PPP模式参与的项目大多有投资高,风险大,周期长,回报率低等特点。所以,政府为了吸引私营部门资金的投入,往往会虚造某些关键调查数据,来降低企业评估的风险,将利益表象化地倾向于企业以此得到资金支持。而企业大多是利益驱动的,在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方面为寻求最大利益化,往往要求项目向自身最大利益的方向发展,也不愿承担过多风险,从而产生分歧导致项目中断甚至失败。

2.2 项目评估运营经验不足

从项目实施前到结束,需要不定期的对技术、资金、政策、法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而由于我国PPP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运用的时间比较短,相关经验不足,政策不健全,也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让政府占主导地位的权利过大,使得双方都不能较真实完善地对项目进行评估。不完善评估背后的种种不利因素都会将导致项目的失败。

2.3 PPP相关法律不完善

任何一种融投资方式,都需要法律来进行约束,而目前我国并没有出台针对PPP融资模式的立法,公私合作只依赖于《合同法》和《特许经营法》来限定。对于PPP模式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问题无法可依,促使双方相互推卸责任。这将直接阻碍着PPP模式的发展。

3 经济新常态下关于PPP融资模式的相关建议

3.1 完善法律体系

我们能够较为直观认识完善的法律体系对PPP融资模式的重要意义,而对比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PPP融资模型应用不难发现,PPP融资模式想要真正发挥自身预期效果,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极为重要。因此,笔者建议我国政府为PPP融资模式创造生存与发展的法律环境,并通过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关于PPP融资模式的法律成果,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完成具体法律体系的完善,而这对于PPP融资模式在我国的推广将带来极为有力的支持。

3.2 加强项目评估

对于我国当下的PPP融资模式推广来说,项目评估环节存在问题对其造成的影响极为恶劣。想要真正实现PPP融资模式项目评估的加强,我们就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方面。为了实现对PPP融资模式应用的风险控制,我们需要针对该模式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合理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并同时提出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这样就能够将PPP融资模式项目评估环节的风险降到最低;风险评估系统构建方面。考虑PPP融资模式本身的系统性特点,我们还需要将项目风险及风险处理经验信息纳入风险评估系统中,这样PPP融资模式应用中出现的风险就能够第一时间实现处理。

3.3 优化成本控制

相较于其他融资模式,PPP融资模式需要的成本较多,而不同于以往政府需要承担资金的主要来源,PPP融资模式应用中相关项目的资金来源较为多样化,这就为成本控制带来了较为负面的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应用全过程成本控制方法进行PPP融资模式应用不同阶段的成本控制,这样相关项目的经济利润就能够得到更好保证,PPP融资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能够实现更好的发挥。

结束语

无论是哪一种融资模式,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而是适合与否的问题,只要是适合的那就是最好的。如果只从引进资金方面来进行分析的话,采用PPP模式毫无疑问是不划算的。这种融资模式通常要求政府必须要具有可持续的、较高的经济增长的质量。如果经济的发展出现滞后或者是经济总体趋势下滑,那么对于政府而言,其负担便会急剧攀升。另外,从我国目前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这种融资模式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是需要有一个持续的时间过程来进行检验的。

[1]周正祥;张秀芳;张平.新常态下PPP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5(09).

[2]马天阔.PPP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公共管理,2016

[3]刘翔.浅论PPP模式建设融资和开发性金融支持途径[J].江西建材,2016

猜你喜欢
融资评估法律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评估依据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