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后高龄再育,当年轻时的使命从头再来

2017-03-09 17:22本刊编辑部
分忧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龄丈夫孩子

本刊编辑部

故事一

冒死生子,52岁失独妈妈的眼泪与坚强

2016年10月19日,北京52岁的失独妈妈冯梅,冒着高龄、心脏早搏的生命危险,在医院剖腹产下一个健康男婴。

2013年4月20日,冯梅在北京丰台区参加失独父母聚会,组织者向每个人提要求:“今天谁都不许流泪,大家交流怎样摆脱失子之痛,以笑脸迎接明天。”三十多位失独父母敞开心扉,彼此寻求心灵慰藉。冯梅血糖偏低,中午11點,她浑身虚汗淋漓,头晕乏力,像只病猫歪在椅子上。失独父亲姜海民问她:“你怎么了?”冯梅如实相告。不一会,姜海民给她买来两块巧克力:“赶紧补充糖分。”很快,冯梅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

冯梅时年49岁,北京人,家住大兴区西红门小区。她原本有个幸福温暖的家,丈夫疼她爱她,儿子聪明上进。然而,她的命运于2010年春天惨遭颠覆:丈夫和儿子在一场车祸中双双丧生。送别两个最爱的男人,冯梅也埋葬了自己,生活里再也没有了阳光……

得知冯梅是挤公交车来的,聚会结束后姜海民对她说:“坐我的电动车,我送你回家。”冯梅婉言谢绝:“我要去公公婆婆家送生活费,太远了,就不麻烦你了。”原来丈夫辞世这些年,冯梅一直替丈夫赡养双亲,每个月准时给老人送生活费。自己跌入悲伤河流,却放不下与自己毫无血缘的公婆!可见冯梅是个少见的善良贤淑女人,姜海民不由心生敬意。他将冯梅拉上电动车:“我送你去公婆家,咱们失独群体不互相搭把手,谁帮咱们?”冯梅没有再推辞,眼里泪光点点。

一路交谈,冯梅对这位热心男人有所了解:姜海民与自己同龄,山东德州人,2011年独生女儿彤彤患粒细胞白血病去世。妻子指责他延误女儿病情,与他离婚。半年后,姜海民带着女儿骨灰来到北京,进入一家通讯公司维修手机。

相同的人生遭际,让姜海民对冯梅多了几分疼惜。此后只要不上班,他就赶过来陪伴冯梅。她家里压抑的深色窗帘,被姜海民换成了明快的米黄色;客厅、阳台、卧室,也被他点缀了君子兰、绿箩、富贵竹等绿植,清幽花香弥漫。姜海民还经常载着冯梅去北京周边看风景,在十渡、凤凰岭、香山等景点,他端着相机给冯梅拍照。照片上那个满脸灿烂的中年女人,就是自己吗?冯梅几乎不相信眼睛。

2014年春节来临了。姜海民没有回山东老家,试着对冯梅说:“我厨艺不错,想给你做年夜饭。”冯梅答非所问:“我害怕看见别人家孩子回来过年,害怕听见窗外的爆竹声,想去一个偏僻地方待几天。”冯梅的话等于间接答应了姜海民。腊月二十九上午,姜海民陪冯梅坐上了开往北京远郊延庆的汽车。两人住进了龙庆峡旁的一处农家乐,那里只有零星的几位游客,没有噼噼啪啪的喜庆鞭炮,没有欢声笑语,与冯梅的心境非常契合。而且每顿饭,姜海民都点冯梅最爱吃的菜。这是丈夫和儿子去世后,冯梅过得最轻松的一个春节。

不知不觉,姜海民绚烂了冯梅苍白的人生,她的心情一天天好转,2014年5月,房东每月要涨300元房租,姜海民月工资不过3000元,这给他带来很大压力。冯梅得知后,大方向他发出邀请:“我家是两居室,要不你住我家次卧,我不收你房租。”姜海民热切盯着冯梅的双眼:“单身男女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干脆咱们组建一个温暖的家,过有人疼有人牵挂的日子好吗?”这年6月18日,冯梅与姜海民领证结婚,这对悲情失独父母以婚姻的形式抱团取暖……

冯梅原本在北京公交系统上班,丈夫、儿子走后,因悲痛过度,她的身体垮了,不到50岁就提前内退。白天姜海民去单位了,冯梅独自在家,她从柜子里翻出丈夫和儿子的遗像,一边与他们对话一边落泪。这年10月3日,姜海民与冯梅商量:“咱们家的墙壁旧了,地板砖有的开裂了,我想将房子重新装修,再添置几件时尚家电家具。”冯梅清楚,姜海民装修房子,很大程度上是想帮她抹去过去的生活痕迹。冯梅点头同意:“我和你一起动手。”

一个多月后,房子装修完毕,展现在冯梅眼前的是一个崭新明亮的世界。屋顶吊灯散发出璀璨柔和的光芒,地板光洁如镜,冯梅摸摸家具,嗅嗅散发水果清香的环保幕墙,心里春暖花开,对未来也有了憧憬。

这年5月,姜海民因甲状腺结节在医院实施手术,不巧冯梅因感冒引起支气管炎也住进了医院。夫妻俩的病房在同一幢楼里,一个住三楼,一个在五楼。5月16日,冯梅坐电梯去5楼看望丈夫,姜海民伤感对她说:“我对面的病友都七十多岁了,老伴关节炎行动不便,不能来照顾他。他住院一个星期,身边没一个亲人照顾,真凄惨。”冯梅问:“他们的子女呢?”“他们唯一的儿子35岁那年,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唉,我们也没有孩子,晚年还不知是怎样的境况?”冯梅沉默良久,突然告诉丈夫:“海民,咱们得有个孩子,我决定再做妈妈!”姜海民愣住了……

冯梅此时已51岁,与前夫生下儿子后就做了输卵管结扎手术。姜海民告诉冯梅:“别冲动,咱们这把年纪已不适合孕育宝宝。”冯梅给丈夫冲了一杯新鲜蜂蜜:“我才51岁,完全能再做妈妈。海民,要是咱们生一个孩子,就等于拥有一群孩子,以后孩子有同学、同事、朋友,他(她)还要找对象结婚,咱们晚年生活该多么热闹!”妻子的描述感染了姜海民,他对孕育宝宝有了向往。

2015年6月3日,冯梅在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了输卵管疏通手术。因结扎时间太长,造成输卵管黏连,手术过程中冯梅宫颈大出血,昏迷在手术台上。紧急输血1000毫升后,冯梅才苏醒过来。一睁眼,她看见丈夫泪流满面地守在病床边。姜海民理了理她额前汗湿的头发,声音哽咽:“老婆,咱们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惨烈了?”冯梅苍白脸上浮现一丝笑意:“只要能孕育一个健康宝宝,受这点罪值!”

在姜海民的精心照顾下,冯梅的身体一天天好转。这年10月,姜海民陪冯梅去医院复查,经科学检测,冯梅出现了正常排卵迹象。幸福就在前方招手,夫妻俩相拥而泣。

2016年2月,冯梅已整整两个月没有出现生理周期,去妇产科一检查,她竟然怀孕两个多月了。随着小生命一天天发育,冯梅的妊娠反应越来越明显,心脏出现了早搏、心律不齐等现象。医生建议她终止妊娠,否则将面临生命危险。

姜海民寒意透骨,央求冯梅:“咱们听从医生的意见吧,什么都没有你的生命重要。”冯梅抹一把眼泪:“我52岁了还能怀上孩子,说明宝宝和咱们有缘,我怎么忍心扼杀一条鲜活生命?只要能生下宝宝,我愿舍弃一切。”

2016年10月19日,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手术,冯梅剖腹产下一个健康男婴。风雨过后,这对失独父母迎来迟到的人生幸福!

故事二

一對失独再育父母的悲怆

2002年秋天,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曾经轰动广州。因意外痛失爱子,年届50岁、已经绝经的文姨借助试管婴儿技术,为丈夫诞下一对龙凤胎。白头妈妈产子的新闻,一时间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

10年来,这个清贫而又略带一些传奇色彩的家庭,经历着种种艰难和困苦,平静地生活着。2009年4月,记者曾回访这个家庭,夫妻俩对记者说,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生活才开始起步。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我们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做出的选择。我们渐渐老了,子女也渐渐大了。现在身体都还可以,能够照顾两个孩子。”

然而,2012年2月10日清晨,一场突变将这个四口之家瞬间击得粉碎———60岁的文姨和65岁的丈夫刘叔,相继从越秀区东湖西路湖滨小区9楼楼顶跳下,当场身亡。据悉,跳楼之前,文姨曾向居委会和社会寻求帮助,请人收养一对儿女。“我没能力养这对孩子了,想找人收养。”2月7日,文姨向一位朋友咨询说,自己的一对儿女“如果找人收养有没有可能?”

文姨说自己年纪大了,越来越不懂得怎么照顾这对小孩子,最大问题是不会给小孩子做饭,小孩子也不爱吃她做的饭。“很后悔生了这对孩子,其实自己是在害他们。”

当时在一旁的刘叔说,小孩子上三年级了,功课越来越复杂了,自己没办法给他们辅导,所以两个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朋友再三劝导他们不要钻牛角尖,并表示可以通过呼吁社会来帮助。不会做饭的话,可以找亲戚或者钟点工来帮忙,文姨却反复说道,“没有用的,我都想到跳楼了。”

文姨的邻居说,3年前,文姨和刘叔一家还好好的,两人经常出门和街坊邻居一起坐坐,聊聊家常。这两年来,夫妇俩很少出门了。大家偶尔坐在一起聊天时,两人总显得很焦虑。老是说他们一天天变老,精力和文化都很有限,无法照顾好一对儿女。他们更怕万一两人不在了,一对儿女又没有成年,到时没人照顾怎么办。

随后亲戚们发现文姨精神不正常了。因为她老是说自己被人害,有人放毒气,经常到派出所报案。家里门窗一直都紧闭着。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刘叔也开始出现抑郁症状,并且开始吃精神类药物。“饭也不煮了,什么也不做,只会吃饭睡觉,家务都是文姨做。”刘叔的外甥说,刘叔经常给姐姐打电话倾诉不知道怎么照顾孩子,一会说冰箱坏了,一会说不煮饭了。

从那以后,两夫妇都很“宅”。此前还会带孩子去广场散步。后来两人都不出门,刘叔在家呆着,也没有去收废品。文姨则整天躲在厨房做菜或者擦东西。刘叔跟姐姐说不知道买什么菜,所以就是买盒饭回来,或者煮面条吃。

夫妇俩的退休金加起来有4000元一个月,所以大家认为还不算太困难。他们也从来没有对亲朋好友说过借钱或者缺钱。“这段时间我们也发现,我们给他们钱,他们也不要,送东西也不收。以前他们还是会接受这些礼物的。但他们从不主动提借钱的事情。非常有自尊。”亲戚说。但是夫妇俩发病后,事情也发生了改变。孩子说他们在家里,爸爸妈妈开始不看电视,不开电脑,上网费也没有交了。他们也不让孩子看。

然而,他们就那样走了,留下了一对只有10岁的龙凤胎。

写在后面——

很多高龄失独女性苦苦求索于晚年生育,本来是颐养天年的时光,却不得不把年轻时的使命再重新来一次,这是多么的痛苦和无奈?在各种“失独”者的QQ群中,“再生一个”、“试管婴儿”都是热门话题。大家互相交换消息,相互鼓励。对于已成功再孕的母亲,大家纷纷发出祝福,憧憬她们的今天将会是自己的未来。但是,面对母亲和孩子年龄相差60余岁的生育,我们是该欣赏、质疑,还是反对呢?

目前世界上最高年龄的接受捐卵怀孕的妇女是印度的一位72岁老妪。国内这些高龄妇女要求卵子捐赠的原因大多为失独,她们伤心欲绝,迫切地想再生育一个孩子,可惜年龄已超过生育的极限。高龄再孕,艰辛自不待言。一般试管婴儿的手术费约3~5万元,而“失独”母亲年纪大多在40岁以上,超过了手术30~35岁的最佳年龄段,成功率相对较低,风险更大,且所需费用也更高。

40+生育,你要过这几道坎

1.高龄女性怀孕难

卵巢老化怀孕难: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生育能力会逐渐下降,特别是到了35岁以后,生育能力减退的速度更是明显加快,到了40岁以后就呈直线下降了。

卵子老化怀孕难: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卵子也在“变老”,再加上环境污染、电磁波辐射、化学品等影响,大龄妈妈的卵子质量堪忧。

疾病缠身怀孕难:在35岁之后,正是女性容易被多种妇科疾病缠身的时候,令大龄妈妈难以再怀上宝宝。

2.怀孕风险大

高龄生育时宫外孕、自然流产、孕期并发症等几率高。且高龄生产的胎儿还可能因染色体出现异常导致畸形、智力低下、发育缓慢或不全。

妊娠并发症风险大:高龄孕妇患妊娠并发症的风险更大,如妊娠性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

3.生产风险大

难产风险大:年龄过大,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较差,以至于分娩时间延长,容易发生难产。

产后抑郁风险大:据权威机构统计,在9000名接受测试的孕妇中,孕期抑郁症达15%,且以每年9%的速度递增。其中,不自信的高龄孕妇更易患产期抑郁症。同时产后恢复更难。

高龄女性生育, 你要做好这些事

1.做细致的孕前检查:在决定生孩子前,先检查自己身体,看是否适合生育。

2.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饮食营养均衡,坚持运动,作息规律,并提前服用叶酸。高龄女性的免疫力在下降,保证充足睡眠和足够的营养是提高免疫力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3.健康管理:在孕前要先把体重控制在健康的范围内,注意控制血压。避免接触化学药物、感染病毒、烟酒等。

4.孕期保健:注意避免比较常见的电磁辐射如电脑、手机、微波炉等日常用品的电磁辐射。此外,失独女性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所以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多跟家人沟通,并且找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宣泄消极情绪。

5.按时产检:怀孕16~20周时,要进行唐氏筛查,这是高龄孕妇的必做项目。另外,高龄孕妇要学会使用胎语仪,在家中进行基础胎心监测,以便随时了解胎儿发育情况。

高龄失独父母再育,必须面对的心理困惑

英国一位六十多岁的母亲死于乳腺癌时,留下一对捐卵生育的两岁多的双胞胎,人人都为这对苦命的孤儿扼腕叹息,收养的命运绝不是这对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理由。很多高龄失独父母生育的困惑是来自于伦理层面的,这个孩子和父母的年龄相差50岁以上,孩子愿意吗?当他们看见如同学的爷爷奶奶一般年龄的父母,他们会坦然接收吗?当这些孩子还没有成年,父母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他们不得不早早承担起瞻养父母的责任,父母和孩子是多么的无奈?还有自己的体力和精力是否能跟得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失独”家庭老年再生子的实际情况,往往因为年龄、身体、资金、观念等多方面问题限制了孩子的发展,造成孩子性格、心理成长的片面化,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正因为如此,来自“失独”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社会的关注,更需要科学的早教与引导。而作为父母,即使失独,即使年迈,也要有现代的教育理念,为孩子提供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环境。

猜你喜欢
高龄丈夫孩子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傍晚
石台行
安慰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怎样保护丈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