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

2017-03-09 20:15
第一财经 2017年6期
关键词:饥荒瘟疫数据处理

作者认为,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得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神人”。

人类的新议题

饥荒、瘟疫和战争得到控制

第三个千禧年开始之际,人类醒来,伸展手脚,脑子里依稀记得某些可怕的噩梦。“好像有什么铁丝网、巨大的蘑菇云之类的。但管它呢,只是个噩梦吧。”人类走进浴室,洗洗脸,看看镜子里脸上的皱纹,然后冲了一杯咖啡,打开了行事历。“来瞧瞧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吧。”

几千年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什么改变。不管是20世纪的中国人、中世纪的印度人,还是古代的埃及人,都面临着同样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人类永远的心头大患。一代又一代,人类向所有神明、天使和圣人祈祷膜拜,也发明了无数的工具、制度和社会系统,但仍然有数百万人死于饥饿、流行病和暴力。许多思想家和先知于是认为,饥荒、瘟疫和战争一定是上帝整个宇宙计划的一部分,抑或源自人类天生的不完美,除非走到时间尽头,否则永远不可能摆脱。

但在第三个千禧年开始之际,人类开始意识到一件惊人的事。虽然多数人很少想到这件事,但在过去几十年间,我们已经成功遏制了饥荒、瘟疫和战争。当然这些问题还算不上被完全解决,但已经从过去“不可理解、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转化为“可应对的挑战”。当然,有些时候还是会事与愿违,但面对这些失败,人类不再只是耸耸肩,现在如果再有饥荒、瘟疫和战争爆发而不受人类控制,我们会觉得一定是哪个人出了问题,应该成立调查委员会来研究研究,而且对自己许下承诺,下次一定要做得更好。而且,这套办法还真行得通。此类灾难发生的次数及频率确实都在下降。因营养过剩而死亡的人数超过营养不良者,因年老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因传染病死亡者,自杀身亡的人数甚至超过被士兵、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杀害人数的总和,这些都是史上首见。

因此,虽然各国总统、执行长和军事将领的每日待办议题仍然满是经济危机和军事冲突,但就整个人类历史的宏观角度来说,人类已经可以看向别处,开始寻找其他待办议题。如果我们确实已经让饥荒、瘟疫和战争得到控制,什么将取而代之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待办议题?就像消防员忽然听说再不会有火灾了,到了21世纪,人类得自问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整个世界已经如此健康繁荣又和谐,我们该把注意力和创造力投到什么事情上?

因为生物科技及信息技术为人类带来强大的新力量,这个问题也变得加倍迫切。手上有了这些力量,究竟该如何运用?

生物都是算法

人类进程由算法主导

生命就是算法处理,不管是长颈鹿、番茄,还是人类,都只是自然演化出来的不同数据处理方式。人类将环境参数作为输入数据,经过认知能力的处理,输出感受和决策等数据,从而有了喜怒哀乐。人类不是不可分割的个体,而是由可分割的部分组成,由许多不同的算法组成。构成人类的算法并不“自由”,而是由基因和环境压力塑造。

因此,外部算法理论上有可能比我更了解我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智人将不再是最好的算法,信息科学家已经写出了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算法。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兴起,越来越多的算法会独立演化、自我改进、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这些算法分析的数据量是天文数字,远远超过人力范围,而且它们也能学会找出人类找不出的模式、采用人类想不到的策略。

最早的种子算法或许是由人类开发,但随着算法逐渐成长,自我演进,它会走出自己的路,前往人类未曾踏足的领域,而且人类也无力追赶。

把全人类看作单一的数据处理系统,每一个个体就是里面的一个芯片(处理器)。自由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战胜计划经济,也是由数据处理的方式即算法决定的。自由市场经济是分步式数据处理,而计划经济是集中式数据处理。对整个社会的庞大数据而言,分步式数据处理,将分析数据和做决定的工作分发下去,交给许多独立但又相互连接的处理器,更具效率。

纵观整个人类进程,7万年前,智人发生认知革命,产生了语言,能够将大量智人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更大更高效的數据处理网络,它比单个个人处理器更优越。这一点让智人拥有超乎其他人类及动物物种的关键优势。

到了大约5000年前的农业革命,发明了文字和金钱,进一步突破了语言的隔阂与限制。它们能够联系更多的人,使人类处理器数量急剧上升,加速了人口增长,让更多人能够生活在一起,形成密集的地方网络,并进一步建立了城市、王国或帝国。随后的现代探险家、征服者和交易商,不断建立新的连接,渐渐形成了覆盖全球的紧密网络。

哥伦布刚刚发现新大陆,把欧亚网络和美洲网络相联时,每年只有极少的信息能够越过海洋,还得应付各种文化偏见、政治审查。但渐渐地,自由市场、法治概念或民主传播,都在促进消除种种障碍。民主和自由市场之所以获胜,事实上,是因为改善了全球数据处理系统,是数据决定了民主和自由。

智人正失去权威

万物互联时代来临

在19世纪和20世纪,由于没有任何外部算法能够超越人类生化算法,人类崇尚个人价值。FBI可以偷听我每次打的电话、监视我在街头上和人的每次互动,但没有足够的运算能力来分析这些数据,只有我最了解自己。于是,人类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是个自主的系统,听从的是自己内在的声音。

但到了21世纪,科技已经让外部算法有能力“比我更了解我自己”。个人主义行将崩溃,权威也将从个人转向由算法构成的网络。

人类在减少了饥荒、疾病和战争之后,目标很可能是长生不死、幸福快乐,以及化身为神(拥有更强的身体和心理能力)。一开始,数据正是通过承诺满足这些而得以传播。而为了实现长生不死、幸福快乐,我们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而这远远超出人类大脑的能力,也就只能把权力交给算法了。

今天,我们能实时看到货物的运送情况,算法能根据库存自动补货,亚马逊已经开始用无人机为顾客送货。我们正努力构建万物互联网,它拥有更强的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力,更能满足人类的愿望。可只要我们放弃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而赞成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观,为了更优秀的数据处理模型、整个系统的效率,就可能牺牲部分群体的利益。未来将可能由控制算法的少数精英说了算,大部分人作为数据处理器的价值也将失去,降为数据,最后溶解分散在庞大的网络中。

人类有史以来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网络,任何事物都以对人类的价值来评价和抉择。几千年来,这让人类充满了自尊和偏见,认为自己就是造物的巅峰。然而,一旦进入万物互联网时代,当大部分人对网络提供不了重要功能,就会发现自己到头来也不是造物的巅峰。我们自己设下的标准,会让我们也走上长毛象和白鳍豚一样的灭绝之路。如果算法进一步自我演进到无人企及的高度,整个人类将可能被淘汰。到时回首过去,人类也只会成为宇宙数据流里的一个小小涟漪。

新书速递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作者:[英]尤金·罗根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月

定价:78.00元

本书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东,奥斯曼帝国得到德国支持,向英法苏军队开战。土耳其人给协约国以决定性的打击,然而战局逆转。战后,胜利者瓜分奥斯曼帝国,种下了现代阿拉伯世界永无止境的冲突根源。

打开文学的方式

作者:王敦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月

定价:49.00元

文學名著看不进去,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大概很多人都感同身受。这是一本可以理解为关于文学的“打开方式”的书,由文学研究专业人士,写给社会上对文学有不同程度的爱好、好奇和钻研的读者。

醉酒的植物学家

作者:[美]艾米·斯图尔特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7年1月

定价:65.00元

作者艾米·斯图尔特写了6本关于危险与乐趣并存的自然界的书,这本书中,她考察了许多能让人晕眩的花草、树木、果实和真菌。几千年来,人类用自己的才智和激情,不顾一切地把这些植物转化成酒精。

猜你喜欢
饥荒瘟疫数据处理
认知诊断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零替换、多重插补与极大似然估计法*
ILWT-EEMD数据处理的ELM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绘画中的瘟疫 下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绘画中的瘟疫(上)
瘟疫算个啥
饥荒是你造成的
饥荒是你造成的
基于希尔伯特- 黄变换的去噪法在外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